<form id="3h3f5"></form>
      <noframes id="3h3f5"><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nobr></listing>

      <noframes id="3h3f5">
      <sub id="3h3f5"></sub><sub id="3h3f5"></sub>

      <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nobr></listing>
      <address id="3h3f5"></address>
      <address id="3h3f5"><listing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listing></address>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業產品論文范文

        時間:2022-08-15 02:12:29

        序論:在您撰寫工業產品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工業產品論文

        第1篇

        可持續性設計的基礎是系統設計

        可持續設計并非針對某一個產品或產品的某個環節,而是針對整個系統,這是因為人對產品的選擇已從純功能品質轉向了綜合效能品質,人們不再滿足于某一功能的實現,而是需要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產品系統又分為縱向和橫向系統,從這兩個方面來看,都牽涉到許多相關因素,這些因素相互連貫,相互支撐,形成了立體的產品設計系統,這個系統正是可持續性設計的基礎??v向產品系統的可持續性設計在產品設計系統中,產品的特有屬性決定著具有自己的縱向歷史沿革。從具有創新性的第一代產品開始,就必須要考慮產品的更新換代,在后續的產品商業開發中,如何節省材料,降低生產制造成本等,通過外觀設計、技術研發,結構設計和其他手段,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以空調產品為例,最初發明的空調是以氟利昂為主要的制冷劑的,而且耗電量大,對環境影響較大,在更新換代縱向發展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和設計手段,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所以在二代和三代空調中就出現了無氟空調和變頻空調??梢?,可持續性設計一直引導著產品縱向系統設計,讓整個產品設計有著明確的方向,不至于偏離軌道。橫向產品系統的可持續性設計在橫向產品設計系統中,產品構成中具有自成一體的眾多橫向聯系因素,如功能、結構、色彩、線性、材質、人機關系、社會人文等要素,這些要素相互作用,整體性表現[2]。只是解決其中某一個要素是無法達到可持續性設計的要求的,所以必須將這些要素結合起來,系統性的按照可持續性設計的要求展開設計,才能達到設計目標。比如電動汽車,不僅僅要考慮使用電能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減少尾氣排放,同時也要考慮生產電動汽車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生產成本的高低,同時還要考慮電池的回收處理,這些系統因素相互關聯,不能抓住一點,其他不管,要綜合衡量,設計出適合于現有技術條件,同時符合可持續性設計要求的產品來。

        可持續性設計的核心是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是2l世紀的一種全新設計理念,將環保意識納入產品設計過程中,主要針對傳統設計在資源消耗、生態破壞方面的問題,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3]。這要求在產品設計的開發過程之中,對生產技術選擇、材料運用、廢物回收等全過程都必須注意對環境的影響,要有利于生態的改善和環境的保護。綠色設計的內涵在于4R。4R是由英文的Recovery(回收)、Recycle(再循環)、Reuse(再利用)和Reduce(減量)四個詞的第一個字母組合而來。由這四個詞的詞意結合起來的綠色設計,充分考慮產品原材料的特性和產品各部分零件容易拆卸,使產品廢棄時能將其材料或未損壞的零部件進行回收、再循環或再利用,如圖1所示的可組合辦公桌,利用回收后的聚丙烯材料制成,可以任意組合,增加了使用的樂趣,同時也滿足了人們不同的使用需求?!皽p量”的含意是:在設計開發之初,盡量減少資源的使用量,將生產產品所需材料降到最低限度。在造型設計時要盡量做到簡潔、明快、適度,細部設計要質樸而不乏精致,體現出高雅的設計品味。如圖2所示的竹制音箱,既采用了竹子這樣的天然材料,同時整體顯得清新簡潔,簡化了造型,節省了材料,同時又充分發揮了自然材料的特點,通過培養,竹子不斷的生長,音質越來越好,體現了環保理念和創新設計的統一。在包裝設計上要避免過分奢華和超過產品自身價值。以合理滿足產品的保護、運輸及消費者審美需求為宜。把綠色設計的4R內涵作為產品生產策略,將為企業創造一個“量少、質精和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綠色設計的文化。

        可持續性設計的時間跨度是整個產品生命周期

        可持續設計貫穿于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所謂產品生命周期,是指產品從進入市場開始,直到最終退出市場為止所經歷的市場生命循環過程。延長生命周期,降低產品系統成本典型的產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即介紹期(或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沙掷m設計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延長這幾個階段(尤其是延長成熟期),延長產品壽命,通過產品的批量化,模具共用,不更新生產設備等方式,實現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生命周期的循環重疊,節省成本通過生命周期的循環重疊,減少產品在生產過程的成本,也可以實現整體系統的可持續性。比如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曾多次舉辦以“全壽命周期管理”和“再制造”為主體的學術會議,并對諸如啟動器線圈等一些具體零部件的再制造制定了標準。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制造商聯合在海蘭帕克建立汽車回收利用研發中心,就是為了專門研究開發汽車零部件的拆卸、再制造和再循環利用[4]。這種“全壽命周期”體現的就是生命周期的循環重疊,即上一個生命周期的某些環節為下一個生命周期的一些環節打下了基礎,這樣每一階段環環相扣,設計和生產決定了回收的方便,回收又促進新的設計與生產,這樣的有機循環,大大節省了材料,也節省了生產成本,體現了設計和制造的可持續性。

        第2篇

        包裝是綠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以生命周期評價為基礎的情況下,綠色包裝設計要本著無害于人們的身體健康。綠色包裝設計應遵循以下三方面設計原則:(1)包裝材料應堅持可回收和再利用的原則,通過對包裝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不僅可以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同時對節省資源節約也有著極大的作用;(2)要增強綠色產品內部結構的強度,避免或降低在運輸過程中對產品造成破壞的現象,從而降低綠色產品的包裝費用;(3)對綠色產品包裝技術進行改進,要盡量避免傳統綠色產品出現的過分包裝的問題,不僅造成包裝資源浪費的現象,同時還加重了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2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的綠色產品工業設計評

        價體系分析以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進行評價,主要是以改善環境為目的,對各類綠色產品的設計、生產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對環境負荷做出分析,從綠色產品設計以及生產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下主要從清單評價分析、影響評價分析、對評價的改善等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2.1清單評價分析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的清單評價分析,主要是根據對產品清單的分析來確定產品的功能單元以及系統邊界等,并結合產品的生命周期來建立各個階段的流程圖,從而實現對環境污染程度的量化評價,如廢氣、廢物、廢水等對環境產生的污染程度等,再根據評價結果來對綠色產品生產進行改進。清單評價分析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1)要對綠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通過對各項數據的量化評價來實現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流程的改進;(2)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建立生命周期清單,定期對清單表格進行分析,并對表格上的各項數據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綠色產品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以及主要產生的污染因素等,再不斷對其進行改進。

        2.2影響評價分析影響評價是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的綠色產品工業設計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之一,主要通過對綠色產品產生的環境影響、生態系統影響、人身健康影響等方面的評價,來確定綠色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的影響評價分析主要從以下三個步驟進行:(1)要對影響進行合理分類,以生命周期作為基礎,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如NO2、SO2、固體廢棄物等方面的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類來了解綠色產品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對環境的影響因素,并對其進行改進;(2)對以上得出的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分析,最終確定表內的各個干擾因素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狀況;(3)通過比較評估的方式來對不同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相互比較,同時要注重對環境產生潛在影響的因素評價,這樣才能確保評價的有效性。

        2.3對評價的改善分析通過以上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評價的分析得知,綠色產品在設計生產的過程中,對生態環境以及人身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在經過對危害因素進行量化之后,可以對影響因素進行定位,更有利于綠色產品設計的改進。以生命周期評價的綠色產品工業設計評價體系,主要是根據對生態診斷結果來改進產品的結構以及材料,避免或降低綠色產品對生態環境以及人身健康帶來的危害,為人們的健康以及生態環境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3結語

        第3篇

        1.產品符號

        產品符號可以理解為一個物質形式或產品的外在表述特征,依據特定的原則而構成,其表現主要指能對人們產生刺激的視覺、觸覺直至聽覺形象,是由產品的形態、結構、色彩、肌理、裝飾、界面、聲音甚至是情境等要素構成的??梢允庆o態,也可以是動態,是一種存在的特種和認知的表達面。

        2.產品符號的意義

        每個符號都有代表的心理表象和特定意義,也就是指表現出來的內容及其在符號系統中的作用。產品符號意義一般可以認為是人們對產品實體的理解內容,是人們接受上述刺激后形成的心理概念及印象,即產品的語意(價值)。對它的把握,可以是直覺的,也可以是經驗或思考的結果,可引起共鳴、情感的激發或行為的反應。

        3.產品符號的解釋

        包括產品符號的制造者(設計師)和接受者(使用者)。這兩者必須就產品符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否則兩者之間就無法建立溝通的關系。對產品符號的解釋性也是通過設計師和使用者在各自編碼中產生的意義所決定的。因此,產品符號的制造者方面對符號的解釋如果不能為使用者理解接受,那么這種產品符號就是無效的。

        二、產品符號的要素構成

        產品符號是一個符號要素構成的系統,是形態、色彩、材質等要素經由句段關系和聯想關系,圍繞特定的意義結構組合而成,而這些產品的要素,本身也具有特定的符號性意義和研究價值。

        1.形態

        形態是產品中最具視覺傳達力的要素之一,也是產品信息的重要載體。產品形態雖然是審美的創造,豐富多樣,但是它們首先都是為了表達產品的功能或其他概念,是一種“特有視覺形式”。因此現代產品或建筑的形態豐富而獨特,都是功能、結構、技術、美感等在抽象形態的集中表現。形態作為產品功能的合理存在,并非一種功能只有一種形態對應,如同轎車,同樣是代步工具,但是形態卻多樣。產品的形態也是藝術符號的創造,它在一般美學的特征基礎上結合了設計師的藝術趣味和審美理解,從而創造出獨特的意義價值。對于具體產品而言,具有相同特征的形態,帶給人的感受往往是類似的;而同類產品的不同形態,也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形態的比例關系、運動變化的節奏、制作手段的變化、抽象與具象程度的不同等,都會使人在視覺整體上產生不同的意象和情緒的體驗,例如柔和的或陽剛的感覺。形態不僅具有土相性,也具有指示性和象征性意義。產品符號形態也是受人的愿望和行為控制而形成的人為形態,因此其形態價值并不在于它的自然質料,而是它的形式性,即用它來顯示傳達各種意義。此外,還應注意到,每個形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都有特定的象征意義,通過某種形態常使人產生歷史或文化的概念。這種意義概念是建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約定的關系上的。探討這些形態的語意,會發現它們背后的廣泛的文化內涵。

        2.色彩

        色彩是產品要素中視覺感受方面最為感性的,變化豐富且感染力強。色彩不僅能夠理性地傳達某種信息,更重要的是其以特有的魅力激發起人們的情感反應,達到影響人、感染人和使人容易接受的目的。阿恩湯姆在說到色彩時有這樣一段論述:“說到表情的作用。色彩卻又勝過一籌,那落日的余暉以及地中海的碧藍色彩所傳達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確定的形狀都望塵莫及的?!庇捎诓煌纳蕰谷水a生不同的刺激效應,引起不同的視覺經驗和心理感覺,并帶動不同的情感聯想,進而左右人的情感。人們共同的生活體驗,帶動產生了一些共同的色彩情感。此外,色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為特定的文化象征。產品的色彩通常也成為產生聯想、表達功能、傳達語意的符號要素,或具有直接的功能指示性,或以色彩結合形態對功能進行暗示,或以色彩制約和誘導使用行為。通過特定的設計色彩,可以表現產品的屬性(例如消費電子或機械設備等);建立與環境的關系,突出或融入;與產品的品牌形象建立一致的聯系;還可以成為縱橫系列中的產品群標示并體現企業的品質。色彩作為一種視覺符號,也是一種文化符號,它的選擇和使用反映了使用主體———人的精神和情感,并折射出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歷史性等特定的社會內容。這使得產品中的色彩符號同樣承載了豐富的文化、歷史的意義,體現象征特性。此外,色彩符號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意義表達還必須注意到其流行的特性。色彩符號的流行性被認為是“最具心理學特征的時尚表象”,代表了時代的潮流和要求色彩變化的渴望,極大且極快改變了大家對產品色彩的傳統認知和喜好,它更多代表了一種選擇,一種趨勢,一種走向。

        三、產品符號的設計傳達模式

        產品符號真正的設計過程不可能是一次性單向傳達就完全完成的,而是要經過設計師和用戶之間多次的反饋和調整,最后才會達到一致的效果。由于產品設計是一種復雜的心智活動,如果不從傳播的整個過程來進行了解,僅僅從以往設計師的部分角度來研究如何進行設計編碼的過程,則會備受局限,不利于真正了解產品造型語義有效傳播的本質。例如很多后現代設計引發的過度形式化,也正是由于設計師對于用戶的解碼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用戶的反饋是設計的重要一環,設計后期的原型和修改即是使設計取得最佳效果必不可少的環節和方法。產品符號的語境極大地影響了符號的設計和傳達效果。如今產品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設計變得更大了,產品設計所關注的視野已經遠遠超過了產品基本的視覺造型美學或傳統的功能使用:一方面設計產品周圍環境、市場、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等因素,這些關聯性因素的介入影響到設計師的思維和用戶的接受和評價;另一方面,由于智能產品的大量出現,以屏幕為主的虛擬操作已經成為主要操作行為模式,在極小的視覺空間中改變了傳統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原則。

        四、裝飾的視覺傳達

        造型是一種物質性的介體,而裝飾是附于結構與造型之外的表征性符號。與造型相比,裝飾則具有更強烈的表意性。以圖案和色彩為例,中國傳統器物和建筑在裝飾圖案和色彩上的表意性最為強烈。裝飾受到現代設計近四五十年的打壓后,又再度活躍起來。而在后現代多元審美觀下,這種裝飾,并非為了裝飾而裝飾,往往通過圖像性符號的有意識提煉、加工、變形或重新組合等,來實現對文化性、民族風格、傳統工藝和時尚性的較好聯想和表達。裝飾的手法,并非只停留于表面的裝飾,它往往可以通過裝飾構件、裝飾圖案、雕刻、色彩等多種途徑來實現和隱喻。而裝飾的來源也較為廣泛,來自傳統文化、歷史典故、卡通或神話故事、社會時尚等。因而可以表達各種豐富的意義,在重視視覺圖像和重情感或消費心理的今天,在現代簡潔風格的消費電子產品設計上尤為多用。日常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具有意義的產品符號或圖形,其中也蘊含著人們的情感體驗、生活意義。這些符號以平面裝飾的方法進行符號的表達,無疑自然傳達出一種生活的感覺,或一種熟悉的使用習慣,或一種久違的情景。五、界面符號的構建界面是最后形成的產品符號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視覺構建涉及產品功能意義的認知并影響具體的操作,影響產品整體的意義以及產品符號的效果,對于當代數字產品而言,更是設計的關鍵。對于界面符號的形成,原先只是從操作實踐出發的可用性和美學的感知,從德國的烏爾姆設計學院開始將美學、造型開發、符號學等知識應用于設計,在造型開發上進一步融合了心理學、符號學、文化研究等理論知識。烏爾姆設計學院相當重視界面指示(標志)功能與符號構建的研究,并指出對界面溝通指示功能始終是設計的重點。與產品造型主要傳達形象識別、情感等意義不同的是,界面的符號主要表達實用的功能。因此,這種符號構建的方向必須是使產品的技術功能在視覺上得到正確、恰當的表現,解釋其如何進行處理和操作,告訴用戶如何去使用產品。在界面符號中,硬件界面符號和軟件界面符號具有相同的特點,即可感知性、可理解性、藝術性、效率、體驗性。其中可用性設計中的認知是關鍵。

        1.可感知性

        即界面的內容易于察覺,包括產品硬體上涉及功能操作的部分應突出、易于發現,確保界面符號作為前景信息與所在背景或者背景圖像畫面相分離。要實現“可感知性”最終的就是要充分考慮單一感官的對比或多感官途徑的互補。一般的界面主要通過視覺層面的對比加以凸顯,而多感官的加入,例如材質的不同感觸、光感、振動、聲音等與符號視覺的結合與協動,也將減輕單一通道認知的符合,提高用戶對界面符號的信息感知能力。

        2.可理解性

        即界面符號的內容和意義必須可認知、可理解、“直觀”。具體指界面符號的內容要被正確地解讀,以及相關控件能以可預期的方式作出協同反應??衫斫庑詫τ谧詈蟮慕缑鎸崿F至關重要,涉及可用性的評價,以往設計師多基于藝術美學,從傳統平面設計或廣告設計的經驗來進行設計,追求視覺美感醒目或夸張效果,而忽視了不管何種界面符號,它們的重點都是“功能性”。例如對于一些手機上網功能符號,盡管圖標效果新穎,但要理解如何真正實現此功能卻不容易,因違背了“可理解性”而使得這個符號沒有價值。

        3.效率

        即“容易使用”,用戶在理解符號及流程的基礎上正確實現預期功能與所投入的資源(時間、精力等)的比例。界面符號的認知不僅包括單個符號意義的認知,而且還包括符號系統性的認知,某些具體功能的操作必須經過建立在過程性和順序性認知基礎之上的一系列符號認知理解,雖然沒有可用性設計理論的相關性和適用性強,但實際上符號學認知理論與使用的效率密切相關。

        4.藝術性

        即界面的整體美感。界面符號是產品符號整體表現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須配合產品整體的藝術表現。界面符號同樣需要注意美感和協調性,這對于用戶的認知興趣和界面吸引力的營造都是必需的。加入創造性元素的界面符號,有時還會成為產品符號的亮點。

        5.體驗性

        第4篇

        關鍵詞:產品設計,產品族,DNA,知識

        隨著技術的同質化,產品不再只滿足于功能性的要求,如何賦予產品特殊的形態與風格意象以塑造獨特的品牌,已經成為產品開發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那些著名企業,產品的風格總是在不斷創新中保持一定的繼承性,如奔馳、寶馬、諾基亞,無論旗下的產品經過多少更新換代,人們總能將它們從眾多品牌的產品中識別出來。然而,產品設計充滿了模糊性與不確定性,很難以傳統的手段解構其造型法則,一般都是設計師憑借自身的經驗與靈感,將設計意圖映射到新設計當中。由于缺乏理性的支持,難以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風格導向的產品設計方法。

        一、產品族以及產品族設計DNA的概念

        1.產品族的概念

        產品族(ProductFamily)是指以產品平臺為基礎,通過共享通用技術并定位于一系列相關聯的市場應用的一組產品,它是一種利用有限的開發、制造和服務來經濟地發展產品多樣性的方法。

        對于工業設計而言,產品族是對一些具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產品的統稱。產品族中的成員在變化,但是卻共享著許多共性的特征,使得同一企業的產品具有共同的識別因素。

        2.產品族設計DNA的概念

        DNA是DeoxyribonucleicAcid的縮寫,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同時也是組成生物基因的物質基礎。生物體親子之間的相似性和繼承性即所謂遺傳信息,都貯存在DNA分子中。在生物界中,遺傳與變異現象十分普遍。如果沒有遺傳,各式物種就不可能延續發展;同樣,如果沒有變異,地球上的各色物種就不可能有進化,也就不可能構成絢麗多彩的生物界。

        產品的開發設計也是一個反復迭代、不斷細化的過程,所有新產品與以前的產品具有一定的聯系,但又不完全一樣。通常情況下,產品的從屬部件與零件都具有相對穩定的結構,如果對其中某些特性進行復制、轉移、刪除等,必將對產品產生相應的影響,如功能或結構上的變異,綜合性能的進化或者使其淘汰。

        二、設計DNA的研究現狀

        一些國際著名企業總是很關注產品的風格變化,總能在不斷創新中保持一定的繼承性,以便消費者進行識別,從而保持忠誠度。蘋果電腦前設計總監伯納認為,若能將特有的企業文化“DNA”因子應用于各項產品設計,才是最好的設計,才會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

        1.產業界關于設計DNA的研究

        在產業界,國外很多企業都很重視產品的設計DNA,例如奔馳汽車、寶馬汽車、沃爾沃汽車、丹麥B&O公司、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電子、意大利Alessi等。韓國三星還設立了產品DNA研究小組,針對企業文化和產品品牌展開產品的DNA研究與設計。

        在國內,一些大型企業也開始重視企業的設計DNA,以增強企業的品牌文化特質,要讓設計作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長虹還聘請了曾因一手打造韓國三星工業設計體系的美國工業設計大師高登•布魯斯來擔當設計顧問,理順長虹的設計DNA。

        2.學術界關于設計DNA的研究

        在學術界,Karjalainen博士以沃爾沃汽車和諾基亞手機的DNA為例,從產品語義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品牌認知到產品造型的轉化過程進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指導其它公司的產品識別設計;SusanSanderson等以索尼隨身聽為對象,研究了索尼公司為了適應美國的市場需要,建立產品的快速模型(RapidModel)來協調各個設計部門,進而管理整個企業系列產品的設計的過程。

        國內目前針對產品族設計DNA所展開的研究較少,主要針對產品族方面,而產品族的研究大多數表現在產品的功能、行為和結構等層面,集中在產品零件級和大規模定制生產領域。這些研究方法缺乏對產品創新設計前端,即造型設計、設計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對產品造型風格與人們認知意象之間的關系的研究,不能表達產品設計元素與人們情感、審美之間的關系。

        三、企業設計DNA的內涵

        建立企業設計DNA,就是要建立企業的性格,可以從企業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1.企業的外部因素

        企業開發產品通常都從外部開始著手,包括市場目標、競爭對手、客戶需求、商業環境、獲利分析、營銷手段等諸多方面。譬如索尼公司的定位是高檔市場,因此,只要提到“SONY”,消費者腦里會出現一個聯想集合:日本、電器、高品質、高科技、高價格等。

        2.企業的內部因素

        要建立企業的DNA,還要了解自身的歷史與文化、品牌內涵、產品設計開發流程、制造工藝等因素。

        企業的歷史和文化是密切相關的。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隨著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形成的。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說明了企業文化具有異質性,不同企業由于其面臨的經營環境、所處行發展歷史等因素的差異,其企業文化必然不同。因此,在研究產品族DNA之前先了解企業文化有利于從企業的整體解構設計DNA,明確企業產品族設計方向。

        以意大利精品名牌Alessi為例,Alessi的產品從鍋子到照明燈具應有盡有,其造型、顏色、用途都不同,但卻有一些共同的特質:有趣、聰明,而且有個性。這就是產品的性格,也是Alessi的設計DNA。這些特質與Alessi公司的歷史背景是密切相關的,不同于簡單的“搞怪”或者“標新立異”。

        結語

        隨著技術的發展,工業設計的理念和方法也隨之逐步發展和變化。由于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內外高度整合信息產品將成為未來企業產品競爭的一大主流。2007年1月10日,蘋果公司推出了集電話、音樂、網絡于一體的iphone手機,其硬件設計十分簡潔,重點關注易用的界面設計。事實上,像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企業,一直都十分關注產品的軟件與硬件的一體化設計。因此對于產品族設計DNA研究,將更加關注產品開發的軟件與硬件的高度整合;從關注產品外觀造型設計的DNA,轉向軟件與硬件的整合設計將成為未來工業設計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①KarjalainenToni-Matti:《SemanticTransformationinDesign:CommunicatingStrategicBrandIdentitythroughProductDesignReference》,Julkaisut,Taideteollinenkorkeakoulu,2004。/②羅仕鑒,朱上上:“用戶和設計師的產品造型感知意象”,《機械工程學報》,2005,10。

        本研究得到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本文節選于:朱上上,羅仕鑒.工業設計中產品族設計DNA探討.裝飾,2007,5:118-119。

        作者簡介:

        第5篇

        1.1產品包裝可以便于對產品進行運輸和幫助消費者明白商品的基本信息

        為了更好地運輸商品,避免商品被損壞,影響商品的美觀效果,一般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都會對其進行包裝。還有,產品的包裝可以表明一些具體產品的信息,例如產品的生產日期、質量、規格等。這樣可以幫助消費者更快捷、更便利、更加明白地了解商品,對商品進行選擇。

        1.2產品包裝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目前,對現代商品進行包裝設計除了最開始的保護商品的目的,還需要滿足消費者在很多物質和精神享受方面的各種需求。一般商品進入市場的最后一道步驟是包裝,它的作用層次關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保護產品;第二,便利產品;第三,美化產品。這是一個由物質慢慢進入精神的范疇,產品包裝最高層次的終極目標是使產品實現它較高的附加值,從而為產品創造更多的商機。所以,產品的包裝設計在營銷推廣方面的重要性現在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也就是說現在讓人們已經開始用戰略的眼光來重新看待產品的包裝。在一開始的時候,包裝還沒有被提到設計的高度,通常都是把產品包裝看作是保護產品的外殼。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漸趨白熱化,產品的包裝設計也越來越被商家所重視。因此,在提升產品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方面,除了可以從提高產品的質量方面,還可以從產品的設計包裝方面來提升產品的競爭能力,也可以說產品的包裝已經成為市場中商品的一個新賣點。

        1.3產品外在包裝所提供的第一印象對消費者的購買與否起著關鍵作用

        現在,我們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所有廠家的商品質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當前,甚至可以這樣說:我國幾乎所有的企業生產的產品之間在質量方面差異不大,甚至沒有優劣之分。所以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的好壞與優劣很難從肉眼上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需要從產品的包裝上進行分析,消費者會根據產品包裝的精美程度來決定是否購買商品。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消費者對滿足它們獨特條件的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強,也就是說對產品高附加值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在這樣的需求前提下,獨特的包裝設計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使消費者獲得某種心理、情感的滿足,從而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和使用。

        2產品包裝的原因

        2.1生產的工業產品為了保護其質量和確保商品生產后的美觀

        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再加上對其精美的包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產品價值,為商品提供了更加精美的外觀,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好的視覺效果,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增強消費者對該商品的購買欲??梢愿玫貙崿F產品的價值,為商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

        2.2產品進行包裝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在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通過對商品的包裝可以使商品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對商品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產品的外部包裝能夠很好地滿足消費者心理上、精神上、文化上的需求,進而可以更好地促進商品銷量。自古以來,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一直不變的,人們都會喜歡美的事物。從一開始人們對美和青春的追求是沒有改變的,一般來說,人們對商品的購買,不僅僅是商品本身,而是人們對自信、英姿、青春、美貌和時尚的感受。所以,很多迅速建立的品牌,精美的包裝設計正是可以讓商品富有年輕、青春、健壯、雅致、豐滿、整潔、力量等這一切可以給你的感覺。

        2.3商品包裝可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商家的利潤

        對產品進行包裝可以更好地展現商品的價值,體現商品的作用和功能,并且可以通過設計者的設計用更加生動活潑形象的方法來體現商品的功用和價值。設計者精心安排、巧妙設計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費者,幫助廠家更好地賣出產品,促使商品更好地被賣出,并且在精心設計后能夠更好地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幫助廠家提高商品的售價,為商家提供更高的利潤,更好地實現商品的價值。

        3產品包裝的作用

        現在對產品進行包裝設計最主要體現在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上。市場經濟中,商品競爭激烈,各大商家在商業利潤的驅動下,現在很多產品的包裝設計演變成了一種過分的包裝設計,為了使商品包裝的附加值發揮到極致,產生了產品包裝設計的變異,這導致商品包裝最開始的目的發生了轉變,對商品進行包裝的原始目的已經被慢慢地忽略了。當商品開始投入使用時,商品包裝的使命便走向了終結。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西方文化和西方價值觀念的滲透,包裝已經不僅僅是商品的保護殼了,現在它的作用已經實現了轉變,它帶給消費者的是地位彰顯和體現時尚品味的視覺感覺。這樣一來便使得商品包裝的附加價值更加突出、更加強烈、更加明顯,并且使商品的附加值走向了極端,甚至發展到越來越背離現實生活軌道的地步,從而出現了大量的華而不實的商品包裝。在現在很多商品都是通過對產品進行包裝,從而實現產品對人們的視覺沖擊,實現美化商品的目的,可以實現商家對銷量的需求,大量增加商品在市場中的銷售量?,F如今,產品包裝是現在很多企業進行商品市場營銷的一種手段,這是市場營銷的一種重要策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然而,現在在市場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很多商品的包裝已經到了華而不實的地步,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資源浪費,在市場中出現的各種各樣,形態各異的禮品包裝、高檔包裝這只是讓消費者得到了商品繁瑣的包裝外殼,并且消費者要付出比產品成本高出好幾倍的價錢來購買商品,這是一種很不值得的交易。

        4商品包裝合理化的相關建議

        4.1產品包裝的設計者要進行人性化的設計

        包裝設計者要本著節約資源、節約成本的要求,對包裝進行合理化設計。其設計的觀點要有新意,要能夠自主創新,產品的包裝設計不但要體現設計者個人的創意和個性,而且還要能夠把文化、傳統、情感、環保等觀念一起融入到一個小小的產品當中去,要讓它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成為人們文化的一部分。

        4.2包裝設計者要清楚地明白本國的人土風情

        包裝設計者不但要對消費者的需求心理有一個很好的把握,同時還要很好地了解本國的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民間工藝等?,F在的消費者對產品進行消費已經不僅僅是要滿足其對產品功能的需求,消費者們還希望在購買產品時能夠很好地體現消費者自身的品味與個性,成為它們對于環境保護意識中符合道德和美德的工具。作為包裝設計人員還要對該地區的風土人情、文化傳統有個較好的了解,并且還要對現代美學有較深的研究,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有一定的研究,并且能夠很好地理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只有在各個方面有一定的理解才可以設計出具有時代氣息、文化內涵、又能滿足人們需求的包裝,才能夠更好地彰顯和突出產品的特色和功能。并且,這樣也可以更好地彰顯產品的附加值,更大地促進產品的銷售量。

        4.3商家要有正確的包裝設計理念

        商家要把握好產品包裝的力度,不能夠一味的追求華麗的包裝設計,從而使得產品變得華而不實。商家要有環保、節約的理念,同時也要很好的迎合消費者消費的心理需求。

        5結語

        第6篇

        關鍵詞:工業設計;DFM;設計管理;評價體系

        提出注塑產品的藝術創意與制造工藝相結合的設計方法,通過一系列從技術、工程、市場、管理和藝術等方面的設計管理,突破傳統單一設計理念,突出工程技術和管理特性,為注塑產品的工業設計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1產品可制造性

        設計階段就考慮產品的可制造性,即面向制造的設計(DFM),是并行工程的重要部分,其關鍵在于產品設計時就考慮到產品的可制造性;目的是設計產品易于制造和裝配,在保證滿足設計要求和功能前提下,降低產品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很多DFM系統是基于零件的可制造性研究,其重點是考慮減少材料費用和制造費用,即考慮產品本身的可制造性。注塑產品DFM重視產品的結構對制造費用的影響,通過DFA(面向裝配的設計)來簡化產品結構,從而大幅度降低產品制造費用、裝配費用,同時縮短產品制造,裝配的周期,注塑產品DFM效果比單一零件DFM更顯著、內容更為豐富和全面。所以,可制造性是對現實的制造工藝條件,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設計對制造資源的一種優化,產品可制造性主要涉及制造成本、時間、加工工藝性、裝配工藝性等,而且各種因素對可制造性影響程度不同,所以注塑產品可制造性囊括模具設計、制造和裝配,產品生產等全過程的所有因素。

        2可制造性設計方法與實踐

        國內工業設計師普遍缺乏制造知識背景,很難理解注塑產品的功能和市場定位,設計產品盡管具有藝術創意,但從制造方面來看,可靠性不高甚至無法制造。國外工業設計起步早,水平非常高,其設計的可靠實現是以發達的制造水平為基礎。參考國外的可靠設計方法,合理搭配設計和制造工藝,強化設計管理,突破以往單一設計理念,突出工程技術和管理特性,為注塑產品的工業設計提出一種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法。

        2.1可制造性設計方法

        可靠設計方法是通過設計管理,從技術、工程、市場、管理和藝術等方面綜合實施的設計過程,將材料選擇、產品設計、模具設計、工藝選擇結合成有機的整體,進行充分的信息溝通,信息共享,使設計工作在最短周期內、以最小成本獲得設計目標的收斂和優化。通過圖1所示的設計方法實施量化設計管理,該方法符合現代企業TQCS(交貨期、質量、成本和服務)的競爭戰略。

        2.2可制造性設計實踐

        圖2所示為電線纜扣,該產品是傳統金屬卡扣的替代品,其復合特性決定了產品定義是由技術特性的工程概念轉化為以人為本的概念,構成了設計師、工程師、管理層和用戶群體共同理解的基礎。同時,產品定義的特性決定了市場定位,提供了生產管理決策,使設計從模糊需求轉化為可測需求。

        該產品的功能易用性復合了人性化使用設計特性,滿足了表面接觸、習慣因素和時尚元素;另外,產品的顏色、形體、表面等設計都是建立在用戶體念的基礎上,復合了工業設計的外形設計方法;材料選擇熱塑性塑料,不僅滿足了產品的彈性要求,還確?;厥赵偕目煽?,復合綠色設計與制造要求。

        電線纜扣的孔、鉸鏈、筋、圓角等結構的設計復合了產品結構設計、安全設計要求,便于安裝、受力均勻,還滿足產品的便利、安全標準的特殊要求。筋的設計為減少底部的應力,確保制造的可行性必須設計底部圓角,如圖3(a)為圓角過小的分析結果,圖3(b)為可靠結構。

        3基于實例的可制造性評價體系

        注塑產品工業設計的可制造性評價是對可靠性設計方法的評價,同時是對產品DFM技術的鑒定,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1評價指標

        產品可制造性評價指標分為兩種:技術指標、經濟指標??芍圃煨栽u價體系如圖4所示。

        (1)技術指標技術評價主要是評價設計方案滿足設計要求和技術性能要求的程度,包括可加工性和可裝配性等。

        (2)經濟指標經濟評價主要圍繞產品設計方案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包括方案的成本和周期等??芍圃煨灾兴ǖ某杀居形锘瘎趧映杀?、活化勞動成本、利潤、稅金。周期是指產品整個開發周期的時間,但可制造性所包括的時間主要有:準備時間、加工時間、裝配時間、調試時間等。

        3.2基于實例的評價過程

        基于實例推理的求解過程如圖5所示,設計信息輸入評價系統與從實例庫中檢索出實例信息進行比較,得到的權值大于設定的臨界值判定為完全相似,否則為不完全相似或完全不相似。其中完全相似的情況極少發生;不完全相似與完全不相似也是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一個臨界相似度值,即相似度的下限值。不完全相似的信息經過修改,儲存至實例庫,使實例庫具有學習和改進性;完全不相似的信息則判定為可制造性差,返回重新設計,以提高制造的可行性。

        4結束語

        面向注塑產品可制造性的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制造知識通過設計管理的方法,對產品可靠性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在產品設計過程的早期就考慮制造因素,減少設計的反復,從而縮短產品開發時間,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同時,設計了可制造性的評價體系,通過創建實例庫,將設計信息與實例進行比較評價其技術性和經濟性,確保注塑產品的模具設計、制造和裝配,以及產品生產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吳鳳芳.工業產品造型設計模式的研究[J].山東工業大學學報,2001,31(5):441-445.

        第7篇

        1.1飼料工業生產總體形勢基本穩定

        2014年陜西省飼料工業總產量為456.81萬t,較2013年的451.48萬t增長1.18%;總產值達159.9億元,較2013年158.01億元增長1.2%。其中配合飼料產量284.17萬t,同比增長5.47%;濃縮飼料產量155.36萬t,同比下降5.47%;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17.28萬t,同比下降2.37%。

        1.2主要飼料品種四增兩降

        主要飼料品種中,豬料200.75萬t,同比增長1.19%;蛋雞料125萬t,同比增長1.37%;反芻料53.53萬t,同比增長8.56%;其他料7.39萬t,同比增長5.87%;肉雞料42.7萬t,同比下降2.4%;水產料27.44萬t,同比下降7.73%。

        1.3產品結構跟進調整

        緊跟陜西省養殖業發展趨勢,強化飼料產品結構跟進調整。2014年不同飼料在總產量的比重中,豬料為43.95%,蛋雞料為27.36%,肉雞料為9.35%,水產料為6.01%,反芻料為11.72%,其他料為1.61%。飼料類別中,配合飼料比重為62.21%,濃縮飼料比重為34.01%,添加劑預混合飼料比重為3.78%,濃縮飼料比重持續下降。

        1.4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提高

        積極深入開展飼料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籌措專項資金,加強產品抽檢力度,不斷強化監管,創新監管方式。首次組織開展了全行業省市監管部門交叉檢查活動,使飼料生產企業、飼料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識、質量意識不斷提高,有效地防止了飼料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了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的健康發展。2014年,陜西省共實施部、省級飼料樣品抽檢2749批次,合格2736批次,合格率達99.53%,保持了“十二五”以來,飼料抽檢合格率連續4年99%以上。飼料生產企業的原料和成品雙檢意識不斷增強,飼料中“瘦肉精”已連續十五年未檢出。

        1.5規模企業強勁發展

        根據陜西省重點企業跟蹤調查統計,全省前40位的企業年產銷量均突破1萬t以上,總量達220.78萬t,占全省總產量的48.33%。其中,前15位的企業年產銷量均突破4萬t,總量達167.28萬t,占全省總產量的36.62%。陜西石羊集團農牧有限公司、陜西正大有限公司、陜西華秦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康達爾高陵飼料有限公司四家企業年產銷量均突破10萬t以上,總量達104.29萬t,占全省總產量的22.83%。陜西省內規模領軍企業依托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撐,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在帶動產業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1.6反芻飼料推廣規范推進

        按照新的許可條件要求,反芻動物飼料必須單獨設立生產線,陜西省混用反芻飼料生產線全部淘汰。截至2014年年底,陜西省獲得單獨反芻動物飼料生產資質的企業有19家,其中,專業公司9家,年綜合產能達165萬t。從監測的反芻飼料生產企業看,一年來,陜西省反芻飼料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總產量達53.53萬t,同比增長8.56%。

        1.7小型飼料生產企業加速退出

        通過實施新的飼料行業行政許可制度,大幅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和標準,使小型飼料企業、管理不規范、發展無后勁的飼料企業加速退出。截至2014年年底,陜西省生產配合飼料、濃縮飼料、精料補充料的加工企業數量由257家減少到100家,淘汰率達61%。

        1.8原料市場行情波動進一步加劇

        2014年,陜西省飼料原料市場行情漲跌互現,波動加劇。其中,主要能量類飼料原料總體呈現震蕩上行態勢,飼料用玉米9月份平均進廠均價接近2700元/t,全年玉米平均進廠價格達到2422.29元/t,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4.03%;動物性蛋白飼料原料價格一改上年度弱勢,開始震蕩抬升,在魚粉價格強勢反彈刺激下,其他動物性蛋白飼料原料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態勢,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飼料用肉骨粉全年平均進廠價格達到4410.08元/t,同比上漲15.41%;粕類產品價格一路震蕩下行,呈現明顯弱勢行情,2014年棉粕、菜粕進廠均價分別為3085.83和2762.15元/t,同比分別下跌3.40%和0.47%;蛋氨酸、賴氨酸價格走勢分化明顯,蛋氨酸價格持續強勢,賴氨酸價格繼續保持弱勢格局;主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中,除維生素E價格略有下降外,維生素A和D3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微量元素價格保持弱勢震蕩格局。

        22015年工作思路

        2.12015年陜西省飼料工業工作的總體思路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牢固樹立依法監管思想,創新工作思路、轉變發展方式。持續貫徹飼料行業許可條件,強化行業準入,推動行業轉型。扎實落實行業法律法規,嚴格依法監管,保障質量安全。圍繞陜西飼料工業發展的新常態,著力研究深化全省飼料行業發展措施,繼續按照“提高門檻、減少數量;加強監督、保證安全;轉變方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在持續強化執行新生產許可條件升級硬件基礎上,重點推進實施《規范》,提升軟件條件,從而全面推動飼料企業做強做大,著力構建優質、安全、高效、規范的現代化飼料產業體系。

        2.2主要措施

        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實現年內《規范》全面、平穩實施為核心,以提升行業硬件與軟件水平為抓手,著力推進陜西飼料行業規范發展,不斷強化依法治飼水平,為全省養殖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撐,打牢保障養殖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繼續抓好六個專項整治,努力實施行業六個轉變,即:繼續深化飼料原料、違禁添加品、企業檢化驗室、產品標簽、執行標準和經營企業六個專項整治工作。加快推進從小型飼料生產企業向大中型飼料生產企業轉型、從濃縮飼料向配合飼料轉型、從單一飼料生產加工向產業鏈發展轉型、從使用自配料向使用工業飼料轉型、從傳統管理向現代化管理轉型,從傳統銷售向現代營銷轉型為主要內容的六個轉型。

        2.3陜西省飼料工業主要預期目標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