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5 08:06:11
序論:在您撰寫口腔醫學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英文名稱: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7651
國內刊號:42-1682/R
郵發代號:38-119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近年來低溫等離子體在根管消毒方面的應用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但傳統的等離子體裝置仍不能用于根管治療,主要是由于根管的直徑太小,等離子體筆很難有效地進入根管使其產生的活性成分很快衰變所致。國內外實驗室爭相研制在牙齒根管內部能產生等離子體噴流的微小裝置,讓氣體在根管內放電產生低溫等離子體,并發揮高效,無毒的殺菌作用。XinPeiLu[4]等研制了針狀等離子體裝置,它簡便安全且極易操作,且產生的等離子體可以直接放入牙齒根管中,不會引起過熱、疼痛和組織損傷。在體外作用于引起根管再感染的主要微生物—糞腸球菌后的結果顯示,針狀等離子體可以有效殺滅根管內的細菌,并認為細菌的死亡主要與O和·OH自由基密切相關。ChunqiJiang等[5]研究者運用He/1%O2氣體納秒脈沖放電產生了長度大于2cm直徑小于2mm的細長等離子體,作用于根管內附著于管壁的細菌生物膜后顯示等離子體處理區生物膜消失,玷污層被去除,暴露潔凈的牙本質小管管口。ZhouXinCai等[6]將大氣壓等離子體射流裝置處理牙齒根管模型內接種培養的糞腸球菌生物膜樣本發現當等離子體和5.25%的NaClO的共同作用具有最好的殺菌效果,說明等離子體載藥后,兩者之間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孫科等[7]比較輝光放電和介質阻擋放電兩種低溫等離子體裝置產生的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對根管內糞腸球菌生物膜的殺菌效果,結果顯示介質阻擋放電裝置產生的低溫等離子體殺滅根管內糞腸球菌更具優勢。目前,研究者對低溫等離子體殺滅根管內細菌及生物膜的具體機制還不清楚,關于細菌死亡的原因國內外有以下學說。1)胞膜破裂說:Montie等[8]認為脂肪酸的過氧化使細胞膜快速破裂。也有觀點認為膜的破裂是由于電荷累積造成[9],高速電子沖擊在細胞膜上產生瞬間電勢超過臨界值而導致胞膜電荷分離,從而引起細胞膜破裂或功能受損,其通透性改變。2)生物大分子損傷說:Laroussi等[10]認為可能是活性粒子穿透外膜屏障,直接與胞內生命物質作用導致細胞死亡。主要有3個原因:1)不飽和脂肪酸受到·OH作用,發生脂質過氧化;2)蛋白質氧化;3)DNA氧化形成加合物。3)亞致死說:Laroussi等[11]通過研究發現細菌經過等離子體處理后,對于很多物質的代謝能力減弱,在只含有這些營養成分的培養基上生長遲緩或者不能生長而死亡,所以認為等離子體可以改變微生物代謝酶的活性,使其不能正常生長。大多數學者認為胞膜破裂,內容物漏出是主要機制,但是,細胞膜破裂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反應如何進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由于根管形態變化多樣、側副根管的存在、牙本質小管的存在等,低溫等離子體中的活性成分是否完全殺滅殘留于根管內的細菌還有待進一步實驗證實;同時該項技術要進入臨床應用之前,也需要研制出可以隨根管形態變化而調節形狀的新一代等離子體發生裝置。
2牙美白
牙著色可分為外源性著色和內源性著色。冷光美白和激光漂白技術是臨床上針對牙著色的主要治療方法。運用的漂白劑主要有過氧化氫、過氧化脲和過硼酸鈉,它們最終主要是依靠過氧化氫來發揮漂白作用,它在光、熱、電離時分解的·OH或HOO·自由基可以切斷著色牙內有機大分子中未飽和的二價鍵(著色分子鎖),將其氧化形成小分子物質,達到脫色或者顏色變淺的目的。但是目前的這些美白方法治療時間長、漂白效果較差、易復發[12]。近些年來,有些研究者將目光轉向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低溫等離子體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團和帶電粒子,為加速美白過程和提高美白質量帶來了曙光。PengSun等[13]對大氣壓直流低溫等離子體的美白作用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短時間內(10min或20min),等離子體可以促進過氧化氫凝膠的美白效果。Lab色度系統對處理前后的牙齒進行顏色測定和分析時,等離子體處理組E的改變是單純過氧化氫凝膠處理后的兩倍或三倍;同時,通過電子自旋共振檢測自由基,發現等離子體處理雙氧水后的·OH自由基峰值是單純雙氧水的兩倍,因此推斷低溫等離子體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更多的·OH自由基并發揮其氧化著色大分子的功能。HyunWooLee等[14]研究結果也顯示,低溫等離子體也可以引起牙齒表面的蛋白物質的變性,使其與牙齒疏松連接或脫離,加速美白產生。PengSun等[13]檢測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時牙齒表面的溫度為37°C左右,并用驗證實驗證明此溫度對美白無明顯影響。雖然,低溫等離子體和過氧化氫一起美白的治療時間短、漂白效果好,但是仍沒有脫離過氧化氫的環境。高濃度過氧化氫仍然有引起牙體硬組織微觀結構上的改變,對成纖維細胞有毒性,引起細胞活性降低等副作用。因此,脫離過氧化氫,單純用低溫等離子體中的活性自由基進行美白效果評價是下一步牙齒美白研究的重要方向。
3口腔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飾
低溫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具有效果顯著,成本低廉,無污染等諸多優點,在高分子聚合物及其他材料的改性處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低溫等離子體的氣體溫度一般保持在在300~500K,壓力則為130~1340Pa,其對材料的表面修飾僅在于表面幾百納米的范圍,在不會改變材料的基本性能的基礎上,對材料的表面起到一個活化的作用,改變材料的濕潤性,細胞相容性等等,使其生物活性發生變化。有學者[15]通過低溫等離子體對口腔陶瓷材料進行作用,通過掃描電鏡、X光電子能譜測試儀、X射線衍射儀和體外成骨細胞培養對材料類骨磷灰石的形成和表面生物活性進行測定,發現低溫等離子體有利于材料表面類骨磷灰石的形成,并最終提高了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吳峻嶺等[16]將氧低溫等離子體作用于口腔非金屬樁核修復系統-纖維樁,觀察纖維樁-樹脂核之間粘結強度的變化,認為纖維樁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基質與導入系統的氧發生了化學反應而產生含氧基團,使表面分子鏈上產生極性,大大提高了其潤濕性能,從而提高了纖維樁和核樹脂之間的粘結力。盧光等[17]對比了NH3、CO2和O2低溫等離子體表面修飾聚羥基丁酸戊酸脂材料的生物活性,應用氣泡法對接觸角進行測量,光電子能譜分析表面元素,熒光染色、電鏡和MTT法分析了接種細胞的增值情況,發現修飾后的膜在接觸角、細胞形態及細胞增殖狀況各方面性能得到明顯改善,證明了NH3、CO2和O2低溫等離子體在材料表面引入了活性基團,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細胞相容性,為組織工程血管的表面修飾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口腔醫學領域,低溫等離子體被用來建立高分子聚合體表面濕潤模型[18]和提高樹脂基托的濕潤性及粘結性時[19],均取得滿意效果。等離子體作用材料表面的機理非常復雜,處理效果易受多因素影響,如處理氣體的選擇,處理的時間,處理后樣品的后續處理等等,導致的最終結果大有差異,同時最終檢測方法未標準化,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定量化的檢測手段和明確反應基團的原理將是等離子體材料表面改性研究未來的重點。
4低溫等離子體消融
低溫等離子體消融術又稱冷融切技術(Coblation),通過強射頻電場使刀頭和組織間的電解液形成等離子體薄層,利用低溫等離子體薄層中的加速帶電粒子打斷組織的分子鍵,使靶組織以分子為單位解體,使目標組織細胞直接氣化或變性、壞死、脫落。其工作時組織表面溫度一直保持在55℃以下,不灼傷周圍組織,恢復快;因系低溫下汽化,只作用于目標組織的表層或黏膜下層細胞,保護黏膜且減輕疼痛,有微創、有效、高安全性的特點。自20世紀90年代末始將Coblation技術引入口腔領域,用于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OSAHS是具有潛在危害的一種睡眠疾病,其發病原因是上氣道發生狹窄和阻塞,通常發生在鼻及鼻咽部、口咽部及舌根部等多個平面。傳統手術方法是懸雍垂腭咽成形術,但療效僅有40%左右。利用Coblation術可以局部消融鼻甲、軟腭、懸雍垂和舌根組織等多個平面,使得治療處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然后瘢痕收縮使體積縮小,達到擴大氣道的目的。Co-blation手術在治療OSAHS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20世紀末其療效報道從46%~78%不等[20]。Powell等[21]1997年應用Coblation開展軟腭打孔減容手術治療OSAHS病人,多導睡眠監測顯示平均最低氣道壓及平均睡眠效率明顯改善,74%患者生活質量提高。隨后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單純的軟腭打孔減容術對中、重度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阻塞原因、部位判斷不明確,手術方式單一、缺乏個體化方案等因素易影響手術療效。目前認為,在明確阻塞平面后,嚴格掌握適應證的情況下,采用多部位、多平面的Coblation治療[22],顯示了其微創和一期手術中同時解決多平面阻塞的獨特優點,結果明顯優于單純打孔,為輕中度OSAHS患者首選外科治療方法,是重度OSAHS患者補充治療的有效方法。另外,Coblation也開始應用于血管畸形和口腔腫瘤的治療。傳統手術治療兒童舌淋巴管畸形,創傷較大,復發率高,切除過多影響到舌功能及發音。Coblation手術治療利用EVac70刀頭直接消融至舌黏膜下層,術后1d即能進食,創面愈合快,隨訪1年未見復發,舌外形和功能均未受影響[23]。PsaltisA[24]把Coblation應用于舌、口底、口咽、喉癌及下咽癌的治療,并與CO2激光切除作對比,認為手術時間較短,出血小、碳化少,術后復發時間延長,激光只能作直視下切割,Coblation可變換多角度,適用于T1~T3口腔、口咽部惡性腫瘤。但目前應用于頭頸腫瘤的報道,特別是惡性腫瘤手術的病例數還不多,遠期療效有待觀察。隨著設備研究的開發完善,治療手段進一步聯合應用,低溫等離子體在外科消融治療中會得到更廣闊的前景。
5低溫等離子體抑制癌細胞
Fridman等[25]研究顯示FE-DBD可以引起黑色素瘤癌細胞的凋亡,通過一系列的復雜生物化學反應使癌細胞在作用后幾小時到幾天后發生細胞死亡。細胞凋亡中大分子以可控的模式分解為小碎片,細胞降解的同時不會損害周圍的細胞,也不會引起感染的發生。黑色素瘤細胞在接受低溫等離子體作用后發生繼發的破壞和凋亡的這些結果,提示低溫等離子體在治療癌癥方面具有殺死癌細胞的潛力。如果可以利用它選擇性地標記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區分開來,將會在治療癌癥中有重大意義。隨后,為了深一步研究低溫等離子體的抑癌機理,眾多學者紛紛進行了相關研究工作。Lee等[26]認為等離子體處理可以導致細胞從基底脫落,誘導黑素瘤細胞的死亡、抑制整合蛋白α2,4,以及細胞表面FAK的表達,并使得機動蛋白纖維成為擴散狀。Yan等[27]利用氣壓等離子體射流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的增殖,等離子體處理后癌細胞的周期被抑制在G2/M期,且這部分細胞隨培養時間的增加會發生凋亡。Kim等[28]研究發現等離子體誘發癌細胞的凋亡并導致DNA破壞和Mitochondria的功能紊亂,活化了促進細胞凋亡的蛋白質,即細胞凋亡蛋白-3.且處理過后的細胞積累了gamma-H2AX(DNA雙鏈裂解的標志)以及相應地出現了p53腫瘤消除基因。Sensenig等[29]認為低溫等離子體可以產生以上作用均是其中的活性氧集團在發揮主導作用。
6低溫等離子體促進凝血
創傷治療中凝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近來新興的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并不是通過熱效應來達到凝血的目的,它是在不損傷周圍組織的前提下通過調節特定凝血機制來達到凝血作用。在體外凝血試驗中,FE-DBD可明顯加速凝血[30]。健康捐贈者的血液樣本置于不銹鋼器皿表面,經過大約15min凝固,而對血液樣本進行15s的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后,凝固時間縮短為1min以下。FE-DBD用于體外器官的凝血實驗也取得了類似的效果。當它作用于人類脾臟切口處30s后,結果發現切口處血液凝固。檢測處理區域的溫度顯示仍然保持在室溫(甚至用FE-DBD處理5min),并且傷口處仍保持濕潤。在體內凝血試驗中,等離子體同樣有效。Fridman等[31]在SKH1小鼠身上的隱靜脈和尾部靜脈切口處進行15s的FE-DBD作用后均可見明顯凝血效果。低溫等離子體促進凝血的具體生物化學通路仍不清楚,研究者從已經觀察到的事實推測了許多可能的機理[30]。首先,低溫等離子體通過觸發自然的凝血機制而不是熱效能來發揮作用;其次,實驗中觀察到鈣離子的釋放和血液PH值發生變化,這些都會引起凝血的發生。最后,低溫等離子體對血液蛋白選擇性作用并能夠促進血小板活化、纖維蛋白絲生成,啟動凝血進程。凝血塊形態學變化通過掃描電鏡進一步得到證實,即等離子體并不是通過“cook”血液,而是啟動和促進了正常的凝血機制發揮作用。凝血一連串反應的第一步為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隨后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絲。
7其他應用
Stoffels等[32]發明了一種可以手持的針形低溫等離子體發生裝置,包括直徑0.3mm的針頭,直徑0.8mm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導管,長約10cm。在裝置的尾部以13.56MHz的頻率產生低溫等離子體,用來治療齲病時發現它可以有效滅活變形鏈球菌等致齲菌;并初步研究了它對口腔內真核細胞如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等作用的生物化學原理。等離子體治療也已經逐步應用于慢性齦炎、口腔黏膜局部創傷、潰瘍、慢性感染并發癥、種植體周圍炎和其他一些軟組織黏膜類疾病。
8結論與展望
【關鍵詞】口腔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訓練;科研興趣;培養
1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含義及意義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學科領域進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創造活動所需要的能力。簡言之,指研究生順利完成科研活動任務所需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如下6個方面的基本要素[3]。(1)科研創新能力,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發明新事物的能力,是多種思維的綜合運用,是科研能力的核心。(2)問題發現和問題解決能力,科研問題往往從問題開始,問題解決則貫穿與科學研究全過程,同時也是科學研究的落腳點,因而問題發現和解決能力是研究生必備的一項基本科研能力結構要素。(3)資料搜集和處理能力,科學研究是繼承和創新的結合,是系統地搜集和評價信息的探索過程,因而離不開資料的搜集和處理。在科研工作中需要了解大量資料,良好的資料收集與處理能力能有效掌握資料,能減輕在科研工作查找資料和篩選資料時的負擔。(4)邏輯思維能力,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研究生在科學發現、理論形成、科學驗證等各方面都離不開邏輯思維能力。(5)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是表現科研的最佳方式??茖W研究從選題到完成,整個過程都需要借助語言文字將研究成果清晰、準確的表達出來,沒有一定的語言能力難以做好科研工作。(6)動手操作能力,是研究生運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世界問題的能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提高,雖然受先天因素的影響,但確實可以通過后天的教育和訓練而得以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研究生教育本質的體現;是國內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需要??梢哉f,加強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高校實現自己歷史使命的重要方面。
2口腔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2.1從零開始,夯實基礎
口腔醫學的科學研究多是從臨床出發,根據診治過程中的疾病病因、發病過程、影響機制、防治策略等進行觀察、分析、總結,從而發現并凝練出尚未解決的臨床問題,然后借助有效的測量、評估手段去探尋最佳的解決方案。一個只關注臨床而不會科研的醫生不可能是一位真正優秀的臨床醫生[4]。國內一些學者也認為,研究生教育,必須重視科研能力的培養,將有助于國內醫學的進步[5]。因此,開展科學研究之前,口腔醫學研究生有必要積累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不僅僅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影像學、口腔內科學、口腔外科學等口腔醫學基礎知識,同樣需要掌握在科研過程中可能用到的實驗動物技術、模型建立技術、細胞培養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等;而且,一些常用的基本技能如文獻檢索、外文閱讀、統計分析、設計構圖,口腔研究生在開展科研之初也應當有所了解。這些知識或者技能的獲取,除了學校安排課程見習實習外,導師和課題組也可以結合已有科研方向去指導,并鼓勵研究生參加相關的培訓班、參加課題組開展的實驗、進行結果統計分析等,這些都有益于研究生及早接觸科研、了解科研??梢哉f,口腔研究生在開展科學研究之前,導師和課題組要有意識地鼓勵研究生廣泛涉獵并努力掌握未來科研工作中有可能需要的各種相關知識,一切從零開始,從頭做起,在最初階段即夯實基礎。只有這樣,研究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真正開展科學研究時,有的放矢地運用自己積累的知識經驗,做到舉重若輕、得心應手。
2.2培養興趣,因材施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蒲信d趣的培養建立對口腔醫學院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非常重要??蒲械男再|決定了研究者在整個科研階段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去探索未知的科學真理。實驗室工作常常需要重復、反復,面對這些枯燥無味的實驗工作,如果沒有相當的科研興趣,學生佷容易感到疲勞,最終因為氣餒而放棄。相反,如果對所要研究的東西始終充滿興趣,就很容易從一點一滴的研究發現中看到希望、感到興奮,面對失敗和挫折也就能夠始終堅持不懈。因此,盡早地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興趣,使其對科學研究產生好奇、向往的態度,對于科學研究的順利進展舉足輕重[6]。在口腔醫學研究生這一培養過程中,課題組可以通過舉辦讀書報告、課題組討論、科室學術交流或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講座等各種科研學術活動,并通過介紹研究課題、啟發思考、指導閱讀相關文獻、參與某些實驗的簡單操作,多方面啟發、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國際國內的學術會議,開闊學生視野。通過上述活動,打造濃郁的學術研究氛圍,培養學生濃厚的科研興趣[7]。此外,導師要勤于監督研究生的科研進展、詢問研究生的科研想法[8],從中了解研究生的科研興趣或優勢,結合其自己的科研興趣,因材施教,發揮研究生的長處,讓其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思考自己的科學研究方向和具體內容。
2.3言傳身教,注重傳承
導師是整個科研課題組的核心[9],學生所進行的口腔醫學研究工作也是導師提供、指導的??梢哉f,導師就是研究生的帶頭人,作為一名口腔專業人士,應當具有非常專業的知識技能,同時也要學習和了解相關其它專業知識,做一個知識豐富的多面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新技術、新方法被應用到口腔科學研究中來,導師要首先對這些新鮮事物有所認識,只有對本研究領域的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將所知所會傳遞給自己的學生、并幫助他;們鍛煉捕捉先進信息的敏感性,也才有足夠的自信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水平。此外,導師作為學生的師長,除了具有扎實的科研功底外,良好的科研道德、嚴謹的科研作風也必不可少。一個秉承嚴謹科研態度的老師,也必將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F如今,確實有一些研究生受到某些不良科研風氣的影響,對科研急功近利,科研態度不端正,畏首畏尾,缺乏吃苦耐勞的意志力,不愿為科研犧牲自己的利益[10]。而一個時刻注意自身修養和科研品行的導師,會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從而發揮榜樣的力量[11],讓學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更讓學生懂得“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的道理[12]。
2.4有規有矩,獎懲分明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谇谎芯可蒲心芰Φ呐囵B過程中,要做到有規有矩、獎懲分明。要通過各種渠道對研究生所取得的科研成績和科研進步給予適當的鼓勵[13]。例如,為提高研究生科研積極性,定期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進行測評,定期進行相關主題的科研讀書報告會,發表各自的讀書體會,總結自己的科研思路,并將測評納入學生綜合測評,作為評選研究生獎學金、優秀黨員等的重要參考條件,讓研究生自己產生一種危機感和競爭意識,知道時刻努力、不進則退。也可以設立專項研究生科研基金,鼓勵研究生將自己的科研想法和課題付諸實踐?;蛘咄ㄟ^選派優秀研究生出國留學深造、參加學術大會,鼓勵他們將所取得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既可以鍛煉他們的表達展示能力,也可以督促他們繼續深入科學研究[14]。而對于表現平淡的研究生也要多以鼓勵為主,樹立信息、端正態度,相信努力總有收獲。
[關鍵詞]口腔醫學研究生;培養;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文獻收集分析能力、獨立的分析決斷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實驗數據分析歸納總結和論文撰寫能力等,它由以下幾個要素構成[1]:
①創新能力;
②邏輯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③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
④實踐能力;
⑤語言文字處理能力。
口腔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也應側重于這5個方面。研究生教育目的是通過科研訓練培養學生從事科研工作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其特點是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培養系統的科研能力,養成創新精神,取得創新成果??蒲心芰ε囵B有利于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培養研究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反復實踐解決問題,推動研究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
1口腔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研究生的選拔制度不科學
目前我國各醫學院校無法自主進行研究生招生,而歐美醫學院校研究生均為自主招生,同一所學校,各系或專業對研究生的選拔也不相同,由各招生單位自行處理[2-3]。我國口腔醫學研究生入學過分強調了考生的應試能力,雖然也有復試,但是很多只是走過場,沒有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考察。特別是考生有無科研愿望,本科生階段有無科研培訓,科研培訓的程度等方面,對于后期科研能力的培養有重要影響。另外,由于目前重復設置的可招收研究生的單位過多,導致一些口腔醫學院校生源不足,研究生選拔更無法實行嚴格的標準。
1.2研究生培養過程缺乏嚴格的競爭機制
發達國家的研究生教育都具有“嚴出”的特點,淘汰率很高,最后能夠畢業并拿到學位的研究生人數均大大少于入學人數[2-3]。然而,我國現行的口腔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中,一些口腔醫學院校實行的中期篩選、學位論文答辯,基本上是走過場,無法保證學生的質量??谇会t學院校必須對這種缺乏競爭活力的培養機制進行改革,代之以淘汰制。有淘汰才有競爭,有競爭才能激發研究生的創造力。只有實行更加嚴格的淘汰制,在基礎理論學習、研究生開題、中期答辯、學位論文答辯中均有一定的淘汰率,才能使研究生有更大的壓力,從而轉變為動力,加強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
1.3學術交流,學術爭論氛圍不夠
多學科的交流、摩擦與碰撞才能產生新思維、新思路的火花。但是很多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極少,甚至有的碩士研究生3年只參加過1~2次學術活動[4]。大多數參加學術活動時不積極主動思考,因而很少有學生能和匯報人或講演學者進行交流。
1.4自身認識和努力不夠
有相當一部分口腔醫學生讀研究生的目的只是想解決本科院校名氣小,臨床實踐少,畢業無法找到好工作的困境,希望拿到有名氣院校畢業證,以便找到好的工作。他們對科研并無興趣,認識也不足,因此在科研實驗中缺乏主動性,選題時閱讀文獻量不足,對所做課題沒有很深的理解和認識,嚴重依賴導師,對實驗出現的問題不進行深入的探討,等待導師給他們答疑解惑。由于缺少主動性,因此研究生很少能提出自己對于科研上獨到的見解以及缺少思維上的歸納和演繹能力,后期實驗也很多是應付了事,甚至虛構,編造實驗數據的事例也經常發生。
1.5導師的指導能力和力度不夠
導師對研究生科研訓練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科研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為較多的研究生缺少主動性,對科研認識不足,所以導師的指導能力和力度就顯得極其重要。部分導師由于學術、行政工作繁忙而給予研究生的指導時間太少,有的導師只分配科研任務,而不在科研方法、科研思維、實驗數據分析和論文寫作中給予指導。更嚴重的是,有的導師由于自身的指導能力、精力和科研經費等原因,對研究生基本放羊,讓學生自己選一個課題,草草畢業了事極端不負責任。
2口腔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途徑及對策
2.1提高學生對科研能力的認識研究生對科研能力的認識
是提高其科研能力的重要前提,大多數研究生甚至很多不從事科研的醫護人員都認為科研能力只是做做實驗,發表幾篇論文。因此學校和導師必須讓學生認識到科研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僅在科研方面,在以后的臨床實踐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認識到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學生才會有動力主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導師要鼓勵研究生申報橫向課題。根據目前不少企業希望在高校尋得研究力量支持的實際情況,有些高校推出針對研究生的橫向課題申報,要求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課題研究。這樣的研究形式,能夠激發研究生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的熱情,從中獲得實踐鍛煉,同時導師的指導有助于保證課題的質量和良好的學習效果。
2.2加強導師隊伍的考核,實行篩選、淘汰制
大多數學校對導師實行只進不出的制度,對導師的考核也要求不高,每年淘汰極少甚至無淘汰。這樣的制度造成很多導師壓力不大甚至無壓力,導師不經常瀏覽國內外文獻,不積極主動申請課題經費和,也不經常對研究生的科學實驗進行指導和幫助。實行淘汰制,有利于精簡導師隊伍,提高導師自身的能力和責任心,更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把研究課題作為遴選導師的硬指標,導師有一定的課題和科研經費,讓研究生參與課題研究、從事科研實踐活動,另外讓他們參加某些課題評審、驗收等環節,把課題對研究生的培養情況作為1個考核指標,會使研究生參與導師課題有了更多的機會和保障。
2.3對研究生實行導師和科室集體培養制,創造良好的科研團隊和平臺
一個導師的能力、資源有限,如果科室將幾個或所有的導師組成一個科研團隊,可以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科研效率,減少重復工作與資源浪費[5]。在團隊內部,口腔醫學研究生還可相互競爭,取長補短,營造更好的學術環境、創造更好的科研氛圍,能夠對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較小或平臺較差的一些科室,也可以和其他科室聯合,甚至可以和一些從事基礎研究的教研室導師組成科研團隊,實現優勢互補。
2.4加強學術交流,激勵科技創新
學術交流,特別是各學科交叉學術交流對于科技創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口腔醫學院校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鼓勵研究生不僅參加口腔醫學內部的學術講座,也要參加臨床醫學和基礎研究的學術講座。學院可以每年定期舉辦學生科學年會、科學交流活動月(周)等活動,鼓勵研究生積極參加各類學術講座,了解國際上科學研究技術的前沿,提高知識層次,向專家學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著眼醫院優先發展的專業技術,既有利于掌握醫學發展前沿的先進技術,又能增強其競爭力。同時也要選擇國外高水平的醫學院校和研究機構,派遣優秀的研究生出國完成自己的課題研究。
2.5重視研究生開題和中期考核,加大研究生延期數量和淘汰率
研究生選擇的課題對于其科研能力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數研究生開題只是在科室內部甚至僅和導師進行,課題的深度、寬度和創新性難以得到保證,也缺乏有效的監督??谇会t學院??杉薪M織進行研究生開題,實行一定的淘汰幾率。研究生中期考核更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可集中組織專家以最終論文答辯形式進行論證考核,加大淘汰幾率,未通過者畢業延期;延期后仍不能通過者的不授予學位。目前大多數研究生中期考核只是走過場,即使第一次未通過,第二次也能通過,因此對研究生沒有震懾力;同時對研究生導師也無考核指標。因此加大研究生中期考核的淘汰比率,同時對相關研究生導師設立一定的處罰措施,將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2.6科研與臨床實踐必須協同培養
科研與臨床的培養既是獨立的也是密切結合的,科研在一定程度上以臨床為基礎,離開臨床就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著名外科大師黎介壽選課題的原則是“患者的需要就是我們攻克的課題”[6]。研究生應該在導師的指導下合理安排自己的臨床與科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堅持以解決臨床問題為研究方向,利用大量疾病資源,針對病因和治療手段,總結有效循證醫學證據,為臨床提供新的指南及標準。
參考文獻
[1]董發廣,趙毅斌.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29(1):237-238.
[2]徐袁瑾,張志愿,曹霞,等.國內外高等口腔醫學教育現狀比較分析[J].醫學教育探索,2009,4:403-405.
[3]陳雷.國外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及對我國體育專業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啟示[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6.
[4]王現彬,陳聞.科研訓練與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高教論壇,2009,11:103-105.
[5]張學義,史立偉.科研團隊與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J].職業時空,2009,9:71-72.
牙齒的健康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牙科人才的培養依賴于口腔醫學教育。我國現代口腔醫學教育最早始于1917年,加拿大牙科醫師林則(A. W. L indsay)在成都華西協合大學醫科中設立牙科系,當時全國只有600名專業培訓過的牙醫[1]。目前我國高等口腔醫學教育體系是不斷深入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谇会t學是一門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緊密結合的學科,口腔醫學教學重視學生臨床操作技能培養。[2]為了將口腔醫學臨床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教育體制區分開,2000年出臺的口腔醫學專業學位試行辦法,將口腔醫學碩士和博士分為口腔基礎醫學學位(學術型),口腔臨床醫學學位(專業型)兩個亞類[3]。但即使這兩種不同學位類型的學生,對于口腔醫學研究生的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對于專業型學生,未來有的渴望成為口腔全科醫生,畢業后進入民營醫院從事全科醫生或者自主創業開牙科診所,而另一部分則致力于成為口腔??漆t生,磨礪自身的??萍妓?,在??漆t療機構專門從事頜面外科、牙體牙髓科、牙周或正畸等亞專業。由于口腔專業是臨床操作性極強的一門專業,即使是學術型學生,未來真正專職從事科研工作的相對較少,雖然愿意繼續讀博的學生數量有所增加[4],但仍是少數學術型研究生選擇繼續深造或專門從事科研工作,而畢業生工作崗位即被要求具有獨立接待患者的能力和獨立完成診治疾病的能力,所以部分學術型研究生也需要一定的臨床技能。因此對口腔醫學研究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更顯得尤為重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調整對口腔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在堅持理論、實踐、科研并重的基礎上,結合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錘煉其綜合素質,使每個研究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在研究生階段有所收獲,從容面對未來的工作崗位。
一、個性化培養模式的分型
根據研究生未來發展方向不同,可把口腔醫學研究生細分為四型:(1)專業學位全科型:專業學位研究生,未來從事口腔全科醫生工作;(2)專業學位??菩停簩I學位研究生,未來從事口腔??漆t生工作;(3)學術學位科研型:學術學位研究生,未來從事科研工作或深造;(4)學術學位臨床型:學術學位研究生,未來從事口腔臨床工作。
根據上述研究生分型的不同,對口腔醫學研究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結合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使每個研究生在研究生階段有所收獲,適應未來的發展。
通過加強導師之間合作的聯合培養模式,規范臨床培訓標準、完善臨床能力考核制度、完善病例討論制度、強化科研訓練和教學訓練、創新合作學習互助交流模式等一系列方法,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調整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在堅持理論、實踐、科研并重的基礎上,結合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二、個性化培養方案
(一)明確學生想法,細分類型
實際上目前很多應屆畢業生攻讀碩士學位前對于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的區別沒有充分的認識,只是盲目地做出選擇。因此在口腔醫學研究生入學初,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讓學生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明確自己的攻讀研究生學習的目的,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未來發展方向,進而細分類型。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后,有些學生可能會對未來發展方向有所改變,因而第二學期進行的第二次調查問卷,對明確其分型更為重要。
(二)針對分型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1扎實理論基礎
口腔醫學研究生培養的是高級的專門口腔醫學人才、優秀的口腔臨床醫師,使之在專業領域內具有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能力。因此無論哪一類型的口腔醫學研究生必須有扎實的豐富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入學后第一學年的基礎理論課為必修課和選修課。根據學生分型的不同,可提供多種選修課供學生選擇。課程應較本科生課程大幅加深,形式亦應不同,主要是大量閱讀、課堂討論及考試。通過對這些基礎課程的再學習,讓研究生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明確自己的方向。
2針對不同分型學生,個性化培養
(1)專業學位全科型。對于這些未來想成為口腔全科醫生的研究生,需要掌握對口腔各科的臨床操作能力,目前專業型研究生以輪科的形式進行其他科室的學習,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蓪⒏骺剖覍煹拇诵蛯W生集中在一起,導師之間溝通對這些學生共同培養。一般在收集病史、體征后,學生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才能制定出全面的診斷和治療計劃,全面的治療計劃包括各科的參與。這樣不但促進相互取長補短、互助合作,而且也是服務患者、提高醫療質量的好方式。
(2)專業學位??菩???谇会t學是以獨立的臨床操作為主的實踐活動,臨床能力的不足將直接影響口腔科門診工作的開展,專業學位??菩脱芯可呐囵B目標是提高口腔臨床醫生隊伍素質和臨床醫療水平,培養高層次口腔臨床??漆t師。貫通學科精要,專精所在??频幕竟?。此型研究生在本科室每周至少保證4天的臨床實踐時間,科室有嚴格的監查監督與考核機制,研究生指導教師培養各學生從收集病史到全面檢查以及制定各種治療計劃,指導研究生對每個患者的診斷處理,指導教師要根據學生表現打分和寫評語。每周有一次病例報告,研究生需要用電腦或幻燈、模型等完整地報告自己的病例。畢業時,研究生要對患者的管理與記錄的全部病例等簡要資料匯編裝訂成冊。最終目的是要求他們能針對某個疾病、某個病癥,與其所掌握的醫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很好地相結合,在實踐中運用自如[5]。
對于專業型研究生的課題研究應以臨床課題研究為主,在完成課題的基礎上也能夠提高臨床操作水平。
(3)學術學位科研型。要求學生盡快進入研究角色,盡早地在導師的指導下了解自己研究方向和涉及相應的研究領域。應指導學生掌握查閱文獻的方法以及技巧,并指定精選的文獻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并寫出相應的讀書筆記,做文獻抄讀。學生應大量閱讀有關的國外文獻資料,并撰寫相關文獻綜述,提交課題組開會討論,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記錄習慣,定期檢查實驗記錄本。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每學期末由導師對學生的科研學習和工作進行鑒定和總結評價[6]。
(4)學術學位臨床型。對于此型的研究生,立題需要導師的指導和指派,難度相對較低,盡量在一年時間內完成,掌握查閱文獻的方法,掌握研究相關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科研思維和素養,在達到畢業要求的基礎上進入臨床學習,能夠基本掌握臨床技能操作,專有所長。此型的研究生可能是未來三甲級醫院的中堅力量,要求他們應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臨床工作能力,相輔相成,融會貫通,成為臨床、科研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3培養綜合素質
口腔醫學研究生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口腔醫學人才的重任。研究生除應具有進行科研、創新能力及臨床工作能力外,還應該具有集體主義、團隊精神、從事社會工作、進行人際交流和走向世界與世界交流的能力。所以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文化修養教育,加強導師與研究生的溝通,并定期舉辦人文講座和心理講座,確保研究生的身心素質得到協調發展,提高其競爭和適應能力以及抗壓能力。
總之,口腔專業具有其特殊性,應針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培養模式。作為高層次、高質量的口腔醫師,其臨床能力應是知識內容、邏輯思維、綜合分析、接受與實踐操作等諸方面能力的綜合。高素質的口腔醫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嫻熟精湛的醫療技術,而且要有創新思維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已成為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由此,采取一系列方法解決遇到的困難,結合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采取“個性化”培養模式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提高口腔研究生的綜合水品,在臨床能力培養和科研能力培養上齊頭并進。
關鍵詞:口腔醫學;研究生;教學效果
作者:李雅冬,楊凱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3-0237-02
研究生教育是醫學繼續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是醫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大型教學醫院的一項主要工作。為了不斷提高研究生臨床教學質量,我們會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期限內能夠掌握基礎知識,提高臨床診斷及操作技能。下面淺談我們這些年研究生教學的經驗。
一、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課程根據我院和我科的臨床實際需求自行設計,課程內容包括核心制度、醫療保險管理、應急預案、應知應會與病歷書寫質量、規范書寫各種檢查申請單、臨床路徑、常見病的診療規范、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臨床基本操作(心肺復蘇、切開引流和氣管切開等)。依靠多年帶教口腔專業研究生的經驗,總結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比如病歷處方書寫存在漏項、缺項、信息不準確,內容太簡單或不完整而無法體現完整的診療過程,申請單書寫不規范以及臨床急救不及時或處置不當等現象,針對性組織專題講座,以便研究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適應新環境。
二、基礎知識的教學
基礎知識是臨床操作的指導思想,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較差,會嚴重影響研究生的臨床診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要求研究生認真復習本科教材,參加重慶市舉辦的各種口腔專題講座和學術活動。我科定期舉行講座,重點講授口腔醫學的主要診治病種和規范。分別由擅長腫瘤、外傷、種植等疾病診治或技術操作的副高職稱以上的人員進行專題講座,對該疾病診治進展或該技術的理論基礎及最新發展進行較深入的講解。教師會列舉一些典型的病例,在系統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將各種口腔病例形象地展示給研究生,激發其對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習興趣,并緩解其從理論學習進入臨床的不適應,為培養研究生的臨床思維打下良好基礎。
三、理論聯系實踐
研究生學習的最終目標絕不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提高。臨床操作能力的提高對他們也非常重要。為了達到理論聯系實踐,提高研究生臨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采取以下做法。(1)在日常臨床工作中,我們為研究生指定專門的帶教老師,使研究生的教學任務落實到人。研究生的日常工作完全在帶教老師的督導下進行,如病歷書寫、下醫囑等工作,一旦發現有不妥當、差錯或不規范之處,審核的上級醫生就能及時糾正錯誤,讓研究生及時知道錯在哪里,并判斷錯誤的原因所在,從根本上杜絕下一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使研究生以最快的速度去除其身上的毛病。(2)定期病例討論。由研究生選取疑難病例,先由研究生報告臨床病史、檢查結果,通過自己查閱相關文獻,對疑難病例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再由高年資醫師做出點評。這一類似PBL教學法[1]不僅培養了研究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員的臨床診療思維能力,而且也提高了研究生獨立處理問題的信心。(3)提高臨床操作技能、外科手術技能的提高需要在實際手術過程中逐步掌握。在手術中,將每個步驟需要注意的問題向研究生進行詳細講解,并適當給予其親手操作的機會,帶教老師現場糾正其操作手法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生具體負責對術后患者的管理,如開術后醫囑、換藥、術后并發癥的處理,等等,讓其體會術后治療亦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會做手術,并不是一個合格的外科醫生,術后的處理依然相當重要。隨著研究生的手術技術和術后處理技術的提高,帶教老師逐漸放手但不放眼,這既提高了研究生的技能,又保證了病人的利益和醫療質量。
四、科研能力的培養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點就是培養具有科研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2]。由于本科教育往往并不涉及科研能力的培養,所以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往往較差[3],獲得信息的途徑有限,缺乏利用專業網站獲得學科進展信息的意識。因此我們先介紹查找資料的網站。國外生命科學最有名的數據庫就是Pubmed(http://ncbi.nlm.nih.gov/pubmed/),可提供部分免費全文鏈接服務,基本可以滿足醫學文獻檢索的大部分要求[4]。中文醫學主要數據庫有維普資訊網(http://cqvip.com/),萬方數據資源系統(http://wanfangdata.com.cn/),中國知網(http://cnki.net/),另外還可利用搜索引擎網站google和百度檢索文獻。通過反復增加相關的不同關鍵詞,或者設定限制條件,將文獻數目控制在200篇左右,即可達到較好的檢索與閱讀效果。由易到難,先輔導研究生書寫個案報道,待其掌握查詢資料方法及書寫格式后,再引導其書寫回顧性分析文章,督促研究生在臨床工作中,多注意病案資料的積累,做好病案追蹤,指導其建立臨床科研思路,協助其開展科研工作。
五、醫德醫風教育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ical Research(Electronic Version)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廣東省廣州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674-1366
國內刊號:11-9285/R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7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