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4:25
序論:在您撰寫醫療安全管理工作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全科醫護人員要加強學習,深刻領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精神,熟悉與醫療行業有關的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要經常性地進行質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員質量管理意識,牢固樹立“質量與安全第一”的觀點。
二、強化風險管理,提高風險意識,做到警鐘長鳴。 要逐步強化科室的風險管理,成立醫療護理質量風險基金。通過風險管理,強化醫務人員的醫療安全意識,有效調動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促進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防范和處理醫療糾紛、差錯及事故。要經常組織典型案例進行討論,做到警鐘長鳴,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時加強自我保護。
三、完善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體系建設,發揮科室的監督作用。
完善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小組體系的建設,加強對醫療、護理、用藥、輸血、院感的質控工作。定期組織檢查,及時
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與醫院發展相適應和配套。質控小組要定期召開醫療質量管理會議,將醫療質量與安全納入會議主要議程。
四、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認真落實執行各項醫療規章制度。 臨床工作要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為病人提供溫馨、細致、耐心的服務。同時要認真落實執行各項醫療制度,如:首診醫生負責制、三級查房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病案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技術準入制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醫囑制度、交接班制度、醫患溝通制度等,通過落實制度,始終把醫療質量、醫療安全放在醫院管理的核心。(相關制度學習計劃見附件)
五、加強“三基三嚴”訓練,不斷提高醫療技術質量。
加強醫務人員的業務訓練,重點是“三基三嚴”訓練,即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加強臨床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醫護技術質量。
六、重視醫療文件的內在質量與安全。
醫療文件是醫護人員臨床思維的憑證是診療過程中的原始記錄,有很強的書證作用;在醫療糾紛中,是進行技術鑒定、司法鑒定、判明是非、分清責任的依據。同時醫學模式的改變,對醫療文件的書寫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醫療文書的內在質量管理,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七、正確對待家屬同意治療意見的簽字。
各種知情同意書的簽訂實際上是雙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臨床醫學的風險,另一方面醫生要針對這些風險,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發生意外的應急補救措施。家屬簽訂同意書是理解可能發生的危險,但決不是容忍醫護人員因失誤所發生的意外,醫護人員必須保持頭腦清醒,正確對待家屬對治療操作同意的簽字,在治療、手術中要精益求精,盡可能避免發生意外。醫生在選擇治療方式、方法、藥物、措施的同時,要對家屬講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見,尊重患者或家屬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權。
關鍵詞:醫療機構 安全保衛工作 現狀 措施
醫療機構是一個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公共場所,要想保證患者安全就醫以及醫護人員能夠順利診斷、搶救患者,安全、安靜是其必備的條件,然而在醫療事業不斷改革深入的這種新形勢下,目前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不容樂觀,現對我國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進行分析。
1.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的現狀
1.1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安全保衛人員是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的關鍵人物,他們的素質好壞、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安全保衛工作。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其他崗位進行轉崗而來的,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有的工作人員在正式上崗之前,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在業務技能與綜合素質方面,都很難滿足當今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的需求。醫療機構對于保衛人員的待遇普遍較低,工作人員的變動也比較頻繁,有的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對于工作規章制度的執行缺乏自律性和紀律性。
1.2醫療糾紛比較多
最近幾年,我國醫療機構的糾紛案件是越來越多,在發生醫療事故糾紛之后,因為雙方缺乏應有的理解與信任,導致增大分歧,有的患者及家屬由于不夠理智、冷靜,經常會做出沖擊醫院以及毀壞公物、阻塞交通的行為,甚至有的時候會圍攻、謾罵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這些行為已經是目前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所引起重視的問題。
1.3醫療機構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管理難度大
醫療機構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場所,由于存在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給安全保衛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比如現金流量大、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結構也比較復雜,所服務的對象具有不確定性等。一般情況下,就醫人員會為了治病而準備大量的現金,因此會成為不法分子進行盜竊行騙的主要目標。在醫療機構這一特殊環境下,絕大多數的患者和家屬都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治療疾病和照顧患者方面,忽略了治安防范意識,最終導致錢財、貴重物品的丟失;不法分子也正是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進行各種非法行為,這給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在管理上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部門也重視工作力度,嚴密布防、積極巡邏,但是由于醫療機構所涉及的范圍廣泛,人員流動性大,時間長,給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2.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的強化管理措施
2.1提高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要想加強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我們必須要提高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造就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保衛隊伍。加強對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培訓,從指導正確的儀容儀表開始,對保衛人員的業務、政治等進行綜合的教育,另外,管理人員要時刻觀察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針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總結,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給予解決,帶動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進而確保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
2.2妥善處理醫療糾紛
建立一個完整的、有效的醫療機構的規章制度,把崗位責任制作為核心內容,總結歷年來經常發生的關于醫療事故的糾紛案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要切合實際,并要求醫療機構的所有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嚴格規范工作人員的醫療及護理技術,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盡量降低誤診、誤治等現象的出現,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另外,要善于發現醫療機構中所存在的潛在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給予解決。在發生醫療糾紛的時候,醫療機構的領導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引起重視,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積極的溝通,協商解決,避免擴大事態,盡量將醫療糾紛遏制在萌芽之中。
2.3加強技術防范設施建設
由于醫療機構存在著危險部位多、現金流量比較大、流動人員多等客觀情況,因此,醫療機構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大醫療機構的防范設施的投入,合理擴大技防和物防設施的應用范圍,將技防、物防以及人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提高醫療機構的安全保障能力。在平時常規的防范建設基礎之上,針對醫療機構的治安情況和治安形勢,科學、合理地部署技術防范力量。對于醫療機構中重點要害的部位,要安裝紅外線報警器或者是攝像頭等防盜、防火監控裝備,實時監控醫療機構的各種情況,提高醫療機構的安全防控能力。
2.4建立安全保衛工作的責任制度
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如果只是一味的依靠號召的方式或者只依靠保衛部門去負責的話,將很難強化安全保衛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必要的時候,我們應該將安全保衛工作與各個科室及各個工作人員責任制、經濟利益、政治榮譽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好并落實宣傳教育、安全檢查及保衛制度等工作。
第一,落實宣傳教育工作。安全保衛工作需要群眾的支持,對群眾及時進行安全教育以及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此種方法來增強人們群眾的安全意識,進而使得醫療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有了堅強的后盾。這種安全教育的宣傳工作,僅僅依靠保衛部門是行不通的,需要國家、政府等各個機構的相互支持,共同管理,綜合治理。
第二,全面落實安全檢查工作。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非常有必要設立安全檢查環節,以便于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以及漏洞,對出現的各種問題與不足進行分析、研究,積極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消除隱患,進而保證安全。安全檢查工作必須要做到位:無論是平時還是節假日都要檢查;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要檢查;無論是領導還是工作人員都要檢查,將普查與重點檢查結合起來,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檢查,以確保安全保衛工作的穩定開展。
第三,落實安全保衛制度。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結合安全保衛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安全保衛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安全保衛制度要規范化、標準化,并且一定是要從醫療機構自身的特點出發,制定出一系列的各項規章制度,將其裝訂成冊,公示出來,下發給各個部門,使全體的工作人員都能相互監督,使得安全保衛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得全體工作人員的行為更加規范,工作更有秩序。
3.總結
就目前醫療機構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安全保衛工作不容削減,只能加強,我們在加強安全保衛工作的同時,還要時刻關注社會形勢的變化方向,及時調整管理方向與結構,使得安全保衛工作具有科學性、規范性、標準型以及長期性,以確保醫療事業的安全進行。
參考文獻:
[1]錢敏才、馬瓊芳、季紅英.構建醫院安全文化的探索和實踐[J].醫院管理論壇,2010,(01).
一、質控原則
實行分管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護士長的二級質量監控,加強專項質控和安全管理,促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二、工作目標
1、護理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合格率≥95%
4、優質護理質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離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蓋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醫療廢物處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一消毒執行率100%
12、注射室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衛生依從性≧90%
14、核心制度執行率100%
15、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90%
16、護理差錯發生率<0。5%
17、導醫導診出勤率100%
三、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護理質量評審標準》及《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平安醫院建設》等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質量標準,提高門診服務水平。
1、加強導醫導診、分診護士服務能力的培訓,體現我院良好精神風貌。上崗著裝整潔、規范,佩戴胸卡,醫務人員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熱情,尊重患者,體現良好醫德醫風。合理配置門診大廳人員,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
2、保持環境整潔,營造溫馨就診環境。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候診區、診室、衛生間等環境管理,保持安靜、整潔、安全、舒適。達到公共場所無吸煙要求。
3、設置醒目標識。路標、樓層、科室、安全標識指引醒目易于辯認。
4、提供便民設施。完善自助預約、掛號、查詢等服務,為患者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紙、筆等便民設施;完善無障礙設施。
5、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落實優質護理要求。門診全覆蓋:導醫、分診、注射室等部門,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護理職責,根據所負責門診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對患者實施身心整體護理。注重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6、分診護士做好分診工作。執行“一室一醫一患”診查制度,在門診診室、治療室、檢查室設置私密性保護設施。保護患者隱私。
7、加強社工和志愿者服務。配合醫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積極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優先為老幼殘孕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充分發揮社工在醫患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8、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規范門診投訴管理。提供有效途徑方便患者投訴。由門診主任、護士長負責患者投訴處理和反饋,對于患者反應強烈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對于患者集中反應的問題有督促整改、持續改進。
9、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知識培訓,認真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加強皮膚科治療室、門診外科檢查室、門診注射室幾個重點部門院感管理。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及技術操作規范,預防院感及差錯事故的發生。
10、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見病多發病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慢性病和各類傳染病防控知識。
1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為危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應急處置能力和急救知識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門診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識。告知報警及投訴電話。門診的應急處置主要是突發火災、地震、停水、停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暴發流行。首先做好應急的培訓,做到一旦發生應急事件能正確處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好全年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計劃,不斷完善門診部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項應急預案。
12、加強各級護理人員的三基培訓及急救能力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及危急重癥的搶救配合能力。
13、認真落實兩級質控職能職責??剖屹|控小組每周質量自查,護士長每月檢查一次,護理部每月進行全面護理質量檢查。每次檢查有記錄、反饋和改進措施,并對重點問題跟蹤檢查,保證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4、嚴格按醫療文書書寫要求,完善各種文書及表格登記。
15、加強質控人員和護士長能力培養,會應用:五常法、QCC、PDCA等質量管理工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一、質控原則
實行分管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護士長的二級質量監控,加強專項質控和安全管理,促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二、工作目標
1、護理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合格率≥95%
4、優質護理質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離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蓋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醫療廢物處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一消毒執行率100%
12、注射室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衛生依從性≧90%
14、核心制度執行率100%
15、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90%
16、護理差錯發生率<0.5%
17、導醫導診出勤率100%
三、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護理質量評審標準》及《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平安醫院建設》等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質量標準,提高門診服務水平。
1、加強導醫導診、分診護士服務能力的培訓,體現我院良好精神風貌。上崗著裝整潔、規范,佩戴胸卡,醫務人員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熱情,尊重患者,體現良好醫德醫風。合理配置門診大廳人員,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
2、保持環境整潔,營造溫馨就診環境。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候診區、診室、衛生間等環境管理,保持安靜、整潔、安全、舒適。達到公共場所無吸煙要求。
3、設置醒目標識。路標、樓層、科室、安全標識指引醒目易于辯認。
4、提供便民設施。完善自助預約、掛號、查詢等服務,為患者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紙、筆等便民設施;完善無障礙設施。
5、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落實優質護理要求。門診全覆蓋:導醫、分診、注射室等部門,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護理職責,根據所負責門診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對患者實施身心整體護理。注重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6、分診護士做好分診工作。執行“一室一醫一患”診查制度,在門診診室、治療室、檢查室設置私密性保護設施。保護患者隱私。
7、加強社工和志愿者服務。配合醫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積極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優先為老幼殘孕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充分發揮社工在醫患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8、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規范門診投訴管理。提供有效途徑方便患者投訴。由門診主任、護士長負責患者投訴處理和反饋,對于患者反應強烈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對于患者集中反應的問題有督促整改、持續改進。
9、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知識培訓,認真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加強皮膚科治療室、門診外科檢查室、門診注射室幾個重點部門院感管理。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及技術操作規范,預防院感及差錯事故的發生。
10、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見病多發病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慢性病和各類傳染病防控知識。
1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為危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應急處置能力和急救知識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門診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識。告知報警及投訴電話。門診的應急處置主要是突發火災、地震、停水、停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暴發流行。首先做好應急的培訓,做到一旦發生應急事件能正確處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好全年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計劃,不斷完善門診部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項應急預案。
12、加強各級護理人員的三基培訓及急救能力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及危急重癥的搶救配合能力。
13、認真落實兩級質控職能職責??剖屹|控小組每周質量自查,護士長每月檢查一次,護理部每月進行全面護理質量檢查。每次檢查有記錄、反饋和改進措施,并對重點問題跟蹤檢查,保證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4、嚴格按醫療文書書寫要求,完善各種文書及表格登記。
15、加強質控人員和護士長能力培養,會應用:五常法、QCC、PDCA等質量管理工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一、質控原則
實行分管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護士長的二級質量監控,加強專項質控和安全管理,促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二、工作目標
1、護理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合格率≥95%
4、優質護理質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離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蓋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醫療廢物處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一消毒執行率100%
12、注射室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衛生依從性≧90%
14、核心制度執行率100%
15、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90%
16、護理差錯發生率<0.5%
17、導醫導診出勤率100%
三、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護理質量評審標準》及《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平安醫院建設》等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質量標準,提高門診服務水平。
1、加強導醫導診、分診護士服務能力的培訓,體現我院良好精神風貌。上崗著裝整潔、規范,佩戴胸卡,醫務人員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熱情,尊重患者,體現良好醫德醫風。合理配置門診大廳人員,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
2、保持環境整潔,營造溫馨就診環境。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候診區、診室、衛生間等環境管理,保持安靜、整潔、安全、舒適。達到公共場所無吸煙要求。
3、設置醒目標識。路標、樓層、科室、安全標識指引醒目易于辯認。
4、提供便民設施。完善自助預約、掛號、查詢等服務,為患者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紙、筆等便民設施;完善無障礙設施。
5、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落實優質護理要求。門診全覆蓋:導醫、分診、注射室等部門,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護理職責,根據所負責門診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對患者實施身心整體護理。注重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6、分診護士做好分診工作。執行“一室一醫一患”診查制度,在門診診室、治療室、檢查室設置私密性保護設施。保護患者隱私。
7、加強社工和志愿者服務。配合醫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積極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優先為老幼殘孕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充分發揮社工在醫患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8、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規范門診投訴管理。提供有效途徑方便患者投訴。由門診主任、護士長負責患者投訴處理和反饋,對于患者反應強烈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對于患者集中反應的問題有督促整改、持續改進。
9、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知識培訓,認真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加強皮膚科治療室、門診外科檢查室、門診注射室幾個重點部門院感管理。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及技術操作規范,預防院感及差錯事故的發生。
10、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見病多發病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慢性病和各類傳染病防控知識。
1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為危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應急處置能力和急救知識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門診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識。告知報警及投訴電話。門診的應急處置主要是突發火災、地震、停水、停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暴發流行。首先做好應急的培訓,做到一旦發生應急事件能正確處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好全年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計劃,不斷完善門診部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項應急預案。
12、加強各級護理人員的三基培訓及急救能力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及危急重癥的搶救配合能力。
13、認真落實兩級質控職能職責??剖屹|控小組每周質量自查,護士長每月檢查一次,護理部每月進行全面護理質量檢查。每次檢查有記錄、反饋和改進措施,并對重點問題跟蹤檢查,保證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4、嚴格按醫療文書書寫要求,完善各種文書及表格登記。
15、加強質控人員和護士長能力培養,會應用:五常法、QCC、PDCA等質量管理工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2、經常督促、檢查醫療工作制度、醫療技術操作規程和醫療、醫技人員工作職責的貫徹執行情況,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做好科室間的協調工作。
3、制定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方案、標準和評價檢查辦法,報院長批準后組織實施。
4、及時對醫療事故進行調查,組織討論,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報院技術委員會審理。
5、了解或參加臨床醫療科室開展的新業務、新技術,組織協調重大急重危病人的搶救、疑難病人討論、重大手術討論和審批、院內外會診工作。
6、督促、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的供應管理工作。
7、組織對全院醫療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考核工作。做好資料的整理和保存。
8、組織實施對基層醫院的技術指導工作和臨時性院外醫療任務。
9、全面負責本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1.在院長領導下,具體組織實施全院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
2.擬訂有關業務計劃,經院長、副院長批準后,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時總結匯報。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況。組織重大搶救和院外會診。督促各種制度和常規的執行,定期檢查,采取措施,提高醫療質量,嚴防差錯事故。
4.對醫療事故進行調查,組織討論,及時向院長、副院長提出處理意見。
5.負責實施、檢查全院醫務技術人員的業務訓練和技術考核。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協助人事科做好衛生技術人員的晉升、獎懲、調配工作。
6.負責組織實施臨時性院外醫療任務和對基層的技術指導工作。
7.檢查督促各科進修和教學科研計劃的貫徹執行。組織科室之間的協作,改進門診、急診工作。
8.督促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的供應和管理工作。
9.領導醫務科及所屬人員的政治學習。抓好病案統計、圖書資料管理工作。
1.在科長領導下,擬訂有關業務計劃,組織實施。
2.協助科長組織重大搶救和院外會診。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況。督促各種制度和常規的執行,定期檢查,采取措施,提高醫療質量,嚴防差錯事故。
4.對醫療事故進行調查,組織討論,及時向科長提出處理意見。
5.負責制定全院醫務技術人員的業務訓練和技術考核計劃并監督檢查。
6.協助科長落實臨時性院外醫療任務和對基層的技術指導工作。
7.督促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的供應和管理工作。
一、醫療質量管理主要目標
加強我院醫療質量的控制與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持續改進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根據《三級中醫醫院評審標準(版》等文件要求,制定全院醫療質量主要指標,強化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確保高質量完成中醫疾病診斷準確率、辨證論治優良率、中成藥辨證使用率、中醫治療率等各項醫療質量控制目標。
二、主要工作任務和措施
(一)健全醫院醫療質量控制管理組織體系,定期召開醫療質量質控員會議,研究改進醫療質量措施,切實開展醫療質量控制工作。
(二)制定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方案,以中醫十二項指標作為科室綜合考核目標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重要指標,建立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措施,確保達標。
(三)依據我院《醫療質量綜合考核評分標準》,加強醫療服務質量檢查力度,每月開展對全院各科室醫療質量督查考核工作,加強環節質控,推進全程醫療質量監督,根據質控檢查考核情況,匯總各質控系統的檢查結果,編輯醫療質量簡報,定期將醫療質量信息向院領導匯報,及時反饋,督促整改,持續改進,保障醫療安全。
(四)修訂完善各科室質控記錄本,規范科室質控自查內容,加強臨床科室科內質控工作,各科質控員切實參與本科質量管理,每月對醫療護理工作進行檢查記錄,使各項質量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五)加強病歷書寫規范培訓,強化病案質量管理,充分利用電子病歷管理質控系統,重點加強運行病歷的實時監控與管理,對病歷全程質量進行監控、評價、反饋,及時整改病歷書寫中存在問題,進一步規范我院病歷書寫,不斷提高病歷書寫質量。
(六)配合醫務科加強對醫療質量核心制度執行情況的督查,促進臨床科室認真落實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會診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針對性開展患者安全管理、輸血管理、合理用藥管理等專項檢查,加強對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藥應用水平的檢查、分析、評價,不斷提高中醫醫療質量,促進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
(七)參與處方點評管理工作,著重對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進行點評,規范醫師醫囑和處方,促進合理用藥,提高臨床藥物治療學水平。
(八)加強督查臨床科室優勢病種中醫診療方案的優化,并在臨床中落實;配合醫務科開展中醫臨床路徑管理,促進臨床路徑工作。
(九)協助科教科、醫務科做好醫務人員三基培訓、考核,加強基礎質量管理,加強急診能力建設,提高醫務人員急診急救能力。加強質控科人員自身管理能力和專業知識學習,參加培訓班學習,提高質控管理能力。
(十)加強門急診、醫技部門的質控工作。
質控科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日
附:市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控制目標
一、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相關指標。
1、中醫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5%;
2、中醫疾病診斷準確率≥95%;
3、辨證論治優良率≥90%;
4、中成藥辨證使用率≥90%;
5、病房中醫治療率≥70%;
6、急診應用中醫診療技術≥3項;
7、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項目數≥22種;
8、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30%;
9、門診處方中,中藥(飲片、中成藥、醫院制劑)處方比例≥60%;
10、采用非藥物中醫技術治療人次占醫院門診總人次的比例≥10%。
二、其他質量管理指標
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1天;
2、病床使用率≥90%;
3、住院病人治愈好轉率≥90%;
4、清潔手術切口感染率≤1.5%;
5、清潔手術切口甲級愈合率≥97%;
6、醫院感染現患率≤10%;
7、醫院感染現患調查實查率≥96%;
8、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率≤60%;
9、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20%;
10、清潔手術(手術時間≤2小時)抗菌藥物使用率≤30%;
11、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比例≤45%;
12、法定傳染病報告率100%;
13、成份輸血率≥85%;
14、輸血適應證合格率≥90%;
15、甲級病歷率≥90%;
16、處方合格率≥95%;
17、麻醉死亡率≤0.02%;
1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9、院內急會診到位時間≤10分鐘;
20、急診留觀時間≤48小時;
21、大型光機檢查陽性率≥70%;
22、ct檢查陽性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