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27
序論:在您撰寫國際經濟關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求學網為您編輯了“中國經濟論文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分析”
中國經濟論文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分析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中國經濟論文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分析”,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1.1作為北歐國家的丹麥
北歐國家在地理、文化、語言、政治、經濟等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和趨同性,歷史上這一地區的政治單元分分合合,相互交融,經過數世紀的演變才逐步形成現在這樣五個獨立的國家。作為其中一員的丹麥在各個方面表現出許多北歐特質,這些也深深地影響著丹麥的設計風格。
北歐國家地處偏遠的歐洲大陸北部,多屬高緯度國家,受海陸位置和西風環流的影響,這里比同緯度地區氣溫明顯偏高,但溫和的夏季仍然短促,冬季依舊寒冷而漫長。北歐地區屬于多云的地區,降雨量大,充沛雨水滋養了這里廣闊的森林。由于北歐地區的冰蓋消退的時間晚,這里的森林林木種類比較少,生態環境比較單一。除木材外,其他的天然資源比較缺乏,特別是礦產資源比較稀缺。
受地域環境的影響,北歐國家在歷史上較為遠離歐洲主體的成熟文化,但也形成了自身濃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寒冷的氣候不適宜長時間的戶外活動,這使得北歐人不得不棲居于室內,也導致他們非常重視家庭的溫暖生活,講求舒適性和人情味。而久居室內的行為也形成他們較為平和、寧靜和細致的氣質特征。這亦影響到他們對材質的特殊關注和對精制細膩的細部追求。
在農業社會和早期的工業社會中,經濟社會的發展對資源和環境的依賴性很強。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貧乏的資源使得北歐國家相較于歐洲大陸其他國家是貧窮和落后的,并一度產生了令人生畏的“北歐海盜”。能商則商,不商則盜,北歐海盜們無形中促進了歐洲大陸先進文明在北歐國家的傳播。然而落后卻不屈的民族往往能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保持著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在十九世紀末興起的北歐民族主義運動中這種精神特別得到了充分體現,各國都不遺余力地挖掘和恢復自身的文化傳統,并將民族文化振興和國家經濟振興聯系在一起。
同樣,落后也無法阻擋北歐人對民主、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9世紀以來,北歐國家為擺脫貧窮落后的國家狀況而做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并終于在20世紀60年代擺脫了經濟上的貧窮,并建立起為世界所矚目的國家福利體制和社會民主制度,形成一個全民的、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成為北歐國家的代名詞,而這也導致了北歐國家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民主社會結構,各階層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差距較小。人數眾多的中產階級有著一種務實、平和、理性的工作和生活態度,講求工作的效率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他們要求一種穩定安寧的生活狀態并追求良好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情趣,節儉經濟的同時又要優雅體面。而國家的藝術領域的審美情趣也正是由這些社會的主體來決定和影響著,于是設計沒有朝著貴族化和奢侈品的方向發展,而是體現出一種理性的大眾化和平民化傾向。
1.2作為北歐國家的丹麥
丹麥處在歐洲大陸的一角,與其他北歐國家相比,丹麥與歐洲大陸的聯系更加緊密。它的文化中既包含著北歐國家的共同特點,又相對更多地受惠于歐洲大陸的成熟文明,展現出更為優雅的一面。
丹麥面向英國和西歐的海岸線漫長,交流方便。歷史上丹麥皇室與英國皇室之間有著密切的通婚關系,貿易關系源遠流長,這使得英國的設計風格也對丹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相較于北歐的其他國家,丹麥的設計透露出更多的優雅、從容之感。
丹麥與德國國土緊密相連,德國的設計思想也深深地影響著丹麥的設計領域。簡潔而嚴謹的形式、對功能的重視也突出地體現在丹麥的設計中。
現代主義設計思想也是從歐洲大陸傳播到丹麥以及北歐其他國家。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相對偏遠,運動傳入丹麥時已沒有初期的氣勢,卻帶給了丹麥更多的思考緩沖時間,新思想與國家和民族的既有傳統相結合。于是丹麥的現代主義保留了功能主義與簡潔的形式,同時又軟化了過于冷漠生硬的線條,從而產生了更為柔和、更富于人情味和地域特色的現代主義。
2.丹麥現代景觀特點
2.1功能完善,形式簡潔平和,富有人情味
丹麥的景觀沒有華麗的裝飾,也不追求磅礴的氣勢,景觀的構成總是出于對功能的分析研究,這無疑是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想。然而,丹麥的設計卻很少出現冰冷的直線,筆直堅挺的棱角總是被溫和的曲線所代替。正是這“讓線條帶一點點微笑”,使得丹麥的設計更帶給人一種溫情。而這其實是基于對功能的更廣泛的理解,是一種人文功能主義的手法。正如芬蘭著名建筑大師阿爾托所說,“技術功能主義只有擴展到心理學領域才是正確的?!毙问椒挠诠δ埽问揭材軌蛲晟乒δ?。于是我們看到的是簡潔、平和、優雅和更具人情味的景觀。
位于哥本哈根博物館島的BertelThorvaldsensPlads就是一例。這是一個博物館前的廣場,南邊緊鄰丹麥國會大樓。在這里沒有復雜的活動要求,場地最大的功能要求就是對周圍古老建筑的烘托。于是設計師用了一個幾乎與地面平齊的淺淺的水池,池中是之字型的花崗巖條帶裝飾。沒有過多的元素,也沒有突出的標志物,景觀只是謙遜地融在建筑的氛圍中。但一個薄薄的水面,一個甚至會由于粗心而被忽視掉的藝術品,卻把丹麥設計的簡潔、優雅、精致、平和表現得淋漓盡致。陽光下,水池閃著濯濯的光,倒映著天空和周圍的建筑,歷史和現代在這里共榮。
Havnegade庭院則是一個居住區環境設計的實例。作為一個被建筑圍起來的三角形地塊,庭院完全是屬于這個組團建筑的居民的,更像是一個擴大了的私家庭院。從功能上講,這里要求的是可供不同人使用的豐富的空間。而從人文功能上講,則更強調一種生機和情感。于是設計師在這片庭院中只留下了一個重要特征——草坪上一道迂回曲折的山毛櫸綠籬。柔和而蜿蜒的曲線充滿溫情,而層層疊疊的綠色則圍合出一個個不同的使用空間,也將院子點染得生機勃勃。
而Christinansbro是哥本哈根Nordea銀行的新總部庭院,面向碼頭。由于建筑的安全私密性要求,這些庭院并不與辦公樓貫通。庭院的主要作用就是滿足公司職員視覺放松和思維放松的要求。設計師Sven-IngvarAndersson采用了兩種處理方式。一些庭院中鋪滿白沙,矮籬和三年一換的小柳樹在其上組成地毯般的圖案,筆直的石板條穿插其中。白色與綠色的搭配加強了視覺刺激,而小柳樹則增加了豎向上的變化和綠色感受,同時又不會過多遮擋來自建筑的視線;而另一些庭院則設計了極緩的水臺階,向碼頭方向緩慢跌落。建筑像從水中升起,而水又似乎流向大海,既加強了建筑與周圍環境的聯系,也暗示著曾經在這里出現的碼頭水面兩種庭院都沒有追求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但十分簡單的處理手法卻使環境無比純潔,充滿禪意,也帶給銀行職員心靈和視覺的雙重享受。
2.2關注場地歷史
對歷史的關注和重視是一種態度,大到國家和民族而小到場地。在丹麥的景觀作品中,如果說國家歷史傳承和民族傳統是一個設計的背景、產生的是一種潛在影響,那么場地歷史則常常作為具體設計的一個契入點。景觀設計師總是探索用不同的方式將場地的歷史展現出來,并與現在的功能、形態等相結合,創造符合自身結構的新的景觀。
GammelDok曾經是一個船塢碼頭,但在20世紀20年代這里干涸了,并被覆蓋成為一塊陸地?,F在這塊陸地周圍是建筑展覽中心、丹麥藝術工藝品中心以及政府外事部門的辦公樓。面對這樣一個曾經的碼頭,設計師JeppeAagaardAndersen努力挖掘場地歷史中“水”的特性,用一個切合原有水面形式的水池來暗示曾經的船塢,并用一個“半島”強化這種感覺。在曾經的木甲板的位置,設計師用枕木沙石鋪地,重塑歷史的路徑。而靠近水邊的地方則完全采用木平臺,仍舊與場地的歷史感受相呼應。整個形態處理簡潔、材料選擇古樸,設計沒有過多的處理手法,卻將場地的歷史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2.3挖掘材料特性
丹麥的設計總是深入研究材料的內在特性,使材料以最佳的表現形式出現。地方石材的使用就是一個鮮明而生動的實例。
丹麥的景觀設計師喜歡使用產自北歐的花崗巖。在哥本哈根城市步行街的一系列廣場項目中,設計師沒有做過多的裝飾改造,許多廣場只是簡單地用花崗巖對場地進行重新鋪裝。這些花崗巖鋪地與城市的建筑協調統一,以一種謙和的姿態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建筑和空間,而又從豐富的細節中展現自己的精彩。
天然石材的豐富紋理、色彩和結構也帶給了設計師多樣的設計可能性。設計師抓住丹麥多雨的氣候特點,通過石材的使用使簡單的設計變得豐富,耐人尋味。雨中,天然石材(如花崗巖)的花色紋理比干燥時更加清晰、更加突出也更加美麗。丹麥的一些設計師選擇不同紋理和色彩的花崗巖來拼合場地鋪裝,并構筑小品,使場地更加生動有趣。
Vejle交通站廣場(trafficterminal)就是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場地面積3000平方米。廣場上,一個橢圓形的淺淺的溢水池上立有一個名為“天梯”的淺浮雕柱,這似乎形成了廣場的全部。而其實,這個廣場最有特色的是石材鋪地。廣場的地面是由6種不同規格和顏色的石材組成,他們以不同的組合方式連接,形成了45種不同的圖案。特別是在雨中,各種色彩、紋理的相互穿插,清晰而明確,形成強烈的動感,好象水波在蕩漾,生動而有趣(圖9)
2.4關注細部、工藝精細
丹麥設計簡單,但卻絲毫沒有簡陋之感,反而處處體現出優雅和品味,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精致的細部處理和近乎完美的工藝丹麥有著悠久而聞名于世界的手工藝傳統,而資源的缺乏又使得丹麥選擇了以工藝作為國家發展策略。正如彭妮。斯帕克(PennySparke)在她的《設計顧問》一書中所說:“德國以科學之名銷售設計,意大利以藝術之名,斯堪的那維亞以工藝之名,而美國則以商業之名?!?/p>
丹麥的景觀設計中,作為景觀細部構成要素的燈具、座椅等設施常常是針對每個具體項目而單獨設計的。
JarmersPlads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廣場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保險公司總部大樓前。廣場采用了和保險公司大樓立面相似的材質、一致的比例關系,創造出一個完全的建筑室外客廳?;疑呐餐◢弾r板升起于地面,形成一個與建筑呈精確垂直關系的平臺。與建筑立面呼應的地面鋪裝劃分亦將座椅和燈具納入體系。簡潔的條形座椅與燈結合,使得每一個元素的位置都嚴謹而理性。而嵌于座椅內的燈不但散發出低于膝蓋的燈光,同時也將座椅的方向性、結構性突現,帶來場地與建筑的統一感除了燈具和座椅的細致,連接街道和廣場的花崗巖平臺的金屬樓梯如同一件高品質的工業產品,簡潔而精致為此項目而特意設計定制的產品與場地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細部關系,展現了一種整體的統一。正是依靠這些精心處理的細部和極其精湛的工藝,才使得簡潔的要素和簡單的結構卻能顯示出優雅和品位。
一、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發展問題
1.技術性貿易壁壘.歐盟各國經濟、技術實力普遍較強,因而歐盟國家是最先意識并研究國際貿易中技術性貿易(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簡稱TBT)的國家,同時也是設置TBT最嚴重的國家。調查表明TBT已成為阻礙我國出口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首要的非關稅壁壘。 歧視性的反傾銷政策。歐盟是最早發起對華反傾銷的地區,也是外國對我國實施反傾銷案訴訟最多的國家。截止2003年底,歐盟已發動98起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申訴。進入2004年,這一勢頭有增無減,年度立案數量大幅度增加到9起,涉及產品包括手動叉車、鑄鐵井蓋、碳酸鋇、聚酯長纖維面料、三氯異氰尿酸、鎂磚、不銹鋼緊固件、顆粒狀聚四氟乙烯樹脂、酒石酸等,這些產品均屬中國出口歐盟的重要產品。 取消普惠制待遇。從1995年開始,歐盟分兩階段(19951998年和19982004年)逐漸了削減對中國產品的普惠制待遇。一些產品從2003年11月1日起,在原優惠安排的基礎上,削減50%的優惠幅度,并從2004年5月1日起,取消了全部優惠安排。這意味著大量的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關稅的大幅度提高,必將影響中國產品在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影響中國多歐盟出口貿易的發展
二.對策
從目前來看,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的衰退已成定局,依賴國外經濟的出口和投資則會出現滑落,那么擴大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選。首先國家應該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網絡,讓城鄉居民擁有同等的養老保障,這樣可以將城鄉居民的儲蓄轉化為消費;其次,開拓農村市場,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當然這是一個長期收效的過程;最后,加大農村、城鎮、小城市等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開發西部的力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平衡中國地域的經濟發展。 提供政府信用擔保,協助出口企業融資。
論文摘要:國民經濟核算是運用統計手段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包括生產過程、分配過程、消費過程、積累過程及資本籌集過程等的系統描述和說明。每一國民經濟運行過程都有相應的總量指標對其進行核算。生產過程中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標是一國國內各經濟部門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價值;以此為基礎在勞動者、資本所有者和政府之間分配,就形成了分配過程中的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收入指標;從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扣減掉消費過程中的最終消費支出指標,就形成資本籌集過程中的儲蓄指標;再由儲蓄指標可提煉出積累過程中的資本與資本形成、金融資產、資產數量的其他變化、資產價格重估價等指標;而這些積累指標又正是資產負債存量由期初到期末必然會發生的總量和結構變化的內容。整個國民經濟就是在這些指標的核算中周而復始、循環地運行著。
國民經濟核算是運用統計手段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的系統描述和說明。具體講國民經濟核算要說明生產如何創造或轉換貨物和服務,以及形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說明收入如何用于消費和積累以及經濟中通過各種金融中介機構進行的融資活動,說明國內與國外發生的經常收支往來和資本收支往來以及國民財產和財富的狀況與變化等。也即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包括生產過程分配過程消費過程、積累過程及資本籌集過程等的描述和說明。
每一國民經濟運行過程都有相應的總量指標進行核算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成為一個鏈條,將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聯系在一起。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就是這樣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的。而這些相關各總量指標的涵義及它們之間關系的內容也是國民經濟核算教學中最難的地方。本文擬針對這些難點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各總量指標的涵義及其相互關系作一簡要論述。
一、國民經濟核算的總量指標關系圖
國民經濟核算使用的總量指標主要有增加值財產收入.原始收入.經常性轉移收支.可支配收入.最終消費支出儲蓄.資本轉移收支積累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等這些指標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
二.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各總量指標的涵義及關系說明
1.生產過程中的指標
增加值一國內生產總值(GDP)
從微觀講,增加值是某部門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如土地.資本、勞動和管理等所創造出來的價值是對中間產品進行加工制造后所追加的價值。它是生產單位自身生產活動的成果.不包括生產過程中的中間消耗。從宏觀講,對國內各生產單位的增加值求和后所得到的總量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生產活動的總規模和總水平。其實物表現為全社會的最終產品總和。從生產的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國國內各經濟部門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價值,也即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減去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后的價值。從收入分配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是諸生產要素的收入構成的也即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與營業盈余之和。從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時期內全社會的最終產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會的最終使用:積累和消費。也即總消費、總投資與凈出口之和。
2分配過程中的指標
各經濟單位以其生產成果即新創價值為基礎進行分配首先它要把增加值的相當部分通過各種方式支付給勞動者、資本所有者和政府等以這些身份出現的各單位在這種分配中獲取了收入;然后各經濟單位還要參與在國民經濟范圍內廣泛發生的各種收入轉移等。對上述收支活動按機構部門加以歸納前一階段稱為收入初次分配,分配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原始收入;后一階段稱為收入再分配,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可支配收入。(1)收入初次分配指標。①財產收入。財產收入是通過提供資產參與其他單位生產而獲得的收入,是因資產使用權在一定時期內出讓而產生的由使用者支付給所有者的報酬。每一部門常常既接受來自其他部門的財產收入又對其他部門支付財政收入,所以它既是來源方又是使用方。②原始總收入一國民總收入(GNP)。從微觀講,原始總收入是該部門增加值加各種初次分配收入減財產收入支付之后的余額。從宏觀講國內各機構部門原始收入的總和就稱為國民總收入(GNP)。而國民總收入(GNP)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關系是:國民總收入是在國內生產總值基礎上加減國內常住單位與國外之間發生的原始收入分配收支流量而形成的。
(2)收入再分配指標。①經常轉移收支。轉移是交易的一種形式是指一機構單位向另一機構單位提供貨物、服務或資產等各種資源,而不從后者那里收取任何上述資源作為對等物回報的行為,是“單方面“的交易。而經常轉移收支又稱現期轉移,它一般數額較小,大都是經常地和有規律地發生,并會影響交易雙方的當期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但不會使交易者的資產量發生變化。經常轉移主要有收入稅、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其他經常轉移三大類。②可支配收人一國民可支配收入。從微觀講,可支配收入是各部門原始收入加減該部門經常轉移收支后的余額,反映了各部門參與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終結果。從宏觀講,國內各部可支配收入相加之和就為國民可支配收入。而國民可支配收入與國民總收入的關系是:國民可支配收入是在國民總收入基礎上,加減國外的經常轉移收支流量而形成的。
3.消費過程中的指標——最終消費支出
最終消費支出是為居民個人和社會公眾提供各種最終消費的貨物和服務。它可進一步分為居民消費和公共消費兩部分??煞峙涫杖胧菍崿F消費的前提。
4.資本籌集過程中的指標
(1)儲蓄。儲蓄是各部門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費后的余額。它代表了各單位進行投資活動的自有資金,是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
(2)資本轉移。資本轉移是以資產所有權被轉讓造成交易方資產量增減為前提的轉移活動。通常數額較大,發生不經常也無規律,一般不會直接影響接受者和出讓者的當期消費水平。資本轉移內容主要有;資本稅繳納、政府對各機構單位或國外撥付的用于這些單位獲取固定資產的款項和實物、其他資本轉移等。
(3)積累過程中的指標。形成積累的主要來源是:一是經濟交易的發生,如購買或出售固定資產,提取或存入一筆存款等。二是資產的發現和毀損如地下資產的發現,戰爭或自然災害對資產的毀壞等。上述兩方面都會引起資產數量的變化和負債、凈值的對應變化。三是資產價格在核算期內的變動會使原有資產產生持有資產損益,引起資產、負債及凈值價值量的變化。①資本與資本形成。資本是指各機構單位由經濟交易而獲得或處理的非金融資產價值。包括資本形成、土地及其他非生產資產凈購買項目。其中資本形成是指各機構單位通過經濟交易獲得或處理生產資產的行為。它又包括固定資產形成、庫存變化和貴重物品凈獲得三個項目。雖然從部門或機構單位看,非金融投資除資本形成外,還包括土地及其他非生產資產凈購買,但和資本形成相比,土地及其他非生產資產凈購買一般數額很小,而且從一國看各部門的非生產資產凈購買會相抵為零,非金融投資在量上與資本形成相等因此討論非金融投資,一般以資本形成為其主要內容,在許多情況下常將二者作為同等概念。②金融資產。金融資產是由各機構單位及國外之間的各種金融交易累積而形成的,以金融債權、貨幣黃金、國際貨市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資產。③資產數量的其他變化。資產數最的其他變化是指由于機構單位無法控制的外生因素或事件(即意外事件)而發生的外生變動。④資產價格重估價。資產價格重估價是由于資產負債價格變化而導致價值上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會引起持有資產產生損益。
(4)資產負債核算中的指標一一期末(初)資產負債價值
關鍵詞:現代物流業GDP回歸分析
現代物流業是在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對傳統的儲運資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種新興產業形態,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各領域都有密切的關聯,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現代物流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推動著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物流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加大
表1顯示:1991-2007年物流業對GDP增長的拉動力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并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物流對GDP的拉動力指標從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從1991年到2007年的數據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長變化狀況基本一致,在此階段,二者都處于較快增長的階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國物流發展最快的兩年,這兩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28.13%和40%,這兩年也是我國GDP增長最快的兩年,GDP分別比上一年增長35.26%和33.16%。
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現代物流業的支持
從表1看,1991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GDP年均增長約10%,其中物流業功不可沒。1991年至2007年,全社會物流總額從3.02萬億元上升到75.2萬億元,增長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遞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現價算)的年均增長速度?!笆濉逼陂g,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158.7萬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了近1.4倍,年均增長23%。200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8.38萬億元,同比增長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是近十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48.1萬億元,同比增長25.2%,增幅雖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長態勢。2007年全國物流業增加值1.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75.2萬億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個分點。2008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43.29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28.1%,增幅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1991年到2007年,國民經濟發展對物流的依賴程度明顯增大,物流需求系數從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國每單位GDP產出需要1.5個單位的社會物流總額來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國每單位GDP產出則需要3個單位的社會物流總額來支持。
現代物流業和國民經濟高度正相關
根據1991-2007年GDP和社會物流總額統計數據繪制被解釋變量y(GDP)與解釋變量x(社會物流總額)相關度散點圖,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GDP和社會物流總額之間高度線性相關。使用SPSS11.5進行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GDP和社會物流總額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90,進一步確認兩者高度相關。
查相關系數檢驗表得知:r0.01(15)=0.606<0.990
這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會物流總額之間的線性關系是顯著的。據此可以構建線性模型:Y=a+bx,其中,a與b是待估計參數,x為我國社會物流總額,y為我國GDP。
運用SPSS11.5統計軟件對表1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估算出參數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歸方程:Y=2.843+0.306x,R2=0.980。
該結果說明,我國物流總額每增加1萬億元,GDP增加0.306萬億元。其中GDP變異的98%可以由社會物流總額的變異來解釋。
但是回歸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實地反映GDP和現代物流之間的關聯度,能否合理解釋現代物流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還需進一步的驗證。因此有必要對回歸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回歸結果方差分析顯示,F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即檢驗假設“H0:回歸系數b=0”成立的概率等于0,從而應該拒絕H0,說明回歸效果極為顯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來描述現代物流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綜上,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國應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物流競爭市場,形成可控與自由運作的現代物流機制,降低物流成本;進一步推進物流信息化;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物流技術;努力推動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養,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我國的物流產業不斷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懷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
2.李力,楊柳.物流產業與國民經濟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6)
求學網小編為你提供論文范文:“中國經濟論文論市場和政府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關系”,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寫出論文。
中國經濟論文論市場和政府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關系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中國經濟論文論市場和政府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關系”,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以下為求學網為您編輯的:“中國經濟論文論網絡游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影響”,敬請關注!!
中國經濟論文論網絡游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影響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中國經濟論文論網絡游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影響”,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