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12:57:08
序論:在您撰寫數據分析材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技術創新應用;建筑節能;材料應用
Building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new materials specific application analysis
Liu Jin-liang
(Bank of New Energy Co., Ltd. Hebei Long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s used in buildings, in order to bring China's building energy saving some help.
【Key words】Innovative Use of Technology;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Materials Applications
1.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我們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不斷的完善和提高對新能源的開發和新技術的利用,從而達到高效合理的應用能源,節約能源的目的。
2. 建筑施工中創新技術應用的意義和創新的優點
施工技術的創新可以嚴格保證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度和質量,還可以有效促進建筑工程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工民建筑施工創新技術也是現代工程技術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其發展與創新對于現代工程技術的理論探索、研究有著極大的推動意義。與傳統技術相比,現代科技創新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創新施工技術具有科學性。
(2)創新施工技術對工程造價的控制更加有利。
(3)有利于提升工民建筑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3. 創新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具體應用,創新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表現
(1)環保技術的應用眾所周知,就當前我國的建筑行業來講,其主要以工民建筑為主體,是一個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建筑工程行業存在著這樣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即在發展中過度重視經濟效益,而相對地忽略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要知道,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環境,如果遭到破壞就很難得到徹底的修復和改善。創新技術在環保方面有所應用,比較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具體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在保證工程進度與質量的前提下,應用相應的環保技術。
(2)科學監理技術的應用科學監理技術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創新技術在建筑施工的應用過程中,不僅要在技術的組織形式與發展模式作方面有一定的創新,而且還要注意科學監理在施工技術方面的應用,才能切實保證創新技術落到實處、得到有效的應用。建筑工程的科學監理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施工技術管理手段,如果忽視了此項技術的應用,創新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也就無從談起了。
(3)低碳建筑技術發展路線低碳建筑技術是工民建筑施工中創新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發展該項技術,要在完善資源評估和技術評價體系基礎上,開發低碳甚至是零碳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并將其在建筑領域進行應用,將新技術逐步付諸實施;轉變當前碳基主導型的建筑電力消耗結構,注重突破技術瓶頸,比如實現太陽光電、光熱和采光遮陽、通風等建筑技術的融合應用;進而部署比較完善的低碳產業體系,降低設備和技術的耗能成本和引進成本,使其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應用。另外,可以購入核電、水電等清潔電力能源來進行低碳化的補充。低碳建筑的發展是創新建筑技術的要求,也是現代建筑的發展趨勢。
4. 在建筑施工中優化建筑施工方案,改進施工工藝科學的節能理念要能真正地發揮出的作用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其工作過程具有連續性,它涉及到建筑施工的組織設計,建筑中各項資源合理有效的應用。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施工的各種工藝和技術也隨之在不斷的進行改進,并且這些新工藝和新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提高了建筑施工工作質量。建筑施工工藝和技術的不斷改進,有效地節約了建筑資源,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所以,構建節能建筑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筑施工技術和工藝的改進,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盡量將先進的施工工藝與建筑節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
5.節能型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
目前,我國建筑業大量采用了新型節能絕熱材料,它們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為廣大企業和商家所重視。其中,最常見的節能絕熱材料主要包括:
5.1 巖棉。巖棉是以精選的玄武巖或輝綠巖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熔制成的無機人造纖維。這種產品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吸聲、阻燃等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在建筑業中被廣泛使用。
5.2 玻璃棉。玻璃棉它屬于礦物棉的第二類產品,是以硅砂、石灰石、瑩石等礦物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無機纖維。玻璃棉制品具有良好的保溫、阻燃、吸聲、耐腐蝕等性能,廣泛應用于房屋、管道、貯藏、鍋爐、飛機、船舶等有關部位的保溫、隔熱和吸聲。
5.3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它是以聚苯乙烯樹脂為基料,加入發泡劑等輔助材料,經加熱發泡而成的材料。具有質輕、導熱系數小、吸水率低、耐老化、耐低溫、易加工、價廉質優等優點。在這類節能建材中,舒樂舍板、泰柏板、GRG 聚苯芯材保溫板、EPS建筑模塊、彩色鋼板聚苯乙烯泡沫夾芯板等產品,在建筑市場十分暢銷。
5.4 硅酸鹽復合絕熱砂漿。硅酸鹽復合絕熱砂漿它是一種新型墻體保溫材料,以精選的海泡石、硅酸鋁纖維為主原料,輔以多種優質輕體無機礦物為填料,在幾種添加劑的作用下,經多種工藝深度復合而成的灰白粘稠漿狀物。此種材料的顯著特點在于,保濕隔熱性能好、施工簡便(可直接涂抹)。目前,這種產品已被我國列為新型絕熱材料及其制品的重點發展對象。
5.5 新型墻體材料。新型墻體材料是指具有輕質、高強、隔音、隔熱、保溫等功能的墻體材料。傳統的墻體材料粘土磚是用粘土通過燒結生產出來的。有關數據顯示,每生產折1 萬塊標磚的新型墻材節標煤0.62噸,每生產折60.6萬塊標磚的新型墻材節地1畝,全國9萬家粘土磚生產企業,每年約“啃”掉50萬畝良田,年消耗7000萬噸標準煤。發展經濟、節約能源,要從過去不計成本挖地賣磚,轉向把“低、小、散”的傳統產業改造成上規模、上檔次、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取代傳統粘土磚勢在必行。
6. 創建綠色施工環境
6.1 施工中應盡可能實施封閉型施工,將施工期的污染和影響控制在施工場地范圍內,加強建筑垃圾及建筑物拆除產生的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對于碎石類、土石方類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鋪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
6.2 土壤保護。保護地表環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時覆蓋砂石或種植速生草種,以減少土壤侵蝕;因施工造成容易發生地表徑流土壤流失的情況,應采取設置地表排水系統、穩定斜坡、植被覆蓋等措施,減少土壤流失。
6.3 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對于施工期生態保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施工監理措施是施工期最好的管理措施。在整個施工期內,由項目監理部門和建設部門的環保專職人員臨時承擔生態監理,采用巡檢監理的方式,檢查生態保護措施的落實及施工人員的生態保護行為。
6.4 在施工現場應針對不同的污水,設置相應的處理設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
7. 結語
只有以科學節能理念為引導,積極改進建筑施工中各項施工工藝和技術,把建筑節能作為城市建筑建設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才能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建筑節能工作,最大程度上減少建筑資源的消耗,為建筑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環境的穩定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領歡.淺談建筑施工技術中節能理念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5):172.
[2] 楊智偉.關于工民建筑中節能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2010(8).
[3] 鄭晟.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1,(06).
一、文字材料中的數據信息
例.(2013?上海地理)1.火星雖為地球近鄰,實際上路途非常遙遠。已知火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半徑平均為1.52天文單位,則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離大約為
(
)
A.0.52天文單位
B.1天文單位
C.1.52天文單位D.2.52天文單位
解析:一個日地距離即1個天文單位;火星是鄰接地球的第一顆地外行星;已知火星距日平均為1.52天文單位。因此,火星到地球的最近距離大約為1.52-1=0.52天文單位。本題答案為A。
[點撥]此類試題的數據信息獲取相對較容易,文字材料已明確告知,我們只需利用相關數據,運用地理相關公式(如地方時計算公式、氣溫遞減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公式、城市化公式等)進行計算即可得出結論。
二、經緯網圖中的數據信息
例.(2013?新課標全國文綜卷I)哥倫比亞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鮮切花生產國。讀右圖,完成問題。
2.哥倫比亞向美國運送鮮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
C.航空運輸
D.海洋運輸
解析:解答此題要先從圖中獲取經緯度信息,進而推測出兩國之間的距離。從圖中的緯度數據可知,哥倫比亞距美國本土約20個緯度(緯度相差1度,距離相差約111千米),說明兩地之間距離很遠;鮮切玫瑰花易腐爛、凋謝、變質,而且其價值還受特定時間(情人節)的影響,因此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快速運到市場出售,宜采用航空運輸的方式。本題答案為c。
[點撥]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知識、了解地理事物分布及其變化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高考試題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們必須學會從地圖上正確獲取并處理相關數據信息。解答此類試題,一定要注意從圖中讀取經緯線的度數及比例尺等相關數據,然后根據需要進行相關計算或定性描述。
三、光照圖中的數據信息
例.(2013?上海地理)(十五)讀地球晨昏線示意圖,回答問題。
右圖為晨昏線通過極點A后,與Ac所在的45°經線相交于B點的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晝,最大的圓為赤道,大虛線圈為回歸線,小虛線圈為極圈,C為極圈上的一點,B為經線AC段的中點。
31.晨昏線通過極點A之日,日期約為___月22日;通過B點之日,日期約為___月7日。
32.晨昏線通過B點之時(如圖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郵輪上的游客恰好看見日出,該郵輪所處的經度位置是___;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大約是___。
33.晨昏線通過B點之日,與北京(40°N)所處緯度不同,但正午太陽高度卻相同的緯度是___。如果該日恰逢農歷十五,上海地區(121°E)人們還需要等待___分鐘才能看到一輪圓月掛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34.在晨昏線經B點至C點期間,上海的白晝時間逐漸___,地球的公轉速度逐漸___。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獲取經線度數,根據經線的度數確定東西方向,進而判斷出南北半球;其次要獲取A、B、C各點的數據信息、太陽直射點的數據信息、赤道上日出時間和直射點經度地方時等數據信息;最后可結合相關知識進行解答。具體分析如下:第31題,根據圖中經度值的變化,可判斷出圖中A點為北極點。根據題干信息“晨昏線通過極點A后,與Ac所在的經線相交于B點”,可知晨昏線通過極點A(北極點)之后,北極出現極晝現象,所以晨昏線通過極點A之日,日期約為3月22日;通過C點之日時,北極圈內出現極晝,日期約為6月22日;B點位于AC的中點位置,所以晨昏線通過B點之日,日期約為5月7日。第32題,晨昏線通過B點之時,太陽直射點的經度位置為45°w,則其地方時為12時,位于赤道上的郵輪上的游客恰好看見日出,則該郵輪所處的地方時為6時,比45°W晚6小時,通過計算可得出該郵輪所處的經度位置是135°w:根據第31題的結論,晨昏線通過B點之日,日期約為5月7日,則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是赤道到北回歸線的中間緯度,約為11°43′N。第33題,由上題解析可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為11°43′N,根據距直射點之間緯度間距相同其正午太陽高度相同可推算出:北京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間距=40°-11°43′,即該地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間距=40°-11°43′,由此推算該地緯度=11°43′-(40°-11°43′)=-16°34′,即南緯16°34′。此時135°E為0時,上海地區的經度位置為121°E,兩者經度相差14°。根據經度相差1°地方時相差4′且地方時是東早西晚,可判斷上海地區人們看到十五圓月掛在天空最高的位置會晚56分鐘。第34題,由上題解析可知,晨昏線經B點至C點期間,即5月7日到6月22日期間,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上海的白晝時間逐漸延長,地球的公轉速度逐漸減慢。
進入高三以來,我接觸到了大量的數據材料題,但感覺自己分析起來毫無頭緒,缺少有效方法,懇請老師在百忙之中予以指點。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院橋中學高三(5)班張敏
張敏同學,你好!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隨便抽出一份綜合試卷,就能發現數據材料題。你提出的問題確實非常重要,具有普遍性。
地理數據是地理事物與現象在數量方面的表現形式。當說明某一地理事物與現象發展的程度、范圍、等級、規模,以及各構成要素的排列組合或演變過程時,常用地理數據來表示。通過對地理事物與現象可量化部分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考生明確地理事物與現象的本質特征,以及地理事物與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考生明晰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和規律,并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高考地理考核目標中,“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能力考核強調考生從試卷材料提供的信息中提取定量信息,如絕對數據、相對數據、比率數據、順序數據、平均數據等,對地理事物的位置屬性和數量屬性能夠進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從而準確地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特征?!罢{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能力考核強調考生能夠調動和運用基本的地理數據、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與規律等知識,針對題目要求作答;能夠運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標的判斷和識別,不同類型地理數據之間的轉換,不同類型地理圖表的填繪,地理數據和地理圖表之間的轉換,完成基本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等。
具體而言,地理數據材料題主要測試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測試考生認識數據與圖形之間關系的能力;二是測試考生根據數據解釋說明有關概念的能力;三是測試考生根據有關數據信息解釋相關問題的能力。在高考中,地理數據材料常以圖形材料、表格材料、圖表結合的材料和文字材料等形式出現,考生在具體分析時要講究分析技巧,提高解題能力。
一、疊置法
疊置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統中用來提取空間隱含信息的方法之一。疊置分析是將代表不同主題的各個數據層面進行疊置,從而產生一個新的數據層面,疊置的結果綜合了原來兩個或多個層面的要素所具有的屬性。疊置分析不僅生成了新的空間關系,而且還將多個數據層的屬性聯系起來,產生了新的屬性關系。
例1下圖為某城市部分地區經過數字化處理的交通線、功能分區、地價圖。讀圖,回答(1)~(2)題。
(1)若布局合理,則該城市盛行風向最不可能為
A.東風B.西南風
C.西北風D.東北風
(2)若在該區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選擇在
A.甲B.乙C.丙D.丁
分析:從功能分區圖層可以看出,工業區位于西南方向,其布局應符合“工業區布局在當地盛行風向的下風向”原則,最不可能布局在上風向。物流中心占地面積廣,要求交通便利,應建在地價較低的主干道附近。
答案:(1)B(2)D
二、篩選法
題中材料提供的數據往往比較多,考生要善于進行篩選,抓住主要數據進行解題。
例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贊比亞氣候資料(下表)。
氣候要素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氣溫(℃)21.521.521.119.917.415.214.917.321.323.523.421.7降水量(mm)245.4185.995.034.73.10.00.10.41.718.489.3208.1材料二:贊比亞區域示意圖。
簡述該國西部地區沼澤地面積冬夏季節的變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分析:題中數據為一組表格式氣候資料數據,通過氣溫、降水的特點可以分析得出贊比亞西部地區沼澤地面積冬夏季節的變化特征。贊比亞氣候資料數據有24個,其中主要數據應為1月與7月的氣溫、降水四個數據,因為這四個數據可代表所在半球的冬半年和夏半年的情況。
答案:冬夏季節面積變化大(或“夏季面積大,冬季面積小”)。原因:該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但冬季蒸發量仍較大。
三、轉換法
對于一些數據,考生可試著將其轉換成圖形(直觀形象),更易理解和解題。
例3不考慮海陸、地形、冰雪等條件,有人從極點附近(含極點)某地出發,依次向北走5千米,正東走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從極點上空看,向正東走時可能
①順時針走了一個完整的圓②逆時針走了一個完整的圓③順時針走了小于360°的圓?、苣鏁r針走了小于360°的圓弧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①④
分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考生必須將數據轉繪到圖中后方可解題。按題意要求,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在北極附近任意一點,先向北沿經線走5千米,再向正東(逆時針)沿緯線走一圈(5千米),再向南(沿經線)走5千米,就可回到原地;第二種可能是,從南極點出發向北(沿經線)走5千米,再向東(順時針)沿緯線走5千米(一段圓?。?,再向南(沿經線)走5千米,就能回到原地(南極點)。據以上分析過程可選出正確答案。
答案:B
四、計算法
根據題干中的數據,運用公式或相關原理、規律等進行計算,從而獲得正確的結論。
例4下圖為北緯33.5°、坡度為15°、坡向朝南的地表隨著太陽直射點移動獲得的太陽輻射量的統計圖。讀圖,完成(1)~(2)題。(1)當太陽輻射量為m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可能為
A.赤道
B.23.5°N
C.10°N
D.23.5°S
(2)n對應的月份可能為
A.3月
B.5月
C.7月
D.8月
分析:考生應主要運用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并根據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速度(大約每4天移動1°)來進行計算。
第(1)題,該地坡度為15°且坡向朝南,則當地獲得最大太陽輻射時n的正午太陽高度角Hn=90°-15°=75°,又因Hn=90°-|φ-δ|,φ=33.5°N,則75°=90°-|33.5°N-δ|,δ=18.5°N。那么當太陽輻射量為m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可能為23.5°N。
第(2)題,太陽直射點大約每4天移動1°,n對應的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18.5°N,與23.5°N相差5°,所以日期大約差20天。依據圖中太陽輻射量變化規律,可推出n對應的月份。
答案:(1)B(2)C
五、對比法
通過對數據的縱向、橫向類比分析,得到地理事物的相同、相異、相反、相似點,可以使考生更清楚地認識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認識地理事物的特點。
例5“保護性耕作法”是指對耕地實行免耕或淺耕措施,并在糧食收割時及時將作物秸稈粉碎后歸還農田,或者將莊稼茬子留在田地過冬。下表為某地實驗前后冬春季節有關實驗資料,完成(1)~(2)題。
土壤水分土壤空氣土壤有機質大氣懸浮質大氣水分實驗前6.3%25.5%0.7%14.6%18.6%實驗后23.5%16.7%3.2%3.4%34.5%(1)實驗結果反映了實行“保護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②增強土壤透氣性③增加大氣濕度④減少空氣污染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下列地區最適宜“保護性耕作法”優先推廣的是
A.三江平原B.云貴高原
C.河套平原D.江漢平原
分析:通過對比分析實驗前后的數據可以得出實行“保護性耕作法”能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透氣性,增加大氣濕度,減少空氣污染。該方法最適宜在河套平原地區優先推廣,其保持土壤水分和減少大氣懸浮質效果明顯。
答案:(1)B(2)C
六、趨向法
大多數表格數據,考生可以直接從中觀察、分析出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強弱、大小、多少等變化趨向,根據變化趨向認識統計數據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再進行定性分析,從而獲得正確的結論。
例6下表中為在我國東北地區、內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檢測的表層土壤數據,讀表完成(1)~(2)題。
pH值有機質
含量SiO2
含量Al2O3
含量Fe2O3
含量CaO
含量MgO
含量甲6.112.4%62.39%16.02%4.84%2.44%1.18%乙6.98.8%68.58%2.06%13.13%9.87%1.67%丙8.81.29%65.05%3.63%11.06%14.96%1.96%(1)由數據可以推斷,從東到西排列的順序最有可能是
A.甲、乙、丙B.乙、甲、丙
C.丙、乙、甲D.甲、丙、乙
(2)土壤表層CaO含量不斷變化,這說明從甲到乙再到丙
A.降水不斷增多,物質淀積層中的CaO含量增多
B.降水不斷減少,土壤淋溶增強,CaO含量增多
C.降水不斷增多,土壤淋溶增強,CaO含量增多
D.降水不斷減少,土壤淋溶減弱,CaO含量增多
分析:從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可以看到表層土壤各項屬性的變化趨向。
答案:(1)A(2)D
七、極值法
通過最大或最小的數據加以分析判斷,獲得所需要的結果。
例7下圖為某區域示意圖,下表中為R城部分月份的平均風力。完成(1)~(2)題。
月份1月4月平均風力1~2級2~3級月份7月10月平均風力4~5級2~3級(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A.河流自北向南流;湖泊為外流湖
B.河流自南向北流;湖泊為內流湖
C.河流自南向北流;湖泊為淡水湖
D.河流自北向南流;湖泊為咸水湖
(2)圖中陸地所在的大洲為
A.非洲B.南美洲
C.歐洲D.北美洲
分析:考生根據圖表數據進行定性分析即可回答該組題??忌鷳饕罁骄L力最大的數據,也就是7月份的平均風力。一年四季具有代表性的四個月份中,只有7月份平均風力明顯要大得多,結合緯度位置判斷R城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區(如果是北半球,則該地位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但風力的季節變化不會那么明顯)。據等高線彎曲方向可判斷河流流向;據緯度和氣候類型可判斷所在大洲。
答案:(1)D(2)B
八、模式法
模式法是將地理數據用分析模式進行處理,是一種合理而簡潔的應用方法,空間結構清楚、規律顯示直觀,有很強的代表性,應用廣泛。該方法對培養考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裨益。
例8圖示島嶼所在國家人口密度為16人/km2,2010年人均GDP為27000美元,水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70%。結合材料分析圖中島嶼的形成原因,并說出判斷依據。
一、從文本中心的根本上分析
無論哪一種文本,它的一切形式和內容的存在都必然離不開內在中心的統攝,小到詞語,大到段落,無不如此。分析文本材料的布局藝術也必然離不開這一根本。作者為什么要選取材料,選取哪些材料,其實都是從文本的中心上斟酌取舍、布局。所以,緊扣中心分析是指導學生應考時必須叮囑的一條法則。
《老王》是楊絳先生的反思之作,體現出一種關注弱勢,彰顯博愛的人文情懷,引發社會如何善待社會底層百姓的思考,蘊含著較深的人生哲學。楊絳寫作這篇文章不僅是表達了對老王這樣一個人的懷念,更主要的是表達一種自我反省和呼喚社會關注的深沉思考,所以,文本著意描述老王的苦與枯槁的形體下掩藏著的一顆樸實善良的心靈,著意回憶老王拼著命、真誠地送來雞蛋和香油,而“我”僅僅折算金錢回應,看到老王最后的形容不僅沒有感到無比憐惜,反而感到恐懼,借此袒露內心對老王的愧怍。
如果單從某個材料的角度看,我們在指導學生品析時,必須抓住材料與中心的關系展開,這是唯一的正確的思考方向,決不能主觀臆測。所以,對文本中心的整體把握是應答的先決條件。比如作者為什么要選擇老王的身世等材料,從內容看,文本寫到老王拉車的“腦筋慢”,意在客觀表現出老王的老實,寫到老王沒有可靠的親戚,表現出老王的孤苦伶仃,這兩點已經表現出老王的謀生之苦和內心之苦,從物質和精神層面暗示了老王在當時社會的條件下命運的艱難與不幸,只有寫這些才能喚醒讀者對老王這群人命運的關注與思考。
文學類文本講究藝術性,對于材料的布局也是斟酌再三,但是扣住了中心這一核心,學生就不會偏離作者的原本考量,就會找到分析的憑借。
二、從結構安排的形式上分析
文本結構與材料布局有著密切的關系,如同表和里,二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研究它們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結構的布局,而且還能理解材料的使用。因為結構必然牽涉詳略安排、線索設置、伏筆照應、對比襯托、首尾關聯、銜接過渡等,只有這樣才能把材料有機組織起來。所以,探究文學類文本的結構,同樣可以找到材料選擇和布局上的匠心。循著這條思路,學生就會深入品析文本材料的作用。
楊絳一家和老王的來往相對較多,零零碎碎的故事或生活細節并沒有全部選用。作者主要抓住老王的苦、善和楊絳的“愧怍”來寫。老王的身世、謀生、家庭關系、居住條件等一一簡要描述,這些概括性的材料給讀者一個大體印象,即了解了老王的身份和物質生活、人生命運之苦。作者在描述時起筆交代坐三輪的機緣,之后以“據老王講”自然引出其身世等,又以散步o意識地引出老王居住狀況,而介紹老王的殘疾時自然帶出女兒送魚肝油的故事。在詳細描述老王送冰、送錢鐘書看病、送雞蛋和香油(最詳)這三件事時均以老王和楊絳一家的來往作為線索串聯,乃至于老王的死訊也是通過楊絳詢問老王鄰居的方式引出??梢?,文本在結構上圍繞楊絳一家與老王的故事這一線索,整體上按照時間先后依次介紹。所有的這些材料勾勒出老王的人生軌跡,客觀而真誠地呈現了老王的命運,寄托了深沉的思考。如此分析,這些材料也就成為一個嚴謹的整體,有了文學價值。
三、從微觀局部的作用上分析
每種或某個材料總有其自身特定的微觀作用,概括材料的大意,聯系與其他材料的關系,可以分析其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作用。大體說來,材料本身總是支撐著相應部分的表達小中心,或者對其他材料起到補充、襯托、對比、照應、過渡、鋪墊等作用。這點必須作為常識傳達給學生,筑牢分析基石,并且培養有意識運用的習慣。
老王送錢鐘書看病,主動提出不收錢,這個材料一方面表現出老王的真誠與善良,一方面又對其他材料給予補充,使讀者全面了解老王這個人的善良所在,一句“壓著嗓子悄悄地說”可以表現出老王的真誠,感動人心,這就為后來楊絳悲情地感慨內心的愧怍做出鋪墊。理解這個材料還可以結合語境,捕捉提示性信息,比如“開始后”“從干?;貋怼边@些信息就等同于給讀者暗示了寫作背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材料卻包含了豐富的信息,有助于理解材料的社會意義和主題表現價值。如果聯系文末一句作者反省的表達,讀者即可抓住破解文本理解的密碼。再如老王送雞蛋和香油這個材料,同樣蘊含著豐富的信息。
統計信息化就是應用核算機收集技能和現代通信技能進步統計機構和人員的工作效率,以較少的投入,獲取更多、更快、更準的統計信息,進步統計的時效性。因而,統計信息化建立是國民經濟和縣政府信息化建立的主要構成局部,其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能革新傳統的統計數據生產形式,以順應經濟發展和科技提高的需求,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
近年來,隨著統計信息化技能革新的不時深化,區統計局的服務器和各專業人員的核算機中存儲著很多的主要信息和統計數據。僅年,區統計局承當了11項專業的日常報表共1130家報表單元的統計數據搜集和錄入工作,年發展了11項查詢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且各類普、查詢絕大局部都進行了核算機錄入,很多的主要數據和統計輔佐材料該若何平安的備份存儲,在發作報酬或天然災難的狀況下,保證數據不喪失,是統計信息平安治理工作的一個主要內容。
一、數據備份需求剖析
核算機和通訊技能在統計數據和信息的搜集、處置、存儲、傳輸和分發中飾演著極端主要的人物,也大大進步了統計工作效率,然則,隨之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個中最值得我們存眷的就是系統掉效,數據喪失或遭到毀壞。要挾數據的平安,形成系統掉效的首要緣由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硬盤驅動器損壞,因為一個系統或電器的物理損壞招致文件、數據的喪失;二是報酬錯誤,報酬刪除一個文件或花樣化一個磁盤(占數據災難的80%);三是黑客的進擊,黑客侵入核算機系統,毀壞核算機系統;四是病毒,使核算機系統傳染,甚至損壞核算機數據;五是天然災禍,火警、洪水或地動也會無情地消滅核算機系統;六是電源浪涌,一個霎時過載電功率損害核算機驅動器上的文件;七是磁攪擾,生活、工作中經常見的磁場可以毀壞磁碟中的文件。
因而,樹立完好的統計數據備份必需思索以下幾個內容:
1、核算機數據備份的主動化,以削減服務器的操作系統治理員和統計專業人員的工作量;
2、使數據備份工作準則化、科學化;
3、對介質治理的有用化,避免讀寫操作的錯誤;
4、對數據構成分門別類的介質存儲,使數據的保管更認真、科學;
5、主動介質的清洗輪轉、進步介質的平安性和運用壽命;
6、以備份服務器構成備份中間,對各類平臺的使用系統及其他信息數據進行集中的備份,系統治理員可以在恣意一臺工作站上治理、監控、裝備備份系統,完成散布處置,集中治理的特點;
7、維護人員可以輕易地恢復損壞的整個文件系統和各類數據;
8、備份系統還應思索備份服務器的平臺選擇及平安性,備份系統容量的適度冗余,備份系統優越的擴展性等要素。
二、建議
(一)建立合用于統計工作的數據備份系統
隨著國家統計局增強底層基本工作建立和加速推進統計信息化建立工作的推進,國家統計局樹立了B/S構造的根本單元名錄庫系統、Intranet網、CHINAPAC、CHINADDN廣域網,給縣區也裝備了PC級服務器。在核算機及收集情況下的數據備份工作應根據數據分歧的不變水平和運用方法而辨別制訂分歧的戰略。故筆者建議統計信息數據備份視分歧狀況分為以下三種方法:
1、日常統計報表數據的備份
每年依照全國、省、市一致準則的統計準則的統計報表,由各底層單元如期照實填寫上報。這些信息源數據經各專業人員錄入、編纂、審核、傳輸、匯總加工,發生各類綜合報表和各類專業報表,進行統計剖析,向各級縣政府供應信息、征詢、監視服務,并向社會。
在日常統計信息處置中,數據備份工作由數據服務器的操作系統治理員和各專業數據處置操作人員辨別以分歧方法一起執行。各專業數據處置操作人員進行本工作的即時備份,例如,凡從下一級采納的報表,經歷收后即時備份并上傳至服務器;在每次報表完畢后即時將上報數據、匯總數據及輔佐資料和上級反應數據備份一份上傳至服務器等等;操作系統治理員擔任規則周期的具體備份,以文件方法備份到刻錄光盤上,例如每半年備份1次,每次備份的光盤保管3年。
統計數據根本處置完成后,還有很多深加工、統計剖析等處置工作,這些工作宜在統計數據庫所治理的數據的基本長進行。當前,絕大大都統計目標數據庫中普通存有5年的數據,局部常用主要目標應寄存10年。昔時的統計數據處置完成后,個中的少量目標在第二年數據處置或抽樣查詢,特殊是大型普查后,還需求做必然批改。日常數據處置中的局部工作也可以在數據庫方法下完成。因而,數據庫中常駐的這些數據應該做好備份工作。
2、日常查詢及大型普查數據庫的備份
日常查詢數據,樣本單元并不像普查數據量那么宏大,但數據備份工作依然不容無視,數據備份的中心是數據庫的備份,當前統計查詢運用的統計查詢軟件并不一致,所運用的數據庫也并不一樣,而當前主流的數據庫如oracle、sybase、my-sql等均有本人的數據庫備份東西,但它們還有無法完成準時備份功用,也不克不及驅動磁帶庫等主動加載設備。明顯應用數據庫自身的備份東西無法到達要求,故建議采器具有主動加載設備與數據庫在線備份功用的主動備份軟件。例如:legatonetworker、caarcserver、hpopenviewomnibackii、ibmadsm等。各家軟件在線備份治理方法上各有所長,它們都具有主動準時備份治理、備份介質主動治理,數據庫在線備份功用。但還應依據統計順序運用的數據庫分歧而選擇合適的備份軟件。
大型普查數據處置工作因為時間緊、工作重,采納與查詢工作相同的備份方法會存在以下問題:其一,數據庫備份軟件固然可以完成主動備份,卻無法做到及時備份,普通狀況下,每半天備份一次,一旦數據庫呈現問題只能導回半天前的數據,影響工作進度;其二,假如系統呈現問題,重裝系統和裝備軟件需求破費較長時間,即便數據庫有備份,仍然嚴厲影響工作進度。筆者建議在前提答應的狀況下,盡量選擇運用雙機熱備,所謂雙機熱備,就是將數據服務器裝置成互為備份的兩臺服務器,而且在統一時間內只要一臺服務器運轉。當個中運轉著的一臺服務器呈現毛病無法啟動時,另一臺備份服務器會敏捷的主動啟動并運轉(普通為2分鐘左右),然后包管整個收集系統的正常運轉。如許即能包管工作效率又能包管普查數據的平安。
3、永久性數據備份
材料的一次性成型技術在實際的操作中是非常繁瑣的,但是經常使用的主流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個是沖擊壓力作用下材料的相互擠壓,模具當中防止金屬材質的材料,胚料在使用的過程中主要是在高壓的作用下實現反復的積壓,這樣就使得材料的物理性質和外觀形態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樣就可以制作出和模具的尺寸完全一致的形狀,這種方法在使用的過程中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模具出現嚴重的變形或者是損壞的情況。拉拔技術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模具內金屬坯料的邊緣位置上會有一地那幾個的拉力,這樣就使得材料的形狀和外觀都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其在應力的作用下被迫的使其形狀和模具的形狀保持高度的一致。使用這種方法會在拉伸的過程中受到多個方面的作用力。此外,軋制也是機械成型加工技術中非常關鍵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讓材料收到軋輥的作用,在軋輥的轉動下使得材料在這一過程中出現非常明顯的形狀變化。
2加工材料技術成型的前景
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有了非常顯著的發展,同時同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也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各大生產廠商在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對材料加工越來越重視,正是因為這種趨勢才使得這項技術的發展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世界范圍內,材料加工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朝著更加精確的方向發展,很多對國民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的產業要想更好的發展也必須要一來這項技術,甚至是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廣泛的應用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當前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每個企業都在想辦法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同時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將企業的研發工作當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很多企業都在努力的發展和完善材料加工技術,此外還有很多企業將自身的關注點放在了具有自由成型功能的技術上。加工技術是否能夠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需求是非常好的一個檢驗標準,如果所有的研發成果不能真正的應用于實踐,就如空中樓閣一樣,發揮不了其自身的作用。所以當今的科學研究中更加重視的是縮小生產制作環境和真實環境之間的差別,只有在現實需求的基礎上去進行技術的改進和創新,才能更好的將其應用在企業的發展中,從而也更好的推動企業的建設和發展。
3非金屬材料的初步制作和控制工程模具再次加工工藝
首先,非金屬材料的制作和控制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作,同時它也有非常強的系統性,對這種技術進行分類的話就會發現其類別是非常多的,一類是注射成型的技術,在實際的操作中就是使用專門的注射器,之后對其進行加熱,使其達到一定的溫度,這樣就可以使得結構內部的材料在物理形態上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轉變,最終使其呈現出液態的狀態,之后要選取一種具有高溫高壓性質的材料當做一種重要的輔料,在助力融化之后的坯料要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之內,靜置一段時間之后,觀察其狀態,等到材料徹底冷卻之后,從模具當中取出器件,就可以得到預想的元件。這種方法看起來很麻煩的方法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體現出非常大的優勢,它產量高,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體現出了非常高的效率。在低能耗的自動化操作中能夠體現出非常大的優勢,它也會可以生產和制作結構復雜性比較強的器件,基于上述特點,這種方法非常適合使用在大型工廠當中進行流水線生產。其次,還有一種方法是通過物理方式的擠出成型。旋塞和螺桿在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旋塞的擠壓效用以及螺桿的切割效用,它們一起作用在形態固定的坯料上,并對其經行融化和再次融合的過程,施加相應壓力穿過模具,等待其冷卻凝固以后,就能夠獲取所需元件。這種方式可以簡稱為擠出成型,而它與眾不同的是可以連續不斷地提供生產動力,生產的效率也高于普通技術,更為難得的一點在于在“量”的滿足上還可以保證“質”,可以說是一種保質保量的方法,其使用的覆蓋面也不單一,對設備器材沒有太多嚴苛的限制。如果企業從事相關產業,這種技藝是一種投資相對較少,而成效立竿見影的選擇,“性價比”不俗。再次,還有一種不同于以上兩種技術的方式,是把需要的材料放置在密封關閉的模型器具環境里,在壓強的增加過程中,再輔以固體化的技術,遂材料完整成型。這種方法可以一個工作流程下完成制作若干數量的元器件,生產出來的成品形態較為固定,有效地克服了收縮性這個元件頑疾,還攻克了以往元器件變形的通病,性能較為優良,即使有如此不可取代的優勢,缺陷也十分明顯,生產制作的相對周期較之同類型技術而言同期拉長了許多,生產的效率自然而言地有所降低。
4結束語
關鍵詞:家具設計;材料技術;相互關系;發展趨勢
家具是一種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常見用品,我們幾乎每天都與其密切接觸,從原始人用以休憩的土堆到現代社會的各類家具,可以說家具歷史與人類歷史同樣悠久;家具設計講究的是人體工程學的合理性運用,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是高效,健康,舒適和安全,便也成為了家具設計的基本宗旨。20世紀初,現代設計產生之后,許多先鋒派家具設計師積極從材料和技術方面對現代家具設計進行探索,想通過新的表現形式和設計風格來展現新的審美價值,力求創造形式與功能高度統一的家具;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具的功能、特性、內涵也隨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它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供人們坐、臥的基本工具”,而是由單一的器具設計向智能性、系統性、互動性的全面發展,以其獨特的功能特性、豐富的造型語言、各異的文化內涵,滿足不同使用群體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給人以嶄新的感官體驗,現代家具設計可以說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1 材料技術與家具設計的相互作用關系
自從人類社會文明的發端開始,材料技術就一直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從人類利用石器捕殺獵物到自燃起火的保留再到鉆木取火,都說明了材料技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正是因為鉆木取火的發明,才使得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前進,材料技術在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之后,人們開始考量對于審美的需求,設計由此而生,一項材料技術的創新、一個技術產品的更替、一項新工藝的改進都需要設計,設計可以說是技術發展的動力,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二者息息相關,互為因果,同時也是時展的必然產物。它們的關系可以簡單的概括為: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的進步直接制約著設計的發展,設計的實現以技術為基礎,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接下來將從三個方面更加詳細的說明材料技術與家具設計的關系。
(1)材料的表面特征決定了家具的質感和肌理效果。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表面特征,表現在家具形態上的效果也不盡相同。例如木材純天然的紋理、質感和色彩賦予了木質家具古樸自然的特性,織物和皮革的柔軟度成就了家具的溫暖和舒適,金屬光滑的表面創造了家具挺拔的外表,根據不同材料的不同紋理可以使家具具有強烈的個性和藝術感染力。
(2)材料的物理性能與家具的形態造型有著必然的聯系.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是指材料的密度、質量、規格、導熱系數、熱脹冷縮等性能和硬度、強度、韌性等力學性能,這些性能直接影響到家具的造型設計。例如金屬材料比木質材料的強度高,可以設計成各種纖細輕巧的家具形態;塑料材料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因而可以進行隨意的形狀設計;結構類材料可用于家具的承重部件,而織物和皮革只能作為家具的表面覆蓋材料。
(3)材料的加工特性影響著家具的現實形態。家具設計過程中,出于功能和審美的需求,材料一般不會被直接采用,往往會經過各種加工,而加工技術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受到各種技術條件的限制。也就是說,材料的形態特征并不能完全被反映到家具形態特征上,例如經過彎曲處理的木材和金屬材料可以塑造各種圓潤動感的家具形態,經過編制處理的竹材可以形成家具形態的韻律感,這就需要設計師們在選用材料的同時,熟知材料的加工性能,才能得心應手的使用各種材料,服務于家具設計。
2 材料技術對家具設計的影響
家具設計作為室內設計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材料和技術對于家具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從材料上來說,如果沒有材料,任何設計師也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設計只能停留在構思階段,如果沒有技術,設計師將難以實現各式各樣的家具造型,同時對于藝術性的表現也不能那么的流暢。所以對于家具設計師而言,材料和技術猶如繪畫家眼中五彩斑斕的色彩和手中的畫筆一樣,它們是設計師進行設計創作的前提條件。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迅速發展,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人們對坐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家具外觀形式上的美觀,同時更重視功能上的舒適。因此這些需求促使設計師對材料的選用要更加的多樣化,技術上更趨科學化、理性化和人性化。所以,材料和技術對家具設計的影響甚大。綜合起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1)視覺形式方面。人類主要通過視覺、觸覺和聽覺器官來感知世界,但大部分信息主要還是通過視覺獲得。材料正是通過視覺元素,如色彩和肌理,來影響家具的視覺形式。如荷蘭“風格派”設計師里特維爾德設計的“紅藍椅”,整體由直線木條與兩塊木板構成,整體上給人以棱角分明、幾何感強、極具風格化的抽象感覺,這個便是材料在設計中的具體體現??傊?,材料和技術是家具設計師實現設計表現特征的兩大元素,多樣化的材料和層出不窮的技術使家具設計師對于實現設計表現形式有更多的選擇,可見,新材料和新技術對現代家具設計的影響甚大。
(2)設計風格方面。材料和技術是影響現代家具設計風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技術是主導因素,它對現代家具設計風格有著根本性的影響。技術主要是從造型、結構、裝飾等方面進行影響的,不同材質的材料運用不同的技術會得到意想不到不同的效果。
(3)美學價值方面?,F代設計的美學價值主要體現在材料、技術和裝飾等方面。在現代家具設計的歷程中,人們對材料的選用是隨著人們審美需求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材料代表了不同的審美喜好。技術則是為了實現形式與功能高度統一提供可能,家具設計的主要目的則是通過不同的造型以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和功能審美的需要;裝飾則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現代家具設計所追求的視覺、精神和文化層面的審美心里需求。
3 結語
家具設計的發展始終是融合科學、技術、藝術于一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每一次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從各個方面影響現代家具設計,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傊?,在現代設計發展的歷程中,新技術、新材料不僅帶來了現代家具的新設計、新造型、新色彩、新結構、新功能,而且拓展了新的視覺形式,影響了人們對家具的審美價值觀念,這種發展特點和趨勢還將影響到今后家具設計的發展,所以材料技術對于家具設計及其具有影響力,當然不僅僅只局限于家具設計,其他設計領域同樣會受到新材料技術的影響而日趨完善和強大。
參考文獻:
[1] 林璐,李雪蓮,劉軼婷.家具設計[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2] 唐立華,劉文金,鄒偉華.Furniture design[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
[3] 尼可拉·斯坦德曼(Nicola Stattmann)(德).材料技術在設計中的運用[M].張雅穎,方瑜,顏少杰,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4] 鄭建啟.劉杰成設計材料工藝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