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3h3f5"></form>
      <noframes id="3h3f5"><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nobr></listing>

      <noframes id="3h3f5">
      <sub id="3h3f5"></sub><sub id="3h3f5"></sub>

      <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nobr></listing>
      <address id="3h3f5"></address>
      <address id="3h3f5"><listing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listing></address>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醫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范文

        時間:2023-07-14 16:25:40

        序論:在您撰寫中醫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醫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

        第1篇

            在各科室按照中醫辨證施護病種和中醫護理操作技術項目達到護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將每月中醫特色護理開展情況上報護理部,經核實統計后上報院部,院部根據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況,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獎勵科室護理人員,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中醫特色護理的開展。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護理部制定了護理部臨床護士全員培訓計劃、科內培訓計劃、院內護士針推科輪轉計劃、外出進修學習計劃等,以確保各項培訓制度的落實。制定護理人員培訓目標要求護理人員接受系統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非中醫護理專業護士三年內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100學時,中醫護理培訓人數達到醫院護理人員總數的70%以上。各臨床科室開展中醫單病種≥2項,開展中醫護理特色操作項目≥3項。要求中醫護理操作開展項目盡量和單病種相關聯。全院護士中醫基本理論考核通過率達100%,中醫護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績≥90分。院內培訓(1)護理部理論培訓。護理部基本理論和技能培訓做到一線護理人員全員參與,采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法。集中學習后,護理部上網下載專題學習資料下發到科室,課后出思考題,由護士長督促學習、提問,使護理人員鞏固所學知識。2010年上半年,院部訂購本科教科書《中醫護理學》[2],人手一冊,開設中醫護理基礎理論學習班,邀請院內主任中醫師、針推科主任等給護理人員進行系統的中醫基礎理論授課。全院臨床護理人員懷著極大的熱情,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聽課,4~6月兩個月的時間共完成了38次、72學時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并進行了四次階段性的理論知識考試、一次綜合性的中醫理論考試。素日里,護理部每月組織1次中醫護理知識專題講座,護理部每半年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中醫知識考試,對不合格人員進行補考,直至考核合格。(2)護理部技能培訓。根據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檢查評估細則,并結合本院實際工作情況選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壓豆、艾條灸等共4項中醫傳統技術操作作為培訓內容。護理部組織護士長、護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訓、參觀學習、觀摩,護理部要求外出學習、進修回院的人員寫學習體會,在護理人員中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業務講座,并制定在科室開展工作的計劃。護理部定時督查,以點帶面,帶動其它科室中醫護理操作新項目的開展。

            評價指標理論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醫護理學》[2]等考試成績為指標,技術水平以《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范》[3]技能考核成績為指標,護理質量檢查成績以每季中醫護理質量檢查得分作為指標。提高了護士學習中醫知識的興趣系統的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全院護理人員對中醫知識的學習產生了興趣,促進了護理人員中醫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內科護理單元被評為全國中醫特色護理優秀科室;2010年10婦產科護理單元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二屆全國護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麗水市中醫藥學會和麗水市中醫院聯合舉辦的中醫基礎理論和技能培訓合格證書,有125人3年內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100學時。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醫醫院“三級乙等”等級評審中我院的中醫特色護理得到好評。護士的中醫理論、技術操作成績有大幅度提高,中醫基礎理論成績、考核技能成績,活動前后成績比較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通過中醫理論的系統培訓和考核,激發和促進了護士參與中醫護理操作的工作積極性。中醫技能護理項目由原來4項增加到12項,中醫技能開展的次數由186次增加到10385次。提高了中醫??茖2〉淖o理質量在中醫醫院醫院管理年活動開展后中醫??谱o理質量檢查成績有顯著提高?;顒忧昂蟊容^,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討論

            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帶動各護理單元中醫特色護理工作的開展。經過3年的系統培訓,中醫特色操作開展項目從4項增加到12項,開展次數從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進步,得益于系統的中醫護理培訓。促進中醫護理操作技能的臨床應用對護理人員進行基礎理論、技能應用的系統培訓,護士的中醫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明顯提高,為臨床護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大大提高了護士工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加上醫院給予合適的獎勵機制相結合,進一步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的開展。中醫護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貼、耳穴壓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簡單、適用范圍廣和見效快的特點[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見病,及需長期治療患者的治療中有著積極作用,病人樂于接受。由于效果明顯,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滿意度,同時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

        第2篇

        開展培訓

        1評估實習護生對中醫護理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中醫護理操作是在中醫基本理論的指導下開展的護理工作,掌握中醫基本理論知識是開展中醫護理操作的前提[2]。醫院收到實習護生的名單之后,護理部根據實習護生所在院校開設的課程,評估實習護生對中醫護理掌握的程度,制表分組。每組實習護生中,有的系統學習過中醫基本知識和接受過中醫護理操作培訓;有的只是簡單學習過中醫基本知識而沒有接受過中醫護理操作培訓;還有的在學校了解過一些中醫基本知識,但沒有系統學習過中醫理論,更沒有參加過中醫護理操作培訓。

        2醫院崗前培訓

        作為一所三級甲等中醫院,開展中醫護理和突出中醫護理特色是我院的核心工作。因此,在進行實習護生的崗前培訓時,護理部會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我院日常中醫護理工作流程,并就中醫護理操作進行集中培訓。讓實習護生對中醫護理操作有直觀的認識,以逐步實現護生從理論到實踐,從護生到護士的轉變[3]。并且,醫院護理部會根據對實習護生中醫護理知識掌握程度的評估結果,在實習護生對中醫護理操作有簡單的感官認識之后,分層次提出明確的實習要求,為其進入臨床科室實習打好基礎。

        3臨床科室一對一的帶教培訓

        對實習護生的帶教培訓,醫院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首先,帶教教師須由具有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和護師資格的護士承擔。其次,科室根據實習護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程度,制訂相應的帶教計劃。在我院,絕大多數的臨床科室選擇一對一的帶教培訓方法。護士長根據實習護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制訂一對一帶教培訓計劃。

        (1)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在整個帶教培訓過程中,注重讓護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強調在中醫護理操作中,充分體現人性化的護理[4]。在培訓操作的過程中,不斷把護士素質中的耐心、關懷、體貼、敏捷、輕柔、沉著、冷靜貫穿于整個護理實踐,充分體現對患者的關心和愛護,以期進一步拉近與患者的距離,融洽護患關系,使患者了解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加對護士的信任,不斷實現護理工作的專業價值,增強實習護生的職業認同感和敬業精神[5]。

        (2)帶教培訓

        每周二或周三下午為我院臨床科室對實習護生集中培訓的時間。在這一時間段,科室護士長與總帶教教師在病區示教室或者辦公室按實習培訓計劃對實習護生進行中醫護理操作流程的演示和培訓。帶教教師把每一項中醫護理操作制作成內容直觀、步驟詳細的多媒體課件,將相關的中醫理論知識、操作目的、操作步驟、操作全程中的注意事項等進行詳細講解、示范。護士長或帶教教師組織實習護生一起討論學習心得。在帶教過程中,要求實習護生做學習筆記、帶教教師做帶教記錄。每一項中醫護理操作只有在經過科室集中培訓后,實習護生方可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為患者進行護理操作。

        4考核實習護生

        實習護生在臨床科室的實習周期一般為4周左右,在進入科室實習之初,科室護士長或總帶教教師即給他們做入科介紹,講明在本科室的實習計劃和出科考核要求。每結束一項集中培訓實習,護生在帶教教師指導下進行5人次以上的操作之后,可根據自己的操作情況申請考核或帶教教師給予再次系統的培訓??己藭r,要求實習護生自己準備操作用物和相關患者。在做好準備之后,告知帶教教師,帶教教師和護士長一同前往病室,按中醫護理操作評分標準進行現場考核、打分。

        思考

        1對帶教教師的影響

        為確保對實習護生開展科學、有序的中醫護理操作培訓,要求臨床科室的帶教教師熟練掌握扎實的中醫護理理論和操作技能,通過對實習護生進行中醫護理操作培訓,不僅提高了帶教教師的中醫理論水平和中醫護理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帶教教師的實踐培訓技巧。我院骨科一名工作剛滿5年、具有護師資格的護士在擔任帶教教師的第一年年底,就被實習護生一致評為優秀帶教教師,被醫院評為“星級”護士。

        2對實習護生的影響

        醫院和科室對實習護生在中醫護理操作培訓上,制訂了詳細的計劃和可行的措施,使實習護生在這種“節奏”下,一步一步跟進,積極應對培訓及考核。實習護生都高度重視中醫護理操作的培訓,對于每周固定培訓,不管是調休還是下夜班,都能積極參加,認真學習,在帶教教師示范后同學間相互練習。這種學習態度更大地激勵了帶教教師的熱情,增進了師生感情,提升了培訓效果。實習護生在掌握護理操作技能的同時,也逐漸學會了如何與帶教教師、患者、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如何適時有效地進行健康教育,如何科學規范地掌握中醫護理,從一名懵懂的護生逐步成長為一名護士[6]。我院每一個護理單元均開展兩項以上的中醫護理操作項目,全院共有14個細化科室,均開展中藥塌漬治療,廣泛應用于骨傷科的患者,具有通調腠理、疏通血脈、消散腫瘍之功效,對頸椎病、腰腿痛、風濕骨病等療效顯著;蠟療法、中藥熱奄包療法在風濕骨病科廣泛應用,對治療、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療效顯著;中藥足浴在內分泌科廣泛開展,幾乎人人足浴,對調理內分泌,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療效;在針灸科拔罐療法、推拿療法等已深入廣泛開展;在肛腸痔瘺科坐浴療法、熏蒸療法對圍手術期患者緩解癥狀收到滿意療效;在小兒科,捏脊療法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嘔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癥,臨床療效顯著;在外科,運用艾灸箱在散寒穴和補陽穴進行艾灸,對手術前低體溫進行干預,已取得一定療效。為了提高中醫護理操作培訓技巧,護士在中醫護理操作中更加注重規范的操作流程和專業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對中醫護理有進一步的認識,易于接受。這些操作簡單、易行、直觀、療效確切,見效快,大大激發了實習護生的學習興趣。

        第3篇

        評價指標理論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醫護理學》[2]等考試成績為指標,技術水平以《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范》[3]技能考核成績為指標,護理質量檢查成績以每季中醫護理質量檢查得分作為指標。提高了護士學習中醫知識的興趣系統的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全院護理人員對中醫知識的學習產生了興趣,促進了護理人員中醫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內科護理單元被評為全國中醫特色護理優秀科室;2010年10婦產科護理單元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二屆全國護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麗水市中醫藥學會和麗水市中醫院聯合舉辦的中醫基礎理論和技能培訓合格證書,有125人3年內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100學時。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醫醫院“三級乙等”等級評審中我院的中醫特色護理得到好評。護士的中醫理論、技術操作成績有大幅度提高,中醫基礎理論成績、考核技能成績,活動前后成績比較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促進了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通過中醫理論的系統培訓和考核,激發和促進了護士參與中醫護理操作的工作積極性。中醫技能護理項目由原來4項增加到12項,中醫技能開展的次數由186次增加到10385次。提高了中醫??茖2〉淖o理質量在中醫醫院醫院管理年活動開展后中醫??谱o理質量檢查成績有顯著提高?;顒忧昂蟊容^,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討論

        第4篇

        關鍵詞:中醫護理;教學

        《中醫護理》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和掌握中醫護理理論及其護理技術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其特點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為適應高職院校護理教學改革,培養出更多既具有現代護理理念,又有中醫護理觀念的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護理人才,以滿足廣大患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緊扣中醫護理基本理論和護理技術,不斷嘗試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中醫護理的興趣,從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一、更新觀念提高師生認識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意識逐漸增強?,F代護理模式需要一批既具有現代護理理論和技能,同時又能熟練運用中醫獨特護理技術和方法的復合型護理人才。因而,學好中醫護理尤為重要。2011年《中醫護理》又被納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范圍,雖所占比例較小,但仍要求學生掌握適量的中醫護理知識【1】。因此,廣大教師和學生務必更新觀念,深刻認識到學習中醫護理的重要性。首先,教師應具備豐富的中醫專業知識、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注重中醫整體觀念、辨證施護與現代護理相互結合的原則,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專業特點及就業方向,端正學習態度,更好地學習中醫護理。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中醫護理的興趣,指導學生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主動學習、認真學習。

        二、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

        中醫護理教學內容十分豐富,涉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護理理論、傳統操作技術及常見病的辨證施護等方面。為突出護理專業特點,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中醫護理的教學內容在課程設計上應著重突出“中醫”和“護理”兩大特色,力求達到兩者的有機融合。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如下:1)緒論:介紹中醫學及護理發展簡史,并著重講解中醫護理學的基本特點;2)中醫基礎、中醫護理理論:重點講授中醫護理學的哲學基礎,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經絡系統的組成及生理功能,精、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關系,各種常見致病因素的致病特點,四診的方法及臨床意義,辨證方法以及中藥方劑的基礎知識、防治原則等;3)傳統操作技術:講解并示教針刺、艾灸、拔罐、刮痧等中醫傳統操作技能;4.常見病的辨證施護:舉例講解內、外、婦、兒科常見病的辨證要點、護理措施等。

        三、調動學習興趣培養主動學習

        心理學家認為,教學效果的優劣和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與教師密切相關,在很大程度上亦取決于學生的學習動力。而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學習、自覺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如此。緒論課是學生接觸中醫護理的第一節課,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開始,故認真上好緒論課對提高學生學習中醫護理的興趣尤為重要。所以,介紹中醫學及護理發展簡史時,可適時引用中醫經典著作中的一些簡明扼要,對護理學習有指導意義的原文和典故。如用“神農嘗百草”提高學生學習中醫的自信心;引用《靈樞•五味》中“肝病禁辛,脾病禁酸……”說明飲食護理的重要性;用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姿態,創立了“五禽戲”,開創了我國保健體操的先河【2】;孫思邈首創蔥管“導尿術”等生動典型的經典故事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中醫的主觀能動性。

        四、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是中醫護理教學的核心,為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應針對不同章節內容特點,靈活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護理理論理論性較強,內容抽象、深奧,可選擇講授法、討論法和多媒體教學法。如講授舌診相關內容時,用多媒體投影呈現正常舌象和大量病理舌象,可使教學內容更生動、直觀,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亦便于學生理解。學生間相互望舌、展開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臨床實踐技能。傳統操作技術,如針刺、艾灸、拔罐、刮痧等,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演練法和臨床見習等。先用多媒體放映示教片,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再由教師講授基本理論,示范操作,強調注意事項等,最后學生分組,互相扮演醫生和患者,模擬操作練習。在學生練習操作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對錯誤操作、手法及時糾正、指導。技能操作練習既能激發學生學習中醫護理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加深對理論知識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臨床實踐操作技能。常見病的辨證施護則結合臨床典型病例,采用病例討論、啟發式、比較和邏輯推理的方法。如講解感冒一病時,列舉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43歲,于一天前因受涼,自感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聲重,流清涕,噴嚏,咽喉癢痛,咳嗽,痰稀薄色白,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方用荊防敗毒散加減,以辛溫解表,祛風散寒;飲食護理上用生姜蔥白湯熱服,使微汗出,疏散風寒。病例2,患者,男性,27歲,發熱,頭痛,鼻塞流黃稠涕,口渴欲飲,咽喉腫痛,咳嗽,痰黃黏稠,舌紅苔黃,脈浮數。方用銀翹散加減,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飲食上可適量飲用西瓜汁和綠豆湯等。兩者同屬感冒,但引導同學展開討論、分析比較,理解同一疾病不同的證候,在護理原則及措施上就不同,即所謂的“同病異護”。同樣列舉病例,引導同學討論,啟發同學理解不同的疾病,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只要出現證候相同,便可采用同一護理原則及措施,即所謂的“異病同護”。采用典型病例教學,寓所教理論于病例之中,具體、生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實現了由理論到實踐的轉化【3】。在今后的中醫護理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將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勇于創新,把中醫的“整體觀念”及“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同現代護理中“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相融合,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護理人才。

        作者:徐旭 單位: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何禮娟.以護士資格考試為導向優化中醫護理教學方法[J].中國中醫藥,2012,10(24):87-88

        第5篇

        多媒體技術中醫護理學教學應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通過對計算機的利用,將圖、文、聲、像的內容編制成計算機軟件而呈現給用戶。中醫護理學是一門技術性與理論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學科的內容在基礎理論與現實臨床實踐中存在一定差異,同時由于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在教學時如果只是通過課堂教師講授學生是很難理解的,但是,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與素材編制成課件來形象展示,從而可以更加形象的傳遞信息,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直觀具體的讓學生理解專業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中醫護理學教學方法的不足,從而結合實際探討了通過多媒體技術在中醫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來凸顯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中醫護理學傳統教學方法

        1.灌輸式講授過多

        中醫護理學是中醫學的分支,雖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其也需要基本理論來支撐,因此,想要學好這門課就必須以理論為基礎,熟記理論知識。對于剛剛入門的學生來說,中醫護理學內容枯燥而抽象,主要講述的是與陰陽、五行等相關的哲學內容,學生提不起興趣,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以傳統的講授方法來傳授書本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被動學習,不利于記憶,教學中過多的使用灌輸法,更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從而無法達到教學目標,適得其反。

        2.理論與實際聯系不夠

        中醫護理學是一門臨床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即使掌握了理論知識,如果不能動腦、動手去實踐,掌握不了臨床實踐問題也等于沒有達到學習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看來,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設施不完善,學生很難找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習的途徑,其所學的知識無法運用到實際中,所學理論知識得不到鞏固,很難達到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與應用。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醫護理學教學中的優勢

        隨著我國當前新課程教育改革在我國的不斷深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技術――多媒體,逐漸取代了之前的傳統教學媒體。它將聲、形融為一體,將靜態的事物轉化為動態,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將課程內容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中醫護理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該學科內容抽象且難以理解,對于??茖哟巫o理學專業學生來說,如果只通過傳統面授教學方法對于所學內容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掌握的。為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加深了他們對課本知識的記憶、理解與實踐積累能力,同時又彌補了傳統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教、學生只聽的非互動模式的缺陷,從而有助于加大對學生的理解程度,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中醫護理的教學計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在中醫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中醫護理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上課情況,來制作一款適合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軟件,通過多媒體豐富多彩的圖、文、聲、像等各種信息來優化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置于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對陰陽、五行理論進行講解時,可以通過制作形象化的PPT幻燈片,來直觀的表現陰陽、五行理論,讓學生可以從圖片資料中真正認識、理解。此外,還可以通過幻燈片或錄像展示中藥的煎熬方法,讓學生可以了解中藥煎熬的全過程,這樣讓他們學起來更加直觀,更加有效,可以對于煎藥的正確方法了如指掌。

        2.理論聯系實際

        多媒體教學中通過充滿美感的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信息,可以很自然地將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學生會在圖片或影像的引導下嘗試主動去了解中醫護理知識及臨床實踐想象,從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呈現出真正自我臨床實踐的畫面。中醫護理學是理論與實踐并進的應用學科,由于針灸、推拿、拔罐等護理技術受到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因此在教學效果上并不理想。而通過引進多媒體技術,理論與實踐教學會得到很好的融合,老師可以一邊講解理論知識,一邊利用多媒體將護理技術示范步驟直觀的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能準確掌握實踐技能,并更好的使所學內容歸納、吸收,更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化學生技能,對于學生日后臨床實際操作及解決臨床中醫護理問題具有很好的幫助。

        3.幫助學生記憶深刻

        中醫護理學有很多知識和問題是通過灌輸式教學難以解決的,特別是課程重難點:如脈診、經絡、五行、臨床各種常見病理等方面的知識,如果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理解,根本無法深刻記憶,掌握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課件來教授學生,讓學生在動感的學習環境中領會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并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闊學生認知領域。

        4.多媒體技術的教學調控

        在中醫護理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引進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控制教學節奏,解決學時問題。由于中醫護理學所涉及的中醫臨床學科知識較多,老師在講解中很難取舍,很多內容不能全部講到,因此,老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制作一些形象、逼真的課件,將所要教學的內容化繁為簡,將重點、難點內容通過多媒體素材呈現,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形象感受,化難為易,不僅讓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同時還是加快了他們學習進度,提高了老師的教學速度,解決學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師的勞動,節省了課時,提高教學效率。

        綜合上述,傳統的中醫護理學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現代教育的步伐,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將理論聯系實際,更能凸顯出中醫護理學教學重點與難點,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充分的掌握和理解課程內容,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控制教學節奏,從而達到教學方法的優化,符合現代教育的普遍趨勢??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促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現代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封銀曼,王玉華,張曉紅.中醫護理多媒體教學的利弊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2):47-48.

        第6篇

        1.灌輸式講授過多

        中醫護理學是中醫學的分支,雖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其也需要基本理論來支撐,因此,想要學好這門課就必須以理論為基礎,熟記理論知識。對于剛剛入門的學生來說,中醫護理學內容枯燥而抽象,主要講述的是與陰陽、五行等相關的哲學內容,學生提不起興趣,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以傳統的講授方法來傳授書本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被動學習,不利于記憶,教學中過多的使用灌輸法,更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從而無法達到教學目標,適得其反。

        2.理論與實際聯系不夠

        中醫護理學是一門臨床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即使掌握了理論知識,如果不能動腦、動手去實踐,掌握不了臨床實踐問題也等于沒有達到學習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看來,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設施不完善,學生很難找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習的途徑,其所學的知識無法運用到實際中,所學理論知識得不到鞏固,很難達到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與應用。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醫護理學教學中的優勢

        隨著我國當前新課程教育改革在我國的不斷深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技術———多媒體,逐漸取代了之前的傳統教學媒體。它將聲、形融為一體,將靜態的事物轉化為動態,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將課程內容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中醫護理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該學科內容抽象且難以理解,對于??茖哟巫o理學專業學生來說,如果只通過傳統面授教學方法對于所學內容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掌握的。為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加深了他們對課本知識的記憶、理解與實踐積累能力,同時又彌補了傳統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教、學生只聽的非互動模式的缺陷,從而有助于加大對學生的理解程度,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中醫護理的教學計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在中醫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中醫護理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上課情況,來制作一款適合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軟件,通過多媒體豐富多彩的圖、文、聲、像等各種信息來優化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置于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對陰陽、五行理論進行講解時,可以通過制作形象化的PPT幻燈片,來直觀的表現陰陽、五行理論,讓學生可以從圖片資料中真正認識、理解。此外,還可以通過幻燈片或錄像展示中藥的煎熬方法,讓學生可以了解中藥煎熬的全過程,這樣讓他們學起來更加直觀,更加有效,可以對于煎藥的正確方法了如指掌。

        2.理論聯系實際

        多媒體教學中通過充滿美感的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信息,可以很自然地將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學生會在圖片或影像的引導下嘗試主動去了解中醫護理知識及臨床實踐想象,從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呈現出真正自我臨床實踐的畫面。中醫護理學是理論與實踐并進的應用學科,由于針灸、推拿、拔罐等護理技術受到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因此在教學效果上并不理想。而通過引進多媒體技術,理論與實踐教學會得到很好的融合,老師可以一邊講解理論知識,一邊利用多媒體將護理技術示范步驟直觀的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能準確掌握實踐技能,并更好的使所學內容歸納、吸收,更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化學生技能,對于學生日后臨床實際操作及解決臨床中醫護理問題具有很好的幫助。

        3.幫助學生記憶深刻

        中醫護理學有很多知識和問題是通過灌輸式教學難以解決的,特別是課程重難點:如脈診、經絡、五行、臨床各種常見病理等方面的知識,如果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理解,根本無法深刻記憶,掌握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課件來教授學生,讓學生在動感的學習環境中領會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并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闊學生認知領域。

        4.多媒體技術的教學調控

        在中醫護理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引進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控制教學節奏,解決學時問題。由于中醫護理學所涉及的中醫臨床學科知識較多,老師在講解中很難取舍,很多內容不能全部講到,因此,老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制作一些形象、逼真的課件,將所要教學的內容化繁為簡,將重點、難點內容通過多媒體素材呈現,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形象感受,化難為易,不僅讓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同時還是加快了他們學習進度,提高了老師的教學速度,解決學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師的勞動,節省了課時,提高教學效率。

        第7篇

        一、指導思想

        “三基三嚴”培訓要求全員參與,人人達標。要把“三嚴”的作風貫徹到各項醫療業務活動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訓練與??朴柧毾嘟Y合,一般訓練與重點培養相結合,當前需要與長遠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業務學習、操作訓練、派出進修、??婆囵B、自學函授等途徑,對各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培訓,從而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確保我院醫療質量的持續發展。

        二、組織領導

        醫務科和護理部負責制定全院“三基三嚴”培訓計劃,組織落實考核工作。

        各科室要充分利用科室會議、晨會交班時間對全科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培訓意義、目的、重要性的宣講教育,提高對培訓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積極開展“三基”訓練。

        三、培訓考核目標

        全院“三基”培訓覆蓋率應達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訓及考核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及護理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如: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藥理學、醫院感染、基礎護理、輸血、水電解質平衡、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臨床藥學、臨床營養、核醫學、超聲診斷學等部分的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護理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診療規范、臨床常用護理技術規范、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采取方法及臨床意義。

        3、基本技能:包括醫護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術,以及中醫適宜技術。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注射法、各種穿刺技術,鼻飼及胃腸減壓;清創縫合的基本操作方法,中醫適宜技術等。

        急救技術:心肺復蘇技術、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

        臨床思維能力: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與護理計劃等的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護理文件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力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等醫療文件書寫的有關管理規定等。

        以上內容均為考試和考核內容。

        五、培訓方式與安排

        采用醫務人員自學與科室講座、醫院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要求醫務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基礎醫學理論、專業和急救知識及技術。醫務科、護理部定期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及考核,并做好記錄。

        (1)開展自學自練:醫務人員按照共同科目和專業科目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和訓練,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訓演練:以院、科為單位,采取專題講座、集體討論、集中訓練等方式,抓好重點內容和重點科目的學習訓練。各科室在科主任、護士長的主持下,每月組織業務學習一次、充分利用晨間交班時間提問;醫務科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集中培訓、觀摩技能操作錄像,并組織院內高年資主治醫師及專家授課,護理部每月負責組織全院護理人員理論與技能培訓。

        六、考核的人員范圍及要求

        1、培訓考核對象:全體衛技人員

        2、每名醫務人員必須掌握心肺復蘇急救技術及本專業常規診療操作技術,醫務科、護理部將統一組織培訓、考核;

        3、醫務科每半年組織一次理論知識考核,每年組織兩次技能考核;理論考試內容為“三基”理論知識;基本技能考核為:醫療文件書寫、體格檢查、各種穿刺、給藥技術、中醫適宜技術等;護理部每年組織兩次護理“三基”理論知識考試與技能考核;

        4、各科專業技術人員掌握??苹炯寄懿僮?,由科主任、護士長每月組織一次考核,醫務科、護理部每季度組織抽查,各臨床、醫技科室應建立“三基”培訓考核登記本,詳細記錄每次培訓、考核的內容,并保存考核的原始資料。

        七、獎懲措施

        1、每項考核工作結束后,由醫院統一對考核結果進行公示,考核結果納入醫務人員個人業務檔案,作為執業周期考核、職稱晉升、崗位聘用及培養使用的重要依據。

        2、醫院將“三基三嚴”訓練工作納入基礎醫療質量管理,與科室質控掛鉤;對“三基三嚴”培訓工作做得好的科室給予表彰,對成效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獎勵。對不重視“三基三嚴”訓練工作,教育培訓管理混亂,缺乏規范的原始記錄者,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改正。凡經補考“三基”考試考核仍不合格者,當事人予以下崗處理。

        三基三嚴培訓計劃(二)

        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三嚴:嚴格要求、嚴謹態度、嚴肅作風。

        “三基”“三嚴”培訓及考核是提高醫務人員整體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是提高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保證,反映了為醫之道的根本,也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主要內涵。根據《醫務人員分級培訓計劃》,以醫學臨床“三基三嚴”培訓為中心內容,認真抓好醫務人員分級培訓工作,尤其是加強住院醫師的在職培訓,以提高醫療質量和全院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特制定2012年產科三基三嚴培訓及考核計劃。

        一、加強對急診醫護人員三基三嚴強化培訓的認識。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梁曉紅副主任醫師擔任科室培訓、考核小組長,由劉玉嵚主治醫師具體負責科室培訓考核工作。經常利用科室會議,晨會交班時間對全科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培訓意義、目的、重要性的宣講教育,提高對培訓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和自覺性。

        二、培訓及考核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如: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藥理學、輸液、輸血、水電解平衡的基本理論,休克、感染、

        發熱等病因及發病機理,常見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危重病人營養、熱量供應以及護理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護理診療規范、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采取方法及

        臨床意義。各種藥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適應癥等。

        (3)基本技能:包括醫護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穿刺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脫手術衣、手術器械的正確使用、打結、基本縫合方法等)和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等的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

        輔助檢查報告能力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執業醫師法》、《輸血法》、《傳染病防治法》、《侵權責任法》、《病歷書寫管理規定》、《母嬰保健法》等。

        (5)技能培訓與考核內容:徒手心肺復蘇技術;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胎心監護儀使用技術、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骨盆測量、產科四步檢查法、正常分娩產程觀察及處理;電除顫儀器使用技術;

        三、培訓方式方法:

        采用職工自學與科室集中學習、訓練兩結合的方式方法。要求醫護人員利用空閑時間學習醫學及急診急救基礎知識及新技術、新理論知識。并定期進行考核

        記錄在案??剖依每浦魅尾榉砍繒话嗉懊吭聵I務學習時進行新理論知識講解講座,并對急救常用技術采用現場操作演練考核,定期舉行急救模擬演練。利用手術培訓考核無菌術、消毒、鋪巾、穿脫手術衣、切皮、結扎、縫合等技術。

        安排全科醫護人員積極參加醫院醫療文書規范書寫專題講座。同時結合本科特點及醫院要求,對各種申請單、知情同意書、急危重癥患者搶救記錄等醫療文書規范書寫進行強化學習。由科主任或高年資醫師舉辦講座一次,并定期由科室質控小組對本季度醫療文書進行檢查,進行綜合評分并記錄在案。

        四、具體培訓考核計劃:

        1、科室每月對本專業知識組織考試1次。參加全院三基培訓,包括以下內容:人體解剖、生理、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免疫、病理生理、藥理、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除參加全院考試外,科室還要對住院醫師進行定期培訓、考試。

        2以下產科常見病及急危重癥循環學習:正常產程觀察及處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子癇、產后出血、子宮破裂、羊水栓塞、胎膜早破、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娠合并心臟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妊娠時限異常、正常產褥、異常產褥、異常分娩。

        3、重點加強產科相關技能培訓:骨盆測量、產科四步檢查法、會陰側切及縫合技術、手術基本操作、心肺復蘇術、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胎心監護儀使用技術等。

        4、利用晨會對十五種核心制度學習、提問,人人過關,每月抽考。

        三基三嚴培訓計劃(三)

        為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基礎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操作程序,加大臨床、醫技、護理人員“三基”(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理論和操作考核力度,把“三嚴”(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特制定**年三級醫院“三基三嚴”培訓計劃及考核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一、指導思想

        “三基三嚴”培訓要求全員參與,人人達標。要把“三嚴”的作風貫徹到各項醫療業務活動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訓練與??朴柧毾嘟Y合,一般訓練與重點培養相結合,當前需要與長遠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業務學習、操作訓練、派出進修、??婆囵B、自學函授等途徑,對各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培訓,從而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確保我院醫療質量的持續發展。

        二、組織領導

        嚴格執行《三級醫院“三基三嚴”培訓與考核管理辦法》(寶醫發【**】54號)的有關規定,醫院“三基三嚴”培訓考核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全院“三基三嚴”培訓計劃,組織落實考核工作,科技教育處、護理部負責安排“三基”知識培訓講座,確定參加考試的各級人員等。

        各學科“三基三嚴”考核小組具體負責本科室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要利用科室會議、晨會交班時間對全科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培訓意義、目的、重要性的宣講教育,提高對培訓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積極開展“三基”訓練。

        三、培訓考核目標

        全院“三基”培訓覆蓋率應達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訓及考核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及護理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如: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藥理學、醫院感染、基礎護理、輸血、水電解質平衡、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臨床藥學、臨床營養、核醫學、超聲診斷學等部分的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護理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診療規范、臨床常用護理技術規范、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采取方法及臨床意義。

        3、基本技能:包括醫護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術。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注射法、各種穿刺技術,穿脫隔離衣、鼻飼及胃腸減壓;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脫手術衣、手術器械的正確使用、打結、基本縫合方法等。

        急救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氣管插管、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呼吸機的使用與維護技術。

        臨床思維能力: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與護理計劃等的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護理文件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力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等醫療文件書寫的有關管理規定等。

        以上內容均為考試和考核內容。培訓教材主要參考《天津市衛生技術人員三基培訓教材臨床分冊》、《天津市衛生技術人員三基培訓教材醫技分冊》、《天津市衛生技術人員三基培訓教材護理分冊》等。

        五、培訓方式與安排

        采用醫務人員自學與科室講座、醫院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要求醫務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基礎醫學理論、專業和急救知識及技術??萍冀逃幎ㄆ诮M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及考核,并做好記錄。

        1、學習訓練階段(1月1日至10月31日)

        安排10個月的時間采取自主學習、崗位訓練、專題講座、示范教學的方法,有計劃、分步驟地抓好醫務人員的學習訓練,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

        (1)開展自學自練:醫務人員按照共同科目和專業科目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和訓練,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訓演練:以院、科為單位,采取專題講座、集體討論、集中訓練等方式,抓好重點內容和重點科目的學習訓練。各學科在科主任、護士長的主持下,每周業務學習一次、充分利用晨間交班時間提問;科技教育處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集中培訓、觀摩技能操作錄像,并組織院內高年資主治醫師及專家授課,護理部每月負責組織全院護理人員理論與技能培訓。

        采取閉卷考試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的形式,深化訓練效果。

        六、考核的人員范圍及要求

        1、培訓考核對象:全體衛技人員

        2、每名醫務人員必須掌握心肺復蘇急救技術及本專業常規診療操作技術,科技教育處、護理部將統一組織培訓、考核;

        3、科技教育處每季度組織一次規范化培訓醫師理論知識考核,每年組織兩次技能考核;理論考試內容為“三基”理論知識;基本技能考核為:醫療文件書寫、體格檢查、各種穿刺、給藥技術等;護理部每年組織兩次護理“三基”理論知識考試與技能考核;

        4、各科專業技術人員掌握??苹炯寄懿僮?,由科主任、護士長每月組織一次考核,科技教育處、護理部每季度組織抽查,各臨床、醫技科室應建立“三基”培訓考核登記本,詳細記錄每次培訓、考核的內容,并保存考核的原始資料。

        七、獎懲措施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