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3h3f5"></form>
      <noframes id="3h3f5"><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nobr></listing>

      <noframes id="3h3f5">
      <sub id="3h3f5"></sub><sub id="3h3f5"></sub>

      <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nobr></listing>
      <address id="3h3f5"></address>
      <address id="3h3f5"><listing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listing></address>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婦科醫生論文范文

        時間:2022-05-02 18:39:43

        序論:在您撰寫婦科醫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婦科醫生論文

        第1篇

        “英文國際”運行了一年,有50多人像付某一樣被騙,主要來自四川、浙江、山東、重慶等省市的高校和科研單位,其中不乏大學副教授、講師或醫生。王某收取費用約200萬元。

        “有的謊我自己都不信”

        重慶市沙坪壩公安分局警官郭躍強說,初步查明,2011年初,王某通過境外網站免費提供的服務器注冊“英文國際”。

        為了讓“客戶”上鉤,王某撒謊說:“網站可以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網站協助很多客戶評上了副高、正高職稱;網站跟多個學術期刊合作密切,即使被編輯發現抄襲,也能發表……”王某坦言,有的謊言連自己都不相信,那些高學歷者卻深信不疑。

        王某還和“客戶”簽訂了合同。合同內容是:支付定金1000元,網站提供論文摘要;支付30%費用,著手;完成后,支付40%費用;后,受害人支付剩余30%費用。

        案件破獲后,警方根據線索核查到受害人的真實身份了解情況。但一些人不愿承認,聲稱“怕影響到工作前途和學術聲譽”。

        竟然“沒法管”

        然而,面對龐大的論文“”市場,目前工商、教育、科研等部門因其“違規不違法”,竟然尚無明確的管理清查辦法。

        第2篇

        首先,對實習的狀態挺滿意的,無論在產前還是產后都比在之前的科室表現的主動,比較勇敢地去做事情,而老師也敢于放手讓我自己去發揮,這讓我真的感到很榮幸,有時自己在內心中也對自己捏一把汗,更加謹慎地去做操作。當自己獨立成功完成操作時,那是一種極大的滿足。在操作過后,老師會很細心地給我講解作中的不足之處,給我示范正確的操作。

        再者,在實習中,我更加注重了和病人之間的溝通,在做每一項的操作時,都會和病人解釋這項操作,病人理解了就會很配合我的操作,不會擔心實習生做不好拒絕讓實習生進行操作這種情況。這樣子和病人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很融洽,平時也會打打招呼。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做事情病的很順利,自己也更加自信。

        接著,在產科掌握了很多??浦R和??撇僮?,在產前住的有安胎的孕婦和待產的產婦,產后的主要是產婦等。對她們經常做的操作是靜脈輸液,會陰抹洗,氧氣吸入,導尿,測生命體征,幫小孩洗澡和游泳以及換衣被等。在產前掌握了產科常用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安寶和硫酸鎂的的應用。還有掌握胎心監護儀的使用,在產房里熟悉分娩的三個分期,配合助產士進行分娩工作,學會給新生兒測血糖,幫產后產婦按摩子宮。在產后和老師一起協助產婦哺乳,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

        最后,對自己在產科實習不滿意的地方,實習的時候未能很快的熟悉各種物品的擺放,很多東西得找半天都找不到,需要詢問老師。對配合老師這個方面表現的比較差。未能和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老師的交流比較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產科的理論知識掌握的不大好,未能進行深入的思考,老師和我講解我只能全盤接受,沒有自己的見解在里面,所以和老師之間的話題也比較少。對于各種知識沒能好好整理,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有些張冠李戴的感覺,答錯方向了。

        以后我會在以上方面不斷加強的。非常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帶教。

        2016婦科醫生實習自我鑒定【2】 首先我被安排到的是婦科,有了去過內外科的經驗,很多事情相對來說做起來得心應手,但是也有許多不佳的地方。例如:婦科都是些體質瘦弱的婦女,靜脈很細,對于靜脈輸液技術尚未有豐富經驗的我,確實需要改進。

        其次我又來到了產科,第一周跟的是顧老師,每天的工作就是幫助嬰兒洗澡和注射疫苗。雖然忙碌,此刻回想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還記得抱起第一個嬰兒時的情景,生怕有所閃失的我,把嬰兒橫抱得緊緊的,老師告訴我,應該一只手抱住頭部,另外一只手再抱住臀部。洗澡,消毒臍帶,幫助嬰兒穿衣服,對于喜歡孩子的我來說確實是一項有趣的工作。接著是為嬰兒注射疫苗,看著嬰兒熟睡的樣子,真的不忍心扎進去針,在一旁的父母更是心疼,但這也是為了孩子能有健康的身體。第2周,跟著管理西面病房的趙老師,或許我有些小題大作,但確實很欣慰在這一周的靜脈輸液沒有一次失誤讓我高興了很久

        經過1個月的婦產科門診實習,讓我初步了解婦科問診的內容以及技巧,通過自學熟悉了婦科常見疾病以及相應的治療藥物。觀看了門診手術。對于這門學科有了形象,直觀的認識。

        在實習期間,尊敬師長,服務態度良好,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因性別及時間等因素,未能進一步學習及觀摩手術,實乃憾事。感謝老師們的關愛和教導,學生定當努力,不負醫生之名。

        2016婦科醫生實習自我鑒定【3】 在婦產科的實習即將結束,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期間,我遵紀守法,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工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度良好,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實踐。在此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不斷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我在本科室實習期間,遵守勞動紀律,工作認真,勤學好問,能將自己在書本中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婦產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度,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的,現在接觸臨床才發現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那么簡單,并非如書上說寫那么典型,好多時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所以只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

        婦科實習鑒定就這樣簡簡單單的見證了我的工作學習,希望以后在其他工作當中能有幫助。

        在婦產科實習期間,遵守勞動紀律,工作認真,勤學好問,能將自己在書本中所學知識用于實際,掌握了婦產科常見并多發病的診療規范和治療原則,對于婦科、產科常規操作能夠達到熟練程度,深受本科帶教老師的好評。

        通過婦產科實習,鞏固婦產科的理論知識,熟悉妊娠、分娩、產后的正常過程及其護理,異常過程及患病婦女的護理、計劃生育和婦女保健指導內容等,同時要了解國內外新技術、新療法的進展情況,如互動式親情沐寓導樂分娩、嬰兒撫觸、嬰兒游泳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技術,開展護理科研,撰寫論文的綜合素質,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使我充分扎實的學到了不少專業知識。

        第3篇

        1937年,美國科學家格里高利?品卡斯(Gregory Pincus)宣布他成功地取出了人的卵細胞,并在體外培養成熟。次年,美國科學家約翰?洛克(John Rock)決定進行大規模人體實驗。他花了七年的時間,用開刀的辦法從多名志愿者體內取得800個卵細胞,進行體外受精的試驗,結果只取得了一例成功。這個消息上了1944年的《科學》雜志,文章發表后,來自世界各地的求援信如雪片般飛來,很多因為輸卵管堵塞而不能懷孕的婦女都把洛克當成了最后那根稻草??墒?,洛克卻在后宣布放棄了這項研究,原因很簡單:一個人的卵子是有限的,如此低的成功率根本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二戰結束后,科學界又開始了對試管嬰兒的研究,可進展卻十分緩慢。

        1960年的一天,一個名叫鮑勃?愛德華茲(Bob Edwards)的年輕的英國科學家正在圖書館里查資料。他畢業于愛丁堡大學生物學系,主攻方向是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要想研究人胚胎,必須先拿小鼠練手,那時他剛剛提取出小鼠的卵細胞,并在體外使它發育成熟。接下來他決定試試人的卵子,卻在圖書館里發現了品卡斯的論文?!皨尩?”他當場輕聲罵了出來。他知道,科學是不承認亞軍的,如果有人已經做過同樣的事情,那么他的研究就一文不值了。

        他回家郁悶了好幾天??珊髞碜屑氁幌?,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距離品卡斯的論文都過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卻一直沒人重復出同樣的結果呢?他決心親自嘗試一次,便找到一名婦科醫生,利用他給病人做婦科手術的機會,順便取出一些卵細胞進行實驗。兩年過去了,居然沒有一個卵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熟!要知道,卵細胞只有成熟之后才能被受精,這是試管嬰兒試驗必須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關。

        “難倒品卡斯錯了?”愛德華茲問自己??伤蚕氩怀鲞@到底是為什么,最后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也許人是很特殊的哺乳動物,小鼠身上能成功的實驗到了人身上就失敗了,說明上帝在造人的時候玩了點高難度的技巧。

        沒辦法,愛德華茲轉行干別的去了。

        可是,愛德華茲是一個很軸的人,對于這次失敗他一直耿耿于懷。1963年的一天,他在開車上班的途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也許人的卵子并不那么特殊,只是比小鼠需要更多的時間罷了?!要知道,品卡斯的論文里說人的卵子只需要幾個小時就成熟了,因此愛德華茲最多只培養過12個小時,洛克所做的那800次試驗也是如此。

        想到此節,他立刻打電話給那個婦科醫生,讓他想辦法再提供幾個卵細胞。這一次,愛德華茲耐心地培養了26個小時,終于成功了。

        下一步該試試體外受精了。這個領域的專家是一個美籍華人,名叫張明覺。他1908年出生于山西,1938年去英國留學,獲得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1951年,張明覺提出了“獲能”理論(Capacitation),這個理論認為必須被輸卵管里的某種物質“激活”,才會獲得讓卵子受精的能力。當時沒人知道這種神秘物質究竟是什么,于是愛德華茲嘗試了各種匪夷所思的辦法,比如先把和輸卵管碎片共同培養一段時間,或者把放在小瓶里,植入婦女的子宮中培養一段時間再拿出來受精,他甚至還嘗試過直接在恒河猴的輸卵管中進行人工受精!這樣的試驗進行了三年,結果都不成功。愛德華茲再一次想到了上帝,也許,上帝真的在造人的時候做點手腳?

        沒辦法,愛德華茲再一次放棄了研究,干別的去了。

        兩年之后,也就是1967年,愛德華茲的同事,一個名叫巴里?巴維斯特(Barry Bavister)的科學家找到了一個簡單的配方,只需要在細胞培養液里加入葡萄糖、重碳酸鹽和一點小牛血清,就能使倉鼠的卵子完成體外受精。愛德華茲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燃了,他用同樣的配方試了一次,居然很容易地就成功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卵細胞的來源就成了問題。以前都是用手術的辦法從志愿者的卵巢中取得卵子,成本顯然太高。恰在此時,一個名叫帕特里克?斯泰普圖(Patrick Steptoe)的英國醫生發明了腹腔鏡(Laparoscope)。這是一種頂端帶攝像頭的細管,最初的設計是用它來觀察病人腹腔內的病灶,不用開刀。愛德華茲知道了這個消息后立刻跑去找斯泰普圖,要求合作。當時愛德華茲已經是劍橋大學的教授了,而斯泰普圖則是奧德翰姆一家醫院的醫生,兩地相隔近300公里,每次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6個小時。愛德華茲試圖申請一筆經費,把斯泰普圖調到劍橋附近的一家醫院,卻遭到院方拒絕,理由是:他們覺得試管嬰兒是“不道德”的事情。

        愛德華茲沒辦法,只好一次一次地往奧德翰姆跑。兩人在原來的設計上做了一些小改良,經過多次試驗,終于從志愿者的卵巢中吸出卵子,極大地減少了體外受精的成本和風險。

        腹腔鏡雖然只需要切一個小口就行了,但畢竟是一次微型手術,如果插入一次能取出多個卵子就好了。那時科學家已經搞清了人類性荷爾蒙的功能,愛德華茲嘗試用“促排卵荷爾蒙”來促使婦女多排卵,獲得了成功。從此以后,使用一次腹腔鏡可以取出好幾個卵細胞,這樣做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最后一步就是植入胚胎了。第一批進行了八次試驗都不成功,愛德華茲認為原因在于受試婦女的黃體激素(又叫孕酮)分泌量不足,子宮壁不夠結實,胚胎無法著床。他決定采用一種名叫Primolut的荷爾蒙補充劑來延長月經周期,以為這樣可以讓胚胎便于著床。他又試驗了兩年,還是沒有成功。

        1975年,終于有一名婦女懷孕了。愛德華茲高興壞了,可他高興得太早了,體檢后發現是宮外孕,必須立即終止妊娠。這次意外事件終于讓愛德華茲開始懷疑Primolut的作用:也許這種人為的添加劑反而破壞了子宮壁?后來證明,Primolut實際上有墮胎的效果,難怪初期的試驗總不成功了。

        愛德華茲當時還不知道這個道理,不過他想來想去,終于決定改變以前的做法,大大簡化試驗程序,盡量不用人工激素,不干擾人體自身的荷爾蒙分泌。他停用促排卵荷爾蒙,而是通過監控人體正常性激素(LH)分泌水平的辦法來預測排卵的日期。然后在那一天用腹腔鏡取出正常排出的卵子,進行體外受精。胚胎植入子宮后也不再用Primolut。結果很快他就成功了,四名婦女成功地懷了孕。

        愛德華茲非常小心,他對這四名婦女的懷孕過程進行了嚴格的監控。第一名婦女在一次羊膜穿刺檢查后不幸流產,第二名婦女的嬰兒被發現染色體異常,被迫終止了妊娠。

        萬幸的是,第三名婦女一切正常。1978年,人類第一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取名路易絲?喬伊?布朗(Louise Joy Brown)。次年,第四名婦女也產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這一次是個男孩。

        第4篇

        關鍵詞:超聲,介入性治療盆腔疾病

         

        近年來介入性超生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上已日益普及。這一新技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少,并能直接獲取病理標本等特點,同時對某些疾病有治療作用,深受廣大患者及醫務人員的歡迎。我料自2000年以來開展了此項工作,現將部分工作報告如下:

        材料與方法

        1、對象:均為本院婦產科門診病人,年齡范圍23-43歲,所患疾病為巧克力囊腫6例、卵巢囊腫2例、包裹性積液1例。所有患者治療前均經婦產科門診和B超檢查明確診斷,經有關醫生推薦,由本人或家屬在治療單上簽字,同意后做介入性治療。

        2、使用儀器:阿洛卡SSD-1000診斷儀,頻率3.5MHZ普通探頭,穿刺針選用16G、18G。16G用于巧克力囊腫的穿刺,18G用于卵巢囊腫及包裹性積液的穿刺。

        3、操作方法:經腹壁途徑,常規碘酒酒精消毒皮膚,鋪無菌巾。探頭用1:1000氧氯靈液擦拭消毒,外套消毒,套內事先倒入少許高溫消毒偶合劑。腹部涂少許高溫消毒偶合劑,滿意顯示病變部位,避開腸管血管等臟器,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麻后,確定穿刺點,并在超聲監測下以快速有力手法進針。在針尖到達囊腫中心位置后拔出針芯,用50ml空針將囊內液抽凈。

        3.1巧克力囊腫抽凈囊液,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干凈后,完全抽出。注入無水酒精,量為抽出積血量的1/3-1/2,作用3分鐘后完全抽出,再注入無水酒精5-10ml留置囊內拔出穿刺針。

        3.2卵巢囊腫、包裹性積液抽凈囊液注入適量無水酒精鞏固3分鐘后抽出并將少許無水酒精留置囊內。博士論文,介入性治療盆腔疾病。

        結果

        共治療巧克力囊腫6例。1例巧克力囊腫內有一分隔,呈兩個腔,分別進行治療。抽出陳舊性積血量最少為35ml,最多為175ml。博士論文,介入性治療盆腔疾病。所有患者均進行了一次治療。操作過程順利,僅在注入無水酒精時患者有短時間腹痛,但均能忍受。術后無一例出現不良反應。第一例患者治療至今癥狀完全消失,卵巢形態結構完全恢復正常。博士論文,介入性治療盆腔疾病。博士論文,介入性治療盆腔疾病。其中一例巧克力囊腫積血抽凈并沖洗干凈后囊腫塌陷,且粘連與盆腔后壁,腹壁與囊腫間出現腸管,導致針尖位置顯示不清,再次注入生理鹽水65ml時未能抽回,考慮針尖已脫出囊外,未注入無水酒精,經后復查巧克力囊腫再次出現,后經手術治療。

        治療卵巢囊腫2例1例為6cm×5cm×3cm,另一例為17cm×15cm×13cm均一次穿刺成功抽出囊液分別為14ml、520ml隨著囊液的抽出囊壁即塌陷2例囊腔隨即消失。

        治療包裹性積液1例,其中包裹性積液患者進行了兩次治療,該患者因包裹性積液已做過一次手術,術后不久即復發,腹部增大,婦科醫生認為不易再次手術建議做介入治療。博士論文,介入性治療盆腔疾病。第一次治療抽出積液1216ml注入酒精60ml,凝固3分鐘后抽出48ml,剩余12ml留置囊內。博士論文,介入性治療盆腔疾病。治療后病人癥狀消失,一年后復查時還有殘余囊腔,對殘余囊腔進行穿刺此次只抽出囊液128ml,抽凈后進行了第二次酒精凝固治療。

        抽出囊液送病理科細胞學檢查均未發現瘤細胞。

        結 論

        超聲引導下介入性治療對某些盆腔疾病有獨到的療效,如包裹性積液,值得進一步開展,對于巧克力囊腫的治療此法應作為最佳選擇之一。

        第5篇

        器。這種古老的技術通過擴張陰道年到子宮頸外口。最近20年來腹腔鏡手術和子宮

        鏡手術技術的發展已成為婦科專業的一種重要的突破,現今在美國腹腔鏡已成為婦

        科最常用的手術器械。全世界對于永性絕育方法的需要是促進內窺鏡外科發展的主

        要原因。最重要的應用電凝方法改善了腹腔內止血的能力,使之有可能通過腹腔鏡

        完成手術操作。

        腹腔鏡的發展

        1910年斯堪地那維亞的Jacobaeus首先報道應用光學器械對人類腹腔進行觀察

        2。當然在這篇報道以前也有幾篇關于此方面發展的文章。早在1805年德國的Bozz

        ani曾用燭光和一根簡單的管子看到了尿道口。這啟發了Desormeaux,他在1843年

        首先發明尿道鏡和膀胱鏡3,光源是用煤油燈經過多面鏡將光反射而來。以后,德

        國的Stein于1874年發明一種光內窺鏡。也是德國人Nitze在內窺鏡中加入一組鏡頭

        ,將看到的區域進一步放大4。美國的Thomas Edison發明的電燈泡對婦科內窺鏡的

        進展有了進一步突破。蘇格蘭的Newman發明了遠端有一個小的白熾燈泡的膀胱鏡(

        1883)。德國的Kelling(1902)首先報道在狗身上應用腹腔內窺鏡。他先用針頭

        造成氣腹。并用Nitze設計有膀胱鏡觀察5,以后Jacobaeus(1910)應用一付套管

        針管將一些婦女造成氣腹,通過同一插管插入Nitze膀胱鏡,做了盆腔鏡檢查及腹

        腔鏡檢查2。

        腹腔鏡技術在應用于婦科外科之前曾經過幾度革新。美國的Orndoff發明的腹

        腔鏡套管針上安上一銳利的角錐頭以便于穿刺6,然后再插入一個自動套管鞘瓣膜

        ,以防止漏氣。第一次氣腹注入的是空氣以后瑞士的Zollikoffer用了二氧化碳(

        CO2)7。德國的Kalk介紹了應用一個前斜45?的透鏡系統對上腹部檢查,并且做第

        二個穿刺也(1929)8。德國的Fervers再次報道用腹腔鏡器械取活組織檢查及電灼

        腹腔內粘連(1933)9。1934年美國的Ruddock隨后介紹了用腹腔鏡一次性穿刺手術

        10。幾乎與此同時Boesch報告手術操作時抬高骨盆45?~50?。1937年美國的Hope應

        用Ruddock腹腔鏡診斷宮外孕11,美國的Anderson(1937),Powers及Barnes(19

        41)用輸卵管吸熱凝固方法進行絕育12,13。1942年美國的Donalson及其同事用腹

        腔鏡做了子宮懸吊手術14。1944年Decker介紹了陰道鏡,代替腹腔鏡的進入方法(

        圖1.2)。

        法國的Palmer是第一位將腹腔鏡廣泛地應于臨床的婦科醫生15(1947)。他也

        介紹了用子宮內插管做子宮內操作,并且發明輸卵管通色素法。Hopkins及Kapany

        在1952年介紹了光導纖維,使腹腔鏡手術取得進一步進展。60年代早期Hopkins設

        計了桿狀透鏡系統,現在大部分內窺鏡都用這種透鏡。幾乎同時,德國的Frangen

        -heim16(1963)和法國的Palmer繼續發明了用腹腔鏡電凝做輸卵管絕育。應用腹

        腔內電凝是發展盆腔鏡的主要促進力量,因為不掌握腹腔內止血的能力是不能做這

        類手術的。盆腔鏡的技術和器械操作方法的其他發展歸功于德國的Kurt Semm。19

        63年他介紹了應用自動注氣法以維持氣腹17。Semm曾推薦一套完整的盆腔鏡器械操

        作裝置,現在已經改進而且還在不斷更新。

        70年代腹腔鏡手術的應用日益增多,Steptoe及Edwards用腹腔鏡發現了做試管

        嬰兒的第一個卵母細胞18。直到80年代后期在介紹了經陰道超聲取卵母細胞以前,

        腹腔鏡一直都是試管嬰兒試驗中的組成部分。1972年Hulk及其同事介紹了腹腔鏡輸

        卵管鉗夾絕育方法19。加拿大的Rioux(1973)也介紹了腹腔鏡下兩極電灼輸卵管

        絕育方法。美國的Yoon(1974)也介紹了腹腔鏡硅膠環輸卵管絕育。表1.1以編年

        史方式概述腹腔鏡手術的發展。

        表1.1 腹腔鏡發展編年史

        研究者 日期 發 明

        Bozzani 1805 用燭光及簡單的管子看見尿道口

        Desormeaux 1843 介紹第一臺尿道鏡和膀胱鏡,用煤油燈和多個鏡面反射樂,成為

        第一臺有效的內窺鏡

        Stein 1847 發明光內窺鏡

        Nitze 1877 在內窺鏡管附加透鏡系統,因此可以將所見區域放大

        Edison 1880 發明白熾燈泡

        Newman 1883 發明在膀胱鏡遠端用小的白熾燈泡

        Boisseau de Rocher 1889 自插入鞘分離出目鏡部分,而用不同的望遠鏡插入鞘內

        Kelling 1901 用針頭給狗注入空氣造成氣腹,然后插入Nitze膀胱鏡

        Jacobaeus 1910 用套管針給人注入空氣造成氣腹,然后將Nitze膀胱鏡插入套管,

        首次記錄了用光學器械對人類腹腔的觀察

        Orndoff 1920 發明尖銳的角錐狀物對準套管針以便于穿刺,并發明自動套管針鞘

        瓣膜以防止漏氣(腹腔鏡)

        Zollikoffer 1924 用CO2代替空氣造成氣腹

        Korbsh 1927 第一本帶圖譜的腹腔鏡教科書問世

        Kalk 1929 發明前傾斜(45?)透鏡系統,為上腹部檢查做第二穿刺孔

        Fervers 1933 腹內粘連電灼

        Ruddock 1934 發明一次穿刺腹腔鏡手術,發表900例腹腔鏡使用結果,對58例宮外

        孕的確診率為100%

        Boesch 1935 應用墊高骨盆40?~50?方法

        Anderson 1937 用吸熱凝固方法做輸卵管絕育

        Powers and Barnes 1941 用腹腔鏡電灼輸卵管絕育

        Decker 1944 介紹陰道鏡

        Palmer 1947 第一位臨床應用婦科腹腔鏡的婦科醫生,介紹用子宮內套管進行子宮

        內操作及輸卵管通暢試驗

        Hopkins and Kapany 1952 內窺鏡采用光導纖維

        Palmer 1962 用腹腔鏡電凝做輸卵管絕育

        Frangenheim 1963 用腹腔鏡透熱法進行輸卵管絕育

        Semm 1963 自動注氣造成氣腹及全套盆腔鏡器械

        Stepoe 1967 出版英文版第一本腹腔鏡教科書

        Steptoe and Edwards 1970 用腹腔鏡取卵孕育試管嬰兒

        Clarke 1972 介紹腹腔鏡輸卵管結扎的器械

        Hulka 1972 介紹腹腔鏡輸卵管絕育的鉗夾術

        Rioux 1973 發明腹腔鏡輸卵管絕育的二極電烙法

        Yoon 1974 腹腔鏡硅膠環輸卵管絕育術

        與腹腔鏡技術發展的同時,重要的資料也發表出來。德國的Korbsh于1927年出

        版了第一本腹腔鏡的教科書,并附有圖譜。30年代后期美國的Ruddock出版了900次

        腹腔鏡的結果20。這本書特別提到用腹腔鏡診斷宮外孕有準確性。兩年以后,也是

        美國人的Belling出版了一本回顧性書籍,列出了腹腔鏡的指征,特別涉及子宮內

        膜異位癥、盆腔炎及宮外孕的診斷。1947年Palmer出版了他的《250例系列病例》

        。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很多教科書中可見到關于婦科腹腔鏡的介紹。1959年Frang

        enheim出版了一本德文教科書,隨后Thoyer-Rozat21將其翻譯成法文書,Albano及

        Cittadini22將其中婦科內窺鏡部分譯成意大利文。1967年第一本英文版腹腔鏡教

        科書由英聯邦的Steptoe23出版。美國的Cohen24和Fear出版了第一部婦科腹腔鏡的

        美國出版物,隨后于1970年美國第一部婦科腹腔鏡教科書出版。1970年美國的Whe

        eless報道了關于門診病人腹腔鏡操作的大量病例25。

        在美國建立了腹腔鏡手術的標準及隨訪制度。1972年Phillips建立了美國婦科

        腹腔鏡醫師協會(AAGL),并于同年Hulk修改了美國腹腔鏡協會并發癥委員會第一

        次年會報告。用于診斷和手術的腹腔鏡對婦科日常工作的沖擊是重大的,腹腔鏡使

        得婦科醫生在大多數臨床病例中確定了診斷,大大減少了剖腹手術的需要,附加的

        進展促進了腹腔鏡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分腔粘連、輸卵管疾病、宮外孕和卵巢囊的

        治療。與剖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治療大大減少了金錢的花費、術后發病率和身體復

        原時間。

        子宮鏡的發展

        人們在腹腔鏡發展以前已有查看子宮腔的想法。早在公元1000年Abulkasim用

        一面鏡子的反射光照射陰道。法國的Desormeaux(1853)用一種早期的內窺鏡看到

        子宮內部,并報道這第一臺“滿意”的子宮鏡。他還認出一位絕經后陰道出血的病

        人子宮內的息肉26。1847年Aubinais27用肉眼看到子宮腔,愛爾蘭的Pantaleoni2

        8用Desormeaux最初設計的膀胱鏡(圖1.3)認出子宮息肉(1868)。法國的Clado

        (1898)描述了幾種子宮鏡器械模型,并且出版了子宮鏡檢查技術的書籍(圖1.4

        )29。繼這一成就之后關于子宮鏡的專題論文不斷出版。David于1908年特別介紹

        了接觸性子宮鏡30(圖1.5)。

        子宮鏡進一步革新是向有效的膨脹基質及能夠清楚地看到子宮腔方面發展。1

        925年Rubin將膀胱鏡及子宮空內注入CO2相結合31。1928年Gauss用水沖洗血液并膨

        脹子宮腔32。并將水源提高于病人50cm。1962年Silander用一個透明橡皮球安放在

        內窺鏡上,然后再在子宮內充氣33。Edstrom及Fernstrom于1970年推薦用高分子左

        旋糖酐為膨脹劑34。1970年Lindemann用CO2膨脹子宮35。這些發展增加了子宮鏡的

        臨床應用。表1.2概述了子宮鏡的發展。

        表1.2 子宮鏡發展的編年史

        研究者 日期 發 明

        Abulkasim 1000 應用鏡子反射光至陰道內

        Desormeaux 1853 用早期內窺鏡看子宮內部,第一臺“滿意的”內窺鏡

        Aubinais 1864 用肉眼觀看子宮內部

        Pantaleoni 1868 用Desormeaux設計的膀胱鏡認出子宮息肉

        Clado 1898 描述幾種子宮鏡器械模型

        David 1907 子宮鏡的專題論文,特別介紹接觸性子宮鏡

        Ruben 1925 結合應用膀胱鏡及子宮腔CO2充氣

        Gauss 1928 用水沖洗血液并膨脹子宮腔,水源須保持高于病人

        50cm

        Silander 1962 用安裝于內窺鏡內的透明橡皮球使子宮腔充氣

        Edstrom and Fernstrom 1970 介紹高分子右旋糖酐為膨脹劑

        Lindemann 1970 用CO2膨脹子宮

        Hamou 1980 介紹微型陰道子宮鏡

        Baggish 1987 發明聚焦全影照相子宮鏡并附帶四頻道手術鞘尤其對Nd : YAG激光

        有用

        因為早期子宮鏡的透鏡系統是低級的,常常發生光線和成像傳播不足現象?,F

        在大部分子宮鏡的透鏡系統都有玻璃纖維環繞其周圍,可照明子宮腔。1952年,V

        ulmiere曾用一單片硬礦物質玻璃為引導,處理得當不僅能照明,而且當與目的物

        接觸時也能放大影像。1963年開始用一個光學套管放在斜鞘內的方法,并于1973年

        Barbot在法國推薦其用于臨床29而使之完善。1979年Baggish報道首次在美國應有

        此器械29。接觸性子宮鏡是將光學與現代全景照相子宮鏡的原理相結合,成為一種

        簡單的器械。1980年Hamou曾介紹了這種微型陰道子宮鏡36(Microcolpohysteros

        cope),正如新近Baggish在1987年推薦的附帶四個頻道手術鞘的一種聚焦全景照

        相子宮鏡,對激光操作特別有用29。

        參考文獻

        1. The Talmud.

        2. Jacobaeus HC. Uber die Moglichkeit, die Zystoskopie bei Untersuchung

        seroser Hohlungen anzuwenden. Munich Med Wochenschr. 1910;57:2090-2092

        .

        3. Gunning JE. History of laparoscopy. In: Phillips JM, ed. Laparoscopy

        .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77:6-16.

        4. Nitze M. Uber eine neue Beleuchtungsmethode der Hoblen des menschlic

        hen Korpers. Wien: Med. Presse; 1879:V20;851-858.

        5. Kelling G. Uber Oesophagoskopie, Gastroskopie und Colioskopie. Munic

        h Med Wochenschr. 1902;49:21-24.

        6. Orndoff BH. The peritoneoscope in diagnosis of diseases of the abdom

        en. J Radiol. 1920;1:307-325.

        7. Zollikoffer R. Uber Laparoskopie. Schweiz Med Wochenschr. 1924;104:2

        64-272.

        8. Kalk H. Erfahrungen mit der Laparoskopie (zumentes). Z Klin Med. 192

        9;111:303-348.

        9. Fervers C. Die Laparoskopie mit dem Cystoskop. Ein Btitrag zur Verei

        nfachung der Technik und zur endoskopischen Strangdurchtrennung in der

        Bauchhohle. Med Klin. 1933;29:1042-1045.

        10. Ruddock JC. Peritoneoscopy. West J Surg. 1934;42:392-405.

        11. Hope RB.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ctopic gestation by periton

        eoscopy. Surg Gynecol Obstet. 1937;64:229-234.

        12. Anderson ET. Peritoneoscopy. Am J Surg. 1937;35:36-43.

        13. Power FH. Barnes AC. Sterilization by means of peritoneoscopic tuba

        l fulgeration. A preliminary report. Am J Obstet Gynecol. 1941;41:1038-

        1043.

        14. Donaldson JK, Sanderlin JH, jun Harrel WB. Mcthod of suspending ute

        rus without open abdominal incision; use of peritoneoscope and special

        needle. Am J Surg. 1942;55:537-543.

        15. Palmer R. Instrumentation et technique de la couldoscopie gynecolog

        ique. Gynecol Obstet. 1947;46:422-429.

        16. Frangenheim H. Tubal sterilization under visualization with the lap

        aroscope. Geburtsch u Frauenheilk. 1964;24:470-478.

        17. Semm K. Das Pneumoperitoneum mit CO2. In: Demling L, Ottenjann R, e

        ds. Endoslopie—Methoden, Ergbnisse. S. Munchen: Banaschewski; 1967:167

        -169.

        18. Steptoe PC. Laparoscopic studies of the ovaries. Ned Tijdschr Verlo

        skd Gynaecol 1970;70:296-300.

        19. Hulk JF, Fishburne JI, Mercer JP, et al. Laparoscopic sterilization

        with a spring clip: a report of he first fifty cases. Am J Obstet Gyne

        col. 1973;116:751-759.

        20. Ruddock JC. Peritoneoscopy. Surg Gynecol Obstet. 1937;65:623-639.

        21. Thoyer-Rozat J. La Coelioscopie. Technique-Indications. Paris: Mass

        on; 1962.

        22. Albano VE, Cittadini E. La celioscopia in ginecologia (monografia).

        Palermo: Denaro; 1962:I 420.

        23. Steptoe PC. Laparoscopy in Gynaecology. Edinburgh, London: Livingst

        one; 1967,

        24. Cohen MR. Laparoscopy Culdoscopy and Gynecography: Technique and At

        las.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0.

        25. Wheeless CR Jr. Outpatient sterilization by laparoscopy under local

        anesthesia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n: Duncan GW, Falb RD, Speide

        l IJ, eds. Female Sterilization: Prognosis for Simplified Outpatient Pr

        ocedures. New York,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2:125-129.

        26. Desormeaux A-J. L’Endoscopie Uterine, Applications au Diagnostic e

        t au Traitement des Affections de l’Urethre de la Vessie. Paris: Baili

        ere; 1865.

        27. Aubinais. Union Med. 1864; no. 152.

        28. Pantaleoni D. On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cavity of the womb.

        Med Press Cire. London 1869;8:26-28.

        29. Barbot J. History of hysteroscopy. In: Baggish MS, Burbot J, Valle

        RF, eds. Diagnostic and Operative Hysteroscopy: A Test and Atlas. Chica

        go: Year Book Medical Publishers; 1986.

        30. David CH. L’Endoscopie Uterine, Applications au Diagnostic e au Tr

        aitement des Affections Intrauterines. Paris: Jacques; 1908.

        31. Rubin IC. Uterine endoscopy, endometrioscopy with the aid of uterin

        e insufflation. Am J Obstet Gynecol. 1925;10:313-319.

        32. Gauss CJ. Hysteroskopie. Arch Gynaekol. 1928;133:18-24.

        33. Silander T. Hysteroscopy through a transparent rubber balloon in pa

        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endometrium. Acta Obstet Gynecol S

        cand. 1963;42:284-296.

        34. Edstrom K, Fernstrom I. The diagnostic possibilities of a modified

        hysteroscopic technique.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1970;49:327-330.

        35. Lindemann J-J. The use of CO2 in the uterine cavity for hysteroscop

        y. Int J Frtil. 1972;17:221-224.

        第6篇

        論文關鍵詞: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體,耐藥性

         

        自1962年人類利用人工培養基分離支原體獲得成功后,從人體分離的支原體不斷被發現,現已有20多種。對人類有致病性的有3種,解脲尿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生殖支原體(Mg)。但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最主要的是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支原體;生殖支原體生長條件要求高而且生長緩慢,一般不采用經典的培養檢測,而采用PCR技術。鑒于目前生殖支原體診斷技術尚不能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推薦應用,國內對于生殖支原體感染情況報道不多;所以泌尿生殖道感染標本的支原體檢測一般只檢測解脲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其中解脲支原體是人類泌尿生殖道的常見病原體,與許多泌尿生殖道感染癥、圍產期感染和不育癥等都有關系,而且還是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之一。為了解張家界地區某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分布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本文對2008-2010年來院就診399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標本進行支原體的檢測及藥敏實驗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藥學論文,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研究對象 連續收集2008年-2010年來我院婦科門診就診的所有本地區患者399例,所有對象均為初診患者,剔除治療后復查者,年齡范圍為10歲-78歲,患者平均年齡為28歲。

        1.1.2 實驗材料 采集拭子為一次性無菌棉拭子,支原體培養鑒定和藥敏試劑盒購自珠海力拓發展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標本采集

        標本均由專業婦科醫生用無菌棉拭子輕輕抹去宮頸粘液,然后在宮頸口內約1.5mm處,輕輕旋轉刮取20S,置無菌管內立即送檢龍源期刊。

        1.2.2 支原體檢測

        將采集到的標本棉拭子插入液體培養瓶,在靠近液面上方的瓶壁上擠壓旋轉拭子,使拭子中標本充分滲入培養基;充分混勻接種了標本的液體培養基,然后用無菌加樣器取100ul加入試劑條的各孔中,同時分別設陰,陽性對照;最后各孔滴加2滴無菌礦物油,蓋上試劑條蓋,置于35攝氏度孵箱培養;24h和48h時分別觀察結果。

        1.2.3結果判定

        各測試孔中培養基為橙黃色為陰性,培養基由橙黃變紅且清亮為陽性,表示有支原體生長;藥敏結果判讀,如果Uu陽性含有藥物的孔中培養液的顏色為橙黃色,則表示Uu對此抗菌藥物敏感;反之,表明耐藥;若某種抗菌藥物低濃度培養液變為紅色,而高濃度培養液為黃色,表明該抗菌藥物高濃度對Uu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低濃度對Uu的生長無抑制作用,即中度敏感。

        1.3數據統計

        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統計軟件為SPSS13.0 。

        2結果

        2.1支原體培養鑒定結果

        399份標本共檢出支原體陽性233例,陽性率為58.4%。其中單一UU感染為49.9%(199/399);單一Mh感染為1.2%(5/399 );Uu和Mh混合感染為7.3%(29/399 )。在檢出的233例陽性標本中,單一的Uu 感染為85.4%(199/233);單一Mn感染為 2.1%(5 /233 );Uu和Mh混合感染為12.5%(29/233 )。2008年-2010年的支原體陽性檢出率分別是50%(70/139);56.2%(73/130);69.2%(90/130);其中單一Uu的感染分別為67.1% (47/70);84.9%(62/73 );92.2% (83/90 );單一的Mh的感染分別是8.6%(6/70 ); 5.5% (4/73 );2.2%(2/90 );Uu和Mh混合感染分別是24.3%(17/70 );9.6%(7/73 );5.6%(5/90 ) 。其中Uu的感染比例在逐年增加。這三種類型的感染主要集中在20-30歲這一年齡段的女性藥學論文,支原體陽性感染率為62.2%(145/233),構成比為36.3%(145/399)。 結果見表1-2和圖1-2。

        表1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檢出率(%)

        Table 1 The detection of femaleurogenital mycoplasma

         

         

         

        Uu

        Mh

        Uu+Mh

        合計

        陽性/例

        199

        5

        29

        233

        陽性率/%

        85.4

        2.1

        12.5

        100

        構成比%

        49.9

        1.2

        第7篇

        論文關鍵詞: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體,耐藥性

        自1962年人類利用人工培養基分離支原體獲得成功后,從人體分離的支原體不斷被發現,現已有20多種。對人類有致病性的有3種,解脲尿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生殖支原體(Mg)。但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最主要的是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支原體;生殖支原體生長條件要求高而且生長緩慢,一般不采用經典的培養檢測,而采用PCR技術。鑒于目前生殖支原體診斷技術尚不能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推薦應用,國內對于生殖支原體感染情況報道不多;所以泌尿生殖道感染標本的支原體檢測一般只檢測解脲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其中解脲支原體是人類泌尿生殖道的常見病原體,與許多泌尿生殖道感染癥、圍產期感染和不育癥等都有關系,而且還是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之一。為了解張家界地區某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分布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本文對2008-2010年來院就診399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標本進行支原體的檢測及藥敏實驗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藥學論文,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研究對象 連續收集2008年-2010年來我院婦科門診就診的所有本地區患者399例,所有對象均為初診患者,剔除治療后復查者,年齡范圍為10歲-78歲,患者平均年齡為28歲。

        1.1.2 實驗材料 采集拭子為一次性無菌棉拭子,支原體培養鑒定和藥敏試劑盒購自珠海力拓發展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標本采集

        標本均由專業婦科醫生用無菌棉拭子輕輕抹去宮頸粘液,然后在宮頸口內約1.5mm處,輕輕旋轉刮取20S,置無菌管內立即送檢龍源期刊。

        1.2.2 支原體檢測

        將采集到的標本棉拭子插入液體培養瓶,在靠近液面上方的瓶壁上擠壓旋轉拭子,使拭子中標本充分滲入培養基;充分混勻接種了標本的液體培養基,然后用無菌加樣器取100ul加入試劑條的各孔中,同時分別設陰,陽性對照;最后各孔滴加2滴無菌礦物油,蓋上試劑條蓋,置于35攝氏度孵箱培養;24h和48h時分別觀察結果。

        1.2.3結果判定

        各測試孔中培養基為橙黃色為陰性,培養基由橙黃變紅且清亮為陽性,表示有支原體生長;藥敏結果判讀,如果Uu陽性含有藥物的孔中培養液的顏色為橙黃色,則表示Uu對此抗菌藥物敏感;反之,表明耐藥;若某種抗菌藥物低濃度培養液變為紅色,而高濃度培養液為黃色,表明該抗菌藥物高濃度對Uu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低濃度對Uu的生長無抑制作用,即中度敏感。

        1.3數據統計

        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統計軟件為SPSS13.0 。

        2結果

        2.1支原體培養鑒定結果

        399份標本共檢出支原體陽性233例,陽性率為58.4%。其中單一UU感染為49.9%(199/399);單一Mh感染為1.2%(5/399 );Uu和Mh混合感染為7.3%(29/399 )。在檢出的233例陽性標本中,單一的Uu 感染為85.4%(199/233);單一Mn感染為 2.1%(5 /233 );Uu和Mh混合感染為12.5%(29/233 )。2008年-2010年的支原體陽性檢出率分別是50%(70/139);56.2%(73/130);69.2%(90/130);其中單一Uu的感染分別為67.1% (47/70);84.9%(62/73 );92.2% (83/90 );單一的Mh的感染分別是8.6%(6/70 ); 5.5% (4/73 );2.2%(2/90 );Uu和Mh混合感染分別是24.3%(17/70 );9.6%(7/73 );5.6%(5/90 ) 。其中Uu的感染比例在逐年增加。這三種類型的感染主要集中在20-30歲這一年齡段的女性藥學論文,支原體陽性感染率為62.2%(145/233),構成比為36.3%(145/399)。 結果見表1-2和圖1-2。

        表1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檢出率(%)

        Table 1 The detection of femaleurogenital mycoplasma

          Uu

        Mh

        Uu+Mh

        合計

        陽性/例

        199

        5

        29

        233

        陽性率/%

        85.4

        2.1

        12.5

        100

        構成比%

        49.9

        1.2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