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16:17
序論:在您撰寫新能源經濟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新能源 投資 技術
一、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新能源是一個相對于傳統化石類能源的概念,泛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核能等,涉及到生物、新材料、電子等多個領域。具體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地熱能、燃料電池等。
1.投資現狀分析
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立體式的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新能源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廣。目前投資新能源的,既有屬于國有性質的資金,也有民間投資;既有國外風險資金,也有國內民間資本。而國有資金雖然投資項目少,但單項投資額度大,是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2)投資方式靈活、領域廣泛。國有大中型企業或各級政府的財政投資都以大中型風能、核能、太陽能項目為主;風險投資機構則以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相關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為主;民營資本的創業投資則以太陽能、風能等節能輔助類項目為主。
2.經營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看,目前新能源企業的經營現狀不佳,不同企業的贏利能力差異大。
(1)大型新能源項目虧損較多,少數中小型項目有高額投資回報,但整體堪憂。大中型新能源項目的投資目的主要是為了“節能減排”,其社會作用遠高于經濟價值,投資初期出現普遍虧損實屬正常。中小型新能源項目因缺乏規模效應,使得新能源在價格上很難替代傳統能源,盈利能力差。僅有采用成熟技術,針對特定細分市場開發或提供實用性強的產品或服務的新能源項目,才能獲得超額利潤和快速發展。
(2)不同能源類型的項目運營情況相差甚遠。光熱類太陽能項目的盈利狀況最好。其次是中小型風能項目,尤其是提供中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和工程服務類的企業盈利能力強,成長迅速。部分實用性強的光伏類項目、大型風力發電項目、生物能項目在相應的優惠政策下,具有發展潛力。而海洋能、地熱能等項目還處于概念炒作階段,能真正獲得投資回報的項目少。
二、新能源經濟發展存在的障礙
雖然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宏觀環境和資源優勢,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充足的項目資金,但從新能源項目的運營現狀看,卻不容樂觀,因為新能源發展面臨著以下不足和障礙:
1.信息障礙
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與其他產業發展不同的是,新能源產業人才的不足不僅是尖端科技人才的緊缺,更重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不足,使得技術、資本、市場三者之間存在信息障礙。
絕大部分新能源項目的技術關鍵并非是重大技術創新,而是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即把成熟的技術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根據各地資源和環境特點開發出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與服務。因此,項目成功的關鍵便是技術、資本、市場三方面的有效溝通。但新能源發展時間短,懂技術者不懂投資、懂投資者不懂市場、懂市場者不懂技術,使得原本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技術、資本和市場三者間的關系斷裂,導致項目效率低、盲目投資多。
2.技術障礙
從長期看,新能源項目發展必須依賴于重大技術突破。目前最大的技術障礙卻并非技術成果少,而是現有技術難以轉化成產品,基本技術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現在:
(1)項目系統內存在技術匹配障礙,降低研發效率、不利于系統優化。新能源項目主要是將成熟的新能源技術轉化為實用新型產品,這一轉化過程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門學科知識,只有各項技術緊密結合,才能研發高效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而新能源學科領域跨度廣,技術溝通難度大,系統匹配性能差。
(2)新能源項目的基本技術普及程度低,項目的投資、推廣等存在技術障礙。如前幾年各地一哄而上“水變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項目騙局,都能吸引了不少風險資本盲目加盟。這些華而不實的新能源項目的失敗卻使得許多風險資本對新能源抱懷疑態度,甚至于敬而遠之。技術障礙已經嚴重制約了風險資本進入新能源領域,使得風險資本對新能源項目的態度走向兩種極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徹底排斥。
3.資源障礙
新能源項目所利用的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資源雖然具有可再生性,但開發這些能源,卻要受到相應的資源和條件限制,如自然氣候條件、礦產資源條件、國土資源條件等。如風力發電項目必須選擇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沿?;蛭鞑康貐^,太陽能發電項目投資在日照時間長、晴天多的區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則必須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灣。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轉化率低的情況下,規模大的新能源項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陽能發電需要大面積場地獲得太陽光能;風力發電場的占地規模動輒千畝以上;生物能則需要有大面積適應作物生長的土地;核能的選址則更加復雜。
三、結論
從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和面臨障礙不難看出,我國新能源經濟發展的關鍵并非是項目資金的不足和存在重大技術難題,而是要提高新能源基本知識和技術的普及程度,培養新能源行業的復合型人才。政府在新能源經濟發展上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在對新能源項目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進行新能源項目建設,才能真正的促進新能源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辜勝阻:新能源產業的特征和發展思路[J].經濟管理,2006,(11)
關鍵詞:新能源,經濟條件,房屋建筑,設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new energy economy condition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rection and the artistic pursui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balance the variou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flict must adjust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 speed new energy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study and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correct new energy building strategy plan, so a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 provide to the people comfortable buildings environment while, save energy us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new energy economy from man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use of the error and problems, grasp the new energy in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uses, so as to explore new energy economy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way, better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ergy and build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btain mor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the new energy,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新能源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為了更好地實現低消耗、節能的目的而實行的一種經濟適用、節能減排、環保綠色的方式,運用到房屋建筑中來,就要從地基的選定、材料的運用、建筑施工的取材等各方面考慮新能源的使用,實現房屋建筑在新能源經濟條件下更健康、節能。
1.建筑新能源技術在房屋建筑中存在的問題
1.1用于保溫的護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用于保溫的護結構設計有粘土空心磚護、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護、加氣混凝土護、內保溫復合護、夾心復合護以及外保溫復合護。這些護結構設計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不足之處,設計存在明顯的不足,使建筑物的護全部或者部分在室外,建筑物的圍護結構處于兩個不同的溫度環境中,溫度的差異就會導致圍護結構的不同變形[1]。
1.2高舒適度追求加劇能源的消耗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于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渴望得到恒溫恒濕的居住環境,為了滿足人們對于高舒適度的居住環境的要求,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來達到人們的目的,從而違背新能源建筑節能在房屋建筑領域的應用的目的。
1.3不合理建筑節能產品的滋生隨著低能耗建筑節能等新能源技術的推廣,很多產品應運而生,人們通過利用低能耗建筑節能理念來達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卻忽略了投入產出的比例,造成資源的浪費。在生產建筑節能產品的時候,產品的作用已經遠遠低于所消耗的資源,雖然從資金方面看,可利用的資源在資金使用上比較低,但是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新能源的作用發揮。
2.新能源經濟條件下房屋建筑的應用原理
2.1新能源節能技術的設計原則新能源在房屋建筑的應用首先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其次根據低能耗建筑節能住宅在技術組成上的分類和薄弱環節,在建筑節能設計上應該針對外墻、外窗和屋面作為重點來進行低能耗建筑節能設計,達到低能耗目的。條件滿足之后就要充分考慮地域條件、氣候因素和生活習慣、作息方式等,通過針對性的設計來考慮新能源的實際應用,達到高效率低造價的效果。
2.2新能源的經濟技術組成新能源經濟條件下的房屋建筑,可以從外墻系統、屋面系統和外窗系統三個方面來探究。新能源運用在在屋面上,主要控制的就是屋面的保溫隔熱和防水兩個方面,通過控制屋面在保溫隔熱和防水兩個方面的協調功能,使防水材料在保溫的同時防水,主要措施為屋面綠化、坡屋面設計、采用架空通風屋面的改裝等方式來達到屋面保溫隔熱效果;采取良好的氣密性、保溫隔熱性、抗風性能等新能源,減少傳熱量、減少滲透量以及減少太陽的輻射實現新能源的有效利用[2]。
3. 低能耗建筑節能技術在工業建筑領域的應用
3.1建立建筑節能設計的整體觀新能源在房屋建筑中應用非常廣泛,節能住宅、低能耗住宅、被動太陽能住宅和零供暖住宅在許多地方推廣。建筑節能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工藝、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動力、電氣、技術經濟等專業的通力協作,在整體目標指導下各專業制定本專業的分目標及相應節能措施。各專業設計相互影響、揚長避短,既分工又合作,形成資源的最佳整合。譬如,在建筑這樣一棟辦公建筑大樓,其中基本建筑情況為條式幕墻建筑,建筑面積約17200,窗墻比分別為:南0.61,北0.46,東0.70,西0.66,天窗0.1。其中空調系統運行方式全年采暖空調能耗為0.59GJ/,人員逐時在室率,照明使用率,其它用電設備使用情況等都有具體的設計,當設計建筑外墻、屋面和外窗傳熱系數分別達到0.8W/•K、0.5W/•K和2.5W/•K,外窗遮陽系數達到0.6時,可滿足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在這樣的基礎上,制造詳細的節能方案,就需要電力、機械、土木、工程建設、物理、化學等專業型人才匯集,通過智力資源的整合、全盤的綜合考慮,節能構造設計如下:外墻采用XPS25+20空氣層外掛石材外墻外保溫系統;幕墻采用Low-E中空玻璃+斷熱鋁合金窗框;屋面采用XPS25倒置式保溫方式[3];天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斷熱鋁合金窗框。這樣的節能設置不是單單依靠某一個人的能力所及的,而是整體資源的優化,實現最大化的設計標準。因此,整體設計是節能設計的首選,那種不管項目設計的總體目標和本專業定位,盲目追求本專業的“最優”,各專業組合雜亂無章、其整體效果可想而知。
3.2全盤考慮精準化精打細算是實現資金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在房屋建筑的管理上,結合新能源的應用,建立精打細算的造價預算管理,做一個精算師。綜合對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成本預算,包括開工、施工、完工等各個階段,制定可行的資源計劃,對人力、設備、材料、能源、設施及其他各種資源等進行估算,包括初步項目成本估算、技術設計后的成本估算(預算)和詳細設計的成本估算(最終估算)等幾種不同精度的項目成本估算。尤其是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成本估算更要精準,對開工階段編制預算、施工階段落實預算、工程竣工階段編制決算都有全盤的考慮,精確地估算項目總成本,并將其分攤到項目的各項具體活動和各個具體項目階段上,通過造價預算實現成本管理。使用總預算確定的方法、進行預算分解和調整的方法、預算投入時間安排的方法及詳細預算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計算機軟件去進行這些工作。
3.2發展新能源房屋建筑新能源在房屋建筑上,主要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和各種智能服務設施的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體現著“人”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以“人”為核心、以科技為動力,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生活得更舒適、安全、方便。不僅僅可為人們提供舒適、便利的環境,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節能功效[4]。例如在節能住宅方面,一般情況下至少有15cm厚的保溫層,能源消耗為65kwh/a;低能耗住宅,一般情況下保溫層厚度處于20~25cm之間,能源消耗不超過30kwh/a; 被動太陽能住宅,一般情況下保溫層厚度在30cm以上,采暖能源消耗不超過15kwh/a;零供暖住宅,在被動房的基礎上,通過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比如利用太陽能收集器來主動采集能力,達到零供暖的住宅。
4.結論
新能源技術在我國處于初始階段,在房屋建筑領域推行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仍然存在各種問題,譬如認識不夠、觀念不新、技術力度不夠,各種相關政策還相對不完善,并且缺乏溝通交流的平臺等不足之處隨之顯現。在以后的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發展的道路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新能源經濟條件下房屋建設的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馬明輝;葉傳海;馮峰;;尹崇華;;新能源經濟的社會福利數學模型及分析;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2]陶綬章;住宅建筑設計經濟指標的評價;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2年01期
[3]孟憲海;柏松建立全國統一的住宅設計建造標準對策分析;建筑經濟;1998年第12期
【關鍵詞】新能源;投資;技術
新能源是一個相對于傳統化石類能源的概念,泛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核能等,涉及到生物、新材料、電子等多個領域。具體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地熱能、燃料電池等。
一、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一)投資現狀分析
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立體式的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新能源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廣。目前投資新能源的,既有屬于國有性質的資金,也有民間投資;既有國外風險資金,也有國內民間資本。而國有資金雖然投資項目少,但單項投資額度大,是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2.投資方式靈活、領域廣泛。國有大中型企業或各級政府的財政投資都以大中型風能、核能、太陽能項目為主;風險投資機構則以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相關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為主;民營資本的創業投資則以太陽能、風能等節能輔助類項目為主。
(二)經營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看,目前新能源企業的經營現狀不佳,不同企業的贏利能力差異大。
1.大型新能源項目虧損較多,少數中小型項目有高額投資回報,但整體堪憂。大中型新能源項目的投資目的主要是為了“節能減排”,其社會作用遠高于經濟價值,投資初期出現普遍虧損實屬正常。中小型新能源項目因缺乏規模效應,使得新能源在價格上很難替代傳統能源,盈利能力差。僅有采用成熟技術,針對特定細分市場開發或提供實用性強的產品或服務的新能源項目,才能獲得超額利潤和快速發展。
2.不同能源類型的項目運營情況相差甚遠。光熱類太陽能項目的盈利狀況最好。其次是中小型風能項目,尤其是提供中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和工程服務類的企業盈利能力強,成長迅速。部分實用性強的光伏類項目、大型風力發電項目、生物能項目在相應的優惠政策下,具有發展潛力。而海洋能、地熱能等項目還處于概念炒作階段,能真正獲得投資回報的項目少。
二、新能源經濟發展存在的障礙
雖然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宏觀環境和資源優勢,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充足的項目資金,但從新能源項目的運營現狀看,卻不容樂觀,因為新能源發展面臨著以下不足和障礙:
(一)信息障礙
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與其他產業發展不同的是,新能源產業人才的不足不僅是尖端科技人才的緊缺,更重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不足,使得技術、資本、市場三者之間存在信息障礙。
絕大部分新能源項目的技術關鍵并非是重大技術創新,而是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即把成熟的技術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根據各地資源和環境特點開發出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與服務。因此,項目成功的關鍵便是技術、資本、市場三方面的有效溝通。但新能源發展時間短,懂技術者不懂投資、懂投資者不懂市場、懂市場者不懂技術,使得原本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技術、資本和市場三者間的關系斷裂,導致項目效率低、盲目投資多。
(二)技術障礙
從長期看,新能源項目發展必須依賴于重大技術突破。目前最大的技術障礙卻并非技術成果少,而是現有技術難以轉化成產品,基本技術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現在:
1.項目系統內存在技術匹配障礙,降低研發效率、不利于系統優化。新能源項目主要是將成熟的新能源技術轉化為實用新型產品,這一轉化過程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門學科知識,只有各項技術緊密結合,才能研發高效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而新能源學科領域跨度廣,技術溝通難度大,系統匹配性能差。
2.新能源項目的基本技術普及程度低,項目的投資、推廣等存在技術障礙。如前幾年各地一哄而上“水變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項目騙局,都能吸引了不少風險資本盲目加盟。這些華而不實的新能源項目的失敗卻使得許多風險資本對新能源抱懷疑態度,甚至于敬而遠之。技術障礙已經嚴重制約了風險資本進入新能源領域,使得風險資本對新能源項目的態度走向兩種極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徹底排斥。
(三)資源障礙
新能源項目所利用的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資源雖然具有可再生性,但開發這些能源,卻要受到相應的資源和條件限制,如自然氣候條件、礦產資源條件、國土資源條件等。如風力發電項目必須選擇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沿?;蛭鞑康貐^,太陽能發電項目投資在日照時間長、晴天多的區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則必須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灣。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轉化率低的情況下,規模大的新能源項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陽能發電需要大面積場地獲得太陽光能;風力發電場的占地規模動輒千畝以上;生物能則需要有大面積適應作物生長的土地;核能的選址則更加復雜。
三、結論
我國新能源項目投資強勁,但整體盈利能力差,造成目前現狀的原因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好、資源豐富、市場巨大、資金充沛的同時,卻又面臨著信息、技術、資源等諸多障礙。因此,國家應在加強新能源知識普及、培養復合型新能源人才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發展新能源經濟,而不應鼓勵盲目投資。
參考文獻:
[1]辜勝阻:新能源產業的特征和發展思路[J].經濟管理,2015,(11)
[2]匡 梅:中國能源新戰略探討[J].統計與決策,2014,(14)
[3]李建民: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路徑選擇的戰略性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15 (6)
大氣污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緩解地球變暖的趨勢。
關鍵字:新能源;建筑設計;重要性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do a simple narrative of a new energy economy , hope can actively promot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to ensure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reduce air pollution,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mitigate global warming trend.Key words: new energy;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importance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2-
著社會的發展,藝術的追求,建筑設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任務,重新尋找建筑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點。環境問題成了世界的中心話題。解決目前環境問題的辦法是積極發展新能源。然而,人又是環境的主體,于是人和新能源又成為了建筑創作的中心課題。新能源經濟下建筑設計的方向和要求到底什么?建筑節能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一、目前社會所面臨的生態環境
隨著人口增長、人類活動加劇,近海水域污染加重,造成全球50%的海洋珊瑚礁死亡;由于過量捕撈和海洋污染,世界漁場產量全而下降。而 淡水資源占全世界水體總量的1%弱,且其中絕大部分冰封在南極等地的水久冰蓋中,人類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資源不足0.03%。全球共有250條國際河流,對這些河流中水資源的利用、水質的防護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敏感問題。
以前人們對濕地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如美國人就有“濕地是浪費的大地”一說。實際上濕地是地球生物物種的寶庫,世界上將近70%的生物都在濕地環境中孕育、牛存。保護濕地不僅是環保的要求,而且對抗旱澇也有重要作用。
全世界的生物種類迅速衰減,許多珍稀物種瀕臨滅絕。1973年在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簽署的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旨在通過控制國際貿易來制止對野生生物的濫捕濫殺。
能源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環境挑戰?,F在人類所依賴的化石能源不僅造成了地球升溫等全球性的生態災難,而且這種社會經濟運行本身也難以為繼??茖W家預測,到2030年左右,全世界的化石燃料將消耗殆盡。因此,改變能源結構,尋找新能源已成為全人類必須面對的首要環境課題。
二、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意義:
1、建筑節能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能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能源的發展。當今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能源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筑從建材生產,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無時不在消耗著能源,資料統計表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建筑能耗占到全國總能耗的1/3左右,我國也占到25%以上。因此在建筑中推廣節能技術勢在必行。
2、建筑節能是環境保護的需要:
我們現在應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二氧化碳、硫、氮氧化合物等),是造成大氣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倡建筑節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3、建筑節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更加舒適的建筑生活環境。冬季采暖,夏季空調都需要能源的供應。而在當前能源十分緊張的狀況下,節約建筑能耗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建筑節能設計是建立在滿足合理的舒適要求前提下,通過技術減少建筑能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滿足建筑節能的要求。
三、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1、新能源的定義及主要新能源介紹
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太陽能是一種干凈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親睞,在人們生活、工作中有廣泛的作用, 其中之一就是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太陽能電池就是利用太陽能工作的。而太陽能熱電站的工作原理則是利用匯聚的太陽光,把水燒至沸騰變為水蒸氣,然后用來發電。從1985年開始在我國推廣太陽能暖房,尤其是從“十五”開始有了迅猛的發展,僅2002年就有多所中小學建成了高標準的太陽能暖房教室或教學樓。經濟效益好,成本只比普通建筑增加成本15-20%,是一項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戶生活水平質量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每平方米年可節約標準煤26?。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并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650至1200℃。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巖涌至離地面1至5公里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溫的熔巖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這些加熱了的水最終會滲出地面。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并抽取其能量。地熱能是可再生資源
2、開發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意義:
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將進一步的減少直至枯竭。為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節約能源的同時還必須要開發和利用綠色環保并可再生的新能源。根據專家預測,到206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將發展到能源總用量的50%以上,成為未來能源結構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3、將新能源技術應用于建筑的意義和未來展望:
建筑消耗大量能源,當前我國建筑業發展迅猛,把節能、綠色環保、生態技術應用于工程是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型能源在建筑上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代替資源有限的傳統能源,而且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它的開發和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和深遠的意義。我國具有豐富的新能源資源,目前在太陽能利用方面發展迅速,太陽能電池發電技術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用量也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率將達到25%,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擁有量將達到320MW.另外像風能、地熱能等方面的開發研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預計新能源必將在我國的建筑事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四、建筑節能設計的應用
1、實現建筑節能的技術途徑及動態經粗略估算,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技術措施可以降低2/3~3/4的建筑能耗。因此,在建筑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在滿足室內環境舒適、衛生、健康的條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節能技術,有利于實現建筑節能和環保共進的目標。日本最近提出“建筑的節能與環境共存設計”的概念便是這一思想的體現。一般來說,實現建筑節能的技術途徑為:盡量減少建筑內能源總需求量的同時,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從而減少使用在建筑領域內易引起環境污染的能源。
2、減少建筑內的能源總需求量
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空調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目前,我國的采暖空調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長速度己明顯高于能量生產的增長速度,因此,減少建筑的冷、熱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總量的重要內容,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實現。 建筑規劃與設計
面對全球能源環境問題,不少全新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如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等,它們本質上都要求建筑師從整體綜合設計概念出發,堅持與能源分析專家、環境專家、設備師和結構師緊密配合。在建筑規劃和設計時,根據大范圍的氣候條件影響,針對建筑自身所處的具體環境氣候特征,重視利用自然環境(如外界氣流、雨水、湖泊和綠化、地形等)創造良好的建筑室內微氣候,以盡量減少對建筑設備的依賴。具體措施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合理選擇建筑的地址、采取合理的外部環境設計(主要方法為:在建筑周圍布置樹木、植被、水面、假山、圍墻);合理設計建筑形體(包括建筑整體體量和建筑朝向的確定),以改善既有的微氣候;合理的建筑形體設計是充分利用建筑室外微環境來改善建筑室內微環境的關鍵部分,主要通過建筑各部件的結構構造設計和建筑內部空間的合理分隔設計得以實現。
3、利用新能源
在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人們對各種太陽能利用方式進行了廣泛的探索,逐步明確了發展方向,使太陽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①作為太陽能利用中的重要項目,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較為成熟,美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投資興建了一批試驗性太陽能熱發電站,以后可望實現太陽能熱發電商業化;②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國外己建成不少光伏電站和“太陽屋頂”示范工程,將促進并網發電系統快速發展;③目前,全世界已有數萬臺光伏水泵在各地運行;④太陽熱水器技術比較成熟,已具備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但仍需進一步地完善太陽熱水器的功能,并加強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建設;⑤被動式太陽能建筑因構造簡單、造價低,已經得到較廣泛應用,其設計技術已相對較為成熟,已有可供參考的設計手冊;⑥太陽能吸收式制冷技術出現較早,目前已應用在大型空調領域;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目前處于樣機研制和實驗研究階段;⑦太陽能干燥和太陽灶已得到一定的推廣應用。但從總體而言,目前太陽能利用的規模還不大,技術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較低,仍需要繼續深入廣泛地研究。在利用地熱能時,一方面可利用高溫地熱能發電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熱和熱水供應;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熱泵和地道風系統利用低溫地熱能。風能發電較適用于多風海岸線山區和易引起強風的高層建筑,在英國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實例,但在建筑領域,較為常見的風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風方式。 建筑節能新技術
新能源汽車是相對于傳統燃料汽車而言的,通常新能源汽車又被稱為代用燃料汽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導致能源在逐漸的減少,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就我國的石油資源為例,石油資源并不豐富,據調查,在整個石油資源總消耗中,交通能源消耗占有巨大的比例,石油資源即將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嚴重的能源問題。在石油資源使用的過程中,交通能源消耗將會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并使全球溫室氣體大量排放?;谶@樣嚴峻的能源形勢,大力發展新能源新車技術勢在必行,從而使我國實現交通能源動力系統的轉型。
1.1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評價
經過對現有能源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考察,其中能夠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替代能源主要有:氣體燃料、生物質基液燃料氫、電能、核能等。人們常說的混合動力汽車,主要是指不是單純利用一種能量轉換器提供驅動汽車,這樣的汽車被稱為混合型電動汽車。在通常情況下,混合動力汽車分為不同的種類,主要包括:串聯式混合動力汽車、并聯式混合動力汽車、混聯式動力汽車?;旌鲜絼恿ζ嚨某霈F與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有直接的關系,在某種意義上,混合電動汽車又分為兩種,即汽油混合動力和柴油混合動力,但兩種的關鍵技術都是混合動力系統?;旌蟿恿Φ膬瀯荩浩渫瑯涌梢缘郊佑驼炯佑?,沒有改變汽車的使用習慣;政府和企業推廣這種產品也無須投資新建充電裝置或加氣站;其燃油的經濟性能較高,并且其擁有優越的行駛性,在起步和加速時,可以在電動馬達的輔助,這樣將會大大降低油耗,最終實現"零"排放;另外,其采用電動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機械噪音?;旌蟿恿ζ嚨牧觿荩浩湓诩夹g方面還不成熟,相關產品的定價較高,電動機和內燃機兩套動力系統的造價遠比一套動力系統的成本高;如果長時間高速或勻速行駛不省油。
1.2純電動汽車的技術評價
純電動汽車主要將車載電源作為主要的動力,在純電動汽車中,沒有燃機發動裝置。純電動汽車自身具有獨特的優勢,主要是沒污染、噪音小、效能高,一旦純電動汽車發生故障時,其維修較為方便簡單。
1.3其他類型汽車的技術評價
天然氣汽車主要是將天然氣作為燃料,由于我國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這就大大促進了天然氣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氫發動機汽車主要是在現有的引擎基礎之上改造而成的,氫發動機汽車沒有任何污染。其排放量較少,同時,對氫的要求較低,最主要的優點是內燃機技術比較成熟;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正在處于瓶頸期,其在技術專利、配套設施等發面需要逐漸的完善和發展,這就需要相關專業部門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深入的研究。
2新能源汽車的經濟評價
2.1新能源汽車的經濟評價
新能源汽車主要將較為規范的燃料作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其對能源的要求較高,包括:高密度的能源能量、污染較小的能源,要注重能源制造及使用成本的經濟性,盡最大努力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在這樣條件下,才能促進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技術已經在很多地區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回饋。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為廣大的消費者和社會帶來了長遠的經濟利益。其在使用過程中,不僅發揮了自身的較高的清潔性,而且還有效的提高了經濟性能。在進行新能源技術研究中,不斷的強調各個組件的使用性和使用壽命。
2.2混合動力汽車的經濟評價
對于混合動力汽車而言,其擁有兩種驅動方式,即燃油式和電力式?;旌蟿恿ζ嚨募夹g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五項,即價格、排量、節油率、銷量五部分,這五項技術指標體系能夠對混合動力汽車經濟性能及其狀況進行全面的反映。其中銷量主要可以反映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需求狀況,如果銷量較好,說明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需求量大,市場需求水平較高;如果銷量較低,顯然說明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需求量較少,市場需求水平很低。節油率主要是在混合動力汽車與普通車型比較的基礎之上,混合動力汽車所節約的燃油比率,節油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合動力汽車的電力驅動技術,具有較強技術的混合動力汽車的節油率較高。
3新能源汽車的綜合評價
對于新能源汽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在同一層次的指標體系中,不允許出現明顯的包含關系。新能源綜合評價體系的設計具有嚴格要求,要從當前國際科技發展趨勢的具體情況進行考慮,其指標體系的設計要符合當前國際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形勢,并符合時展的要求。在選取指標時,要注重總結評價對象的共性特征,要使所選取的指標符合評價對象的總體特征,要重點考慮量化評價是否可行、及指標數據是否可以獲取。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系統性綜合評價時,不僅要注意汽車節能問題,而且還要注意新能源技術及產品的選擇原則問題。針對目前各國的汽車工業發展現狀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新能源汽車技術有利于環保和安全,就各國實際能源情況及環保情況而言,新能源汽車技術是重要的發展戰略。其具有標準的產業化基礎,對節約能源具有顯著的效果,新能源汽車技術具有可行性,在全球中市場廣闊。
4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策略
針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并確定當前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機遇期,最終實施研發、產業化、品牌等方面的發展戰略。
4.1實施新能源汽車研發策略
針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了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發展技術,要建立完善的“企業主導、政府引導”的研發模式。在選擇適合的技術路線的基礎之上,專注于主要技術和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工作,政府大力提倡自主研發,適當增加研發的資金投入,并將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不斷的實現引進技術的直接經濟效益,培育專業的新能源研發人員,從而提高新能源汽車技術。
4.2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策略
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增加新能源市場需求,不斷的加強產業與產業之間的合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突出配套產業的重要性,不斷發展配套產業。
4.3實施新能源汽車的品牌策略
注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加強新能源汽車品牌的不斷延伸,大力宣傳新能源汽車品牌??梢酝ㄟ^跨國汽車企業的品牌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這樣也可以利于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宣傳推廣,進而形成人們比較熟悉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5結語
關鍵詞:我國;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127;F2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1
S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類對能源的使用也在不斷升級,從原始的薪柴,到煤炭、油氣等化石能源,再到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始終是人類社會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助推力。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近年來顯現出來的傳統化石能源隨著人類過度使用急劇減少、化石能源的開采、燃燒及冶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等負面問題已經成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亟待破解的課題。
一、我國新時期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
我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到15%、2030年達到20%。
一是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豐富的資源量。其中:水電技術開發量為6.6億千瓦,到“十二五”末只開發了30%;風電技術開發量102億千瓦,目前已開發量為1.5億千瓦;截至2016年太陽能發電量662億千瓦時,占儲量的萬分之0.16。從數據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但目前開發程度低,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是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逐步擴大。水電方面,我國對于水電的整體布局,主要是西部地區對于水電新能源的利用較高,水電事業的發展為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帶來較大影響,有力的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到2016年,全國水電裝機3.3億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風電方面,風力發電是新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我國西北、西南、東北及沿海地區風資源都非常豐富,國家九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大多分布在這些地區,2016年我國風電并網裝機1.19億千瓦,我國風電已經連續7年領跑全球;在光伏發電方面,中國已經擁有較為完全的光伏設備制造及光伏發電產業鏈,整個產業鏈中主要包括光伏發電開發系統與光伏組件等設備系統,該條產業鏈已經占領世界光伏市場。
三是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日趨成熟。水電方面,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300米及以上混凝土雙曲拱壩。風電領域,1.2-5兆瓦風機已實現批量生產。在光伏領域,正在依托國家光伏領跑者基地,推動光伏產品先進性指標提升。由此看,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產業制造能力已經位居世界首位,成為制造強國。
二、對于新時期下我國新能源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新能源經濟產業發展的不夠規范
基于產業發展不規范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企業較容易一哄而起,新能源的進入門檻較低,加之我國政府的鼓勵政策多,這使得大批量的企業開始積極涌入新能源領域中,這其中摻雜著許多濫竽充數的企業,在市場中難免出現惡性競爭的現象或是低價競爭的現象,這使產品的質量被降低,影響到我國企業的自身形象。
(二)對于新能源經濟產業的管理體制尚不完善
新能源經濟發展方面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嚴重阻礙著經濟產業的發展,日益呈現出電網建設與新能源發展之間的不協調現象,不能夠對新能源發展過程中增加的成本進行及時的傳導工作,以及對于電網企業沒有較為強制性的要求與監管,正是因為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在新能源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發電設備被閑置的現象。加之風電具有的不穩定性,電源結構不佳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新能源的浪費。
(三)新能源技術基礎過于薄弱
對于新能源的發展而言,國內還未能全面掌握核心技術,部分裝備的重點的構件還需要進口國外的構件,對于新能源的技術還不能夠進行創新,導致這種情況的實際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首先,對于中國而言,把新能源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大學或是科研院所,缺乏專業的創新平臺做新技術的研發工作。其次,中國企業的發展規模較小,沒有相適應的研發能力,加之沒有大型設備供應商,對于有經濟規模的企業而言,他們的研究開發能力不足,與發達國家的研究開發不能夠相提并論。
三、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積極促進新能源經濟建設
(一)對于新能源經濟發展進行制度創新,并完善保障機制
為促進新能源經濟建設需要為新能源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并制定與之協調的制度體系??梢酝ㄟ^以下幾種方式對財政補貼制度進行完善,主要包括用戶補貼,投資補貼等,緩解新能源經濟產業中投資成本較高的情況,對于新能源經濟發展的投資融資制度進行完善,積極爭取風險投資資金對于新能源經濟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新能源的保障機制,促進其發展。
(二)對于新能源經濟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統籌工作
我國需要大力對新能源資源進行評估調研,在做好統籌規劃的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地方特色的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規劃目標,合理分配好中國的能源,積極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能源需要明確中國新能源的發展思路。
(三)重視新能源的研發工作,創新新技術
首先中國需要加大對于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工作,使新能源技術能夠為大規模生產提供支持;其次,積極引進先進的國外設備技術,基于引進的基礎上經濟做好創新工作,使其成為屬于中國新能源技術;最后,在社會上建立技術創新平臺,促進企業與科研院所之間的交流,以積極促進新能源科技成果的發展。
四、結語
發展新能源經濟能夠促進中國產業的發展,在資源與經濟發展的方面而言,中國已進入推動新能源發展的成熟階段,盡管在目前中國與國外之間新能源技術差距較大,但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新能源經濟會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陳航.新常態下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淺析[J].中國統計,2015(9):55-56.
關鍵詞:新能源,經濟條件,工業房屋建筑,設計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new energy economy from various aspects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roblems, grasp the new energy industr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effect and explore new energy economy in industrial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way, better achieve 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build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he harvest mor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the new energy, the economy, the industrial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新能源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為了更好地實現低消耗、節能的目的而實行的一種經濟適用、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方式,運用到工業房屋建筑中來,就要從地基的選定、材料的運用、建筑施工的取材等各方面考慮新能源的使用,實行工業房屋建筑在新能源經濟條件下更健康、節能。
一、建筑新能源技術在工業房屋建筑中存在的問題
1、用于保溫的護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用于保溫的護結構設計有粘土空心磚護、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護、加氣混凝土護、內保溫復合護、夾心復合護以及外保溫復合護。這些護結構設計各有各的優點,也各種各的不足之處,設計存在明顯的不足,使建筑物的護全部或者部分在室外,建筑物的圍護結構處于兩個不同的溫度環境中,溫度的差異就會導致圍護結構的不同變形[1]。
2、高舒適度追求加劇能源的消耗。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于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渴望得到恒溫恒濕的居住環境,為了滿足人們對于高舒適度的居住環境的要求,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來達到人們的目的,從而違背新能源建筑節能在房屋建筑領域應用目的。
3、不合理建筑節能產品的滋生。隨著低能耗建筑節能等新能源技術的推廣,很多產品應運而生,人們通過利用低能耗建筑節能理念來達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卻忽略了投入產出的比例,造成資源的浪費。在生產建筑節能產品的時候,產品的作用已經遠遠低于所消耗的資源,雖然從資金方面看,可利用的資源在資金使用上比較低,但是從一定程度影響了新能源的作用發揮。
二、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在工業建筑領域的應用
1、深入了解工業建筑的第一手資料。對于工業房屋建筑,尤其是一些要實行實行改造以及再利用的工業房屋建筑,要掌握第一手資料。一是全面了解工業建筑房屋及廠房的結構體系和企業生產性質。譬如有些工業化工房屋建筑大多是磚混結構或內框架體系,少數為純框架。二是考察工業建筑房屋的殘缺和腐蝕狀況。充分考慮建筑獨有的特征,尤其是一些化工廠房決定了生產和使用時,對結構的腐蝕較重,特別是受到經常性的酸,堿浪,汽相腐蝕對,墻體,粱、板等極易被風化、碳化,從而使構件削弱甚至喪失其強度,失去承載力[2]。三是了解工業建筑房屋的設計標準。不斷修改和補充,關注工業舊廠房的改造和再利用的循環使用方式,從本土工業發展的形勢出發,構建新能源、環保型的工業房屋建筑模式,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環保型的再利用。
2、全盤考慮精準化。精打細算是實現資金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在工業房屋建筑的管理上,結合新能源的應用,建立精打細算的造價預算管理,做一個精算師。綜合對工業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成本預算,包括開工、施工、完工等各個階段,制定可行的資源計劃,對人力、設備、材料、能源、設施及其他各種資源等進行估算[3],包括初步項目成本估算、技術設計后的成本估算(預算)和詳細設計的成本估算(最終估算)等幾種不同精度的項目成本估算。尤其是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成本估算共更要精準,對開工階段編制預算、施工階段落實預算、工程竣工階段編制決算多有全盤的考慮,精確地估算項目總成本,并將其分攤到項目的各項具體活動和各個具體項目階段上,通過造價預算實現成本管理[4]。使用總預算確定的方法、進行預算分解和調整的方法、預算投入時間安排的方法及詳細預算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計算機軟件去進行這些工作。
3、發展新能源房屋建筑。新能源在房屋建筑上,主要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和各種智能服務設施的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體現著“人”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以“人”為核心、以科技為動力,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生活得更舒適、安全、方便。不僅僅可為人們提供舒適、便利的環境,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節能功效[5]。例如在節能住宅方面,一般情況下至少有15cm厚的保溫層,能源消耗為65kwh/a;低能耗住宅,一般情況下保溫層厚度處于20~25cm之間,能源消耗不超過30kwh/a; 被動太陽能住宅,一般情況下保溫層厚度在30cm以上,采暖能源消耗不超過15kwh/a;零供暖住宅[6],在被動房的基礎上,通過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比如利用太陽能收集器來主動采集能力,達到零供暖的住宅。
三、結論
新能源技術在我國處于初始階段,在工業房屋建筑領域推行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仍然存在各種問題,譬如認識不夠、觀念不新、技術力度不夠,各種相關政策還相對不完善,并且缺乏溝通交流的平臺等不足之處隨之顯現。在以后的新能源建筑節能技術發展的道路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新能源經濟條件下工業房屋建設的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馬明輝;葉傳海;馮峰;;尹崇華;;新能源經濟的社會福利數學模型及分析;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