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3h3f5"></form>
      <noframes id="3h3f5"><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nobr></listing>

      <noframes id="3h3f5">
      <sub id="3h3f5"></sub><sub id="3h3f5"></sub>

      <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nobr></listing>
      <address id="3h3f5"></address>
      <address id="3h3f5"><listing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listing></address>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旅游景區項目建設條件范文

        時間:2023-09-24 10:50:29

        序論:在您撰寫旅游景區項目建設條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旅游景區項目建設條件

        第1篇

        為加快我區旅游項目建設,我局及時傳達并學習了區委、區政府“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和梳理全區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圍繞我局2005年開展“項目建設效益年”活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討論制定了涼州區旅游局《“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項目建設實施意見》,同時,根據國家、省有關旅游景區項目建設的規定,草擬出《涼州區旅游景區項目建設規范管理辦法》,進一步引導全局干部牢固樹立“發展抓項目”的理念,緊緊圍繞建設旅游大區這一總體目標,以項目建設為工作重點,狠抓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工作,努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促進旅游資源開發步伐。

        二、項目爭取及開發建設情況

        1、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爭取項目資金

        一是充分利用旅游網站這一宣傳平臺,加大涼州旅游的宣傳力度,增強涼州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吸引力。同時利用互聯網在其他相關網站了有關涼州旅游資源、投資環境、旅游項目信息,進一步擴大涼州的知名度;二是組織人員對《涼州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并以此為藍本編制了《涼州區旅游“十一五”發展規劃》,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為涼州旅游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三是編制了“中國西路武威戰斗遺址旅游景區保護開發”等一批符合國家投資政策的旅游項目,并積極申報立項和招商引資;四是加強了同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聯系,積極向上爭取旅游項目投資。今年向國家旅游局申請的旅游發展補助資金80萬元用于白塔寺旅游景區開發建設。五是匯編整理全區具有投資優勢的旅游項目13個,建立了旅游項目庫,協助爭取項目資金并對外推介。

        2、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取得了新的進展

        今年以來,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實際投資達380多萬元,其中:停車場完成土石方20多萬方,平整場地面積2.6萬平方米;完成景區3.8公里的供電線路架設及30KW變電工作;1.4公里景區石砌道路已修建500多米,兩旁種植松柏600多棵,成活近400棵,其余已換植。另外,通往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的4.6公里的鄉村公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內可望鋪油。

        3.指導旅游景區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在我局精心指導下,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共投資289萬元,先后開挖了2公里長的沙漠人工湖,修建了800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和有關設施,栽種各種樹木20000多棵,面積達100多畝;海藏公園投資110萬元進行海藏南湖開發;沙漠公園投資72萬元進行園區綠化;西郊公園投資60萬元進行景區綠化美化工作。

        4、旅游景區擴規提升工作穩步進行

        一是精心指導推薦天梯山石窟風景區、西郊公園、沙漠公園、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等景區(點)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西涼大酒店、人民飯店、黃羊賓館為二星級旅游飯店,積極幫助其改造提升服務質量和接待水平。止6月底,黃羊賓館榮獲甘肅省綠色賓館榮譽稱號并被評為國家級二星級旅游飯店,西涼大酒店被評為國家級三星級旅游飯店.二是協助有關鄉鎮、旅游景區開展“農家樂”項目編制、圖紙設計、庭院建設等工作,并對其服務質量進行指導和規范,為下一步規范我區“農家樂”項目的建設及服務奠定了基礎。目前,農家樂項目建設喜人,沿二環路、涼古路新建農家樂餐飲接待點達21家,直接投資近300萬元,豐富了涼州的旅游市場。

        5、協助西營溫礦泉度假村招商引資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已與投資客商洽談并實地進行了考察,初步達成投資開發意向。

        三、存在的問題

        在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中,由我局牽頭的主要項目是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存在幾個影響項目建設的重要問題:一是項目規劃在實施中未有序逐步進行,建設工程遍地開花,沒有把有限的資金很好的運用到項目建設上,致使各項工程均因資金問題中途停工;二是項目單位在建設資金運用上沒有形成完善的投融資體制,沒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旅游項目建設速度緩慢,致使項目單位在資金運作、籌資融資等方面出現了多種不良行為,使工程建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F基本處于停工狀態。

        四、對加快旅游項目建設發展旅游業的建議

        1、為了加快旅游產業建設步伐,希望政府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在旅游規劃期間,區財政應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旅游開發項目貸款貼息及補助、旅游規劃編制及產業發展研究、旅游宣傳促銷及重點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和保護。

        2、積極探索多渠道投融資發展旅游產業的措施和辦法。通過建立旅游產業基金、開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市場融資。同時,選擇條件較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區,采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吸引省內外資金參與涼州區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環境綜合治理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第2篇

        一、貫徹區委、區政府項目工作會議精神情況

        為加快我區旅游項目建設我局及時傳達并學習了區委、區政府“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和梳理全區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圍繞我局××年開展“項目建設效益年”活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討論制定了涼州區旅游局《“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項目建設實施意見》,同時,根據國家、省有關旅游景區項目建設的規定,草擬出《涼州區旅游景區項目建設規范管理辦法》,進一步引導全局干部牢固樹立“發展抓項目”的理念,緊緊圍繞建設旅游大區這一總體目標,以項目建設為工作重點,狠抓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工作,努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促進旅游資源開發步伐。

        二、項目爭取及開發建設情況

        ⒈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爭取項目資金

        一是充分利用旅游網站這一宣傳平臺,加大涼州旅游的宣傳力度,增強涼州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吸引力。同時利用互聯網在其他相關網站了有關涼州旅游資源、投資環境、旅游項目信息,進一步擴大涼州的知名度;二是組織人員對《涼州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并以此為藍本編制了《涼州區旅游“十一五”發展規劃》,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為涼州旅游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三是編制了“中國西路武威戰斗遺址旅游景區保護開發”等一批符合國家投資政策的旅游項目,并積極申報立項和招商引資;四是加強了同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聯系,積極向上爭取旅游項目投資。今年向國家旅游局申請的旅游發展補助資金萬元用于白塔寺旅游景區開發建設。五是匯編整理全區具有投資優勢的旅游項目個,建立了旅游項目庫,協助爭取項目資金并對外推介。

        ⒉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取得了新的進展

        今年以來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實際投資達多萬元,其中停車場完成土石方多萬方,平整場地面積萬平方米;完成景區公里的供電線路架設及變電工作;公里景區石砌道路已修建多米,兩旁種植松柏多棵,成活近棵,其余已換植。另外,通往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的公里的鄉村公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內可望鋪油。

        指導旅游景區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在我局精心指導下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共投資萬元先后開挖了公里長的沙漠人工湖修建了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和有關設施栽種各種樹木多棵,面積達多畝;海藏公園投資萬元進行海藏南湖開發;沙漠公園投資萬元進行園區綠化;西郊公園投資萬元進行景區綠化美化工作。

        ⒋旅游景區擴規提升工作穩步進行

        一是精心指導推薦天梯山石窟風景區、西郊公園、沙漠公園、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等景區(點)為國家級旅游景區,西涼大酒店、人民飯店、黃羊賓館為二星級旅游飯店,積極幫助其改造提升服務質量和接待水平。止月底,黃羊賓館榮獲甘肅省綠色賓館榮譽稱號并被評為國家級二星級旅游飯店西涼大酒店被評為國家級三星級旅游飯店二是協助有關鄉鎮、旅游景區開展“農家樂”項目編制、圖紙設計、庭院建設等工作,并對其服務質量進行指導和規范,為下一步規范我區“農家樂”項目的建設及服務奠定了基礎。目前,農家樂項目建設喜人,沿二環路、涼古路新建農家樂餐飲接待點達家,直接投資近萬元,豐富了涼州的旅游市場。

        ⒌協助西營溫礦泉度假村招商引資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已與投資客商洽談并實地進行了考察,初步達成投資開發意向。

        三、存在的問題

        在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中,由我局牽頭的主要項目是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存在幾個影響項目建設的重要問題:一是項目規劃在實施中未有序逐步進行建設工程遍地開花,沒有把有限的資金很好的運用到項目建設上,致使各項工程均因資金問題中途停工;二是項目單位在建設資金運用上沒有形成完善的投融資體制,沒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旅游項目建設速度緩慢,致使項目單位在資金運作、籌資融資等方面出現了多種不良行為,使工程建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F基本處于停工狀態。

        四、對加快旅游項目建設發展旅游業的建議

        ⒈為了加快旅游產業建設步伐,希望政府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在旅游規劃期間,區財政應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旅游開發項目貸款貼息及補助、旅游規劃編制及產業發展研究、旅游宣傳促銷及重點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和保護。

        ⒉積極探索多渠道投融資發展旅游產業的措施和辦法。通過建立旅游產業基金、開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市場融資。同時,選擇條件較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區,采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吸引省內外資金參與涼州區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環境綜合治理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第3篇

        為加快我區旅游項目建設,我局及時傳達并學習了區委、區政府“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和梳理全區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圍繞我局2005年開展“項目建設效益年”活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討論制定了涼州區旅游局《“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項目建設實施意見》,同時,根據國家、省有關旅游景區項目建設的規定,草擬出《涼州區旅游景區項目建設規范管理辦法》,進一步引導全局干部牢固樹立“發展抓項目”的理念,緊緊圍繞建設旅游大區這一總體目標,以項目建設為工作重點,狠抓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工作,努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促進旅游資源開發步伐。

        二、項目爭取及開發建設情況

        1、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爭取項目資金

        一是充分利用旅游網站這一宣傳平臺,加大涼州旅游的宣傳力度,增強涼州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吸引力。同時利用互聯網在其他相關網站了有關涼州旅游資源、投資環境、旅游項目信息,進一步擴大涼州的知名度;二是組織人員對《涼州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并以此為藍本編制了《涼州區旅游“十一五”發展規劃》,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為涼州旅游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三是編制了“中國西路武威戰斗遺址旅游景區保護開發”等一批符合國家投資政策的旅游項目,并積極申報立項和招商引資;四是加強了同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聯系,積極向上爭取旅游項目投資。今年向國家旅游局申請的旅游發展補助資金80萬元用于白塔寺旅游景區開發建設。五是匯編整理全區具有投資優勢的旅游項目13個,建立了旅游項目庫,協助爭取項目資金并對外推介。

        2、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取得了新的進展

        今年以來,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實際投資達380多萬元,其中:停車場完成土石方20多萬方,平整場地面積2.6萬平方米;完成景區3.8公里的供電線路架設及30KW變電工作;1.4公里景區石砌道路已修建500多米,兩旁種植松柏600多棵,成活近400棵,其余已換植。另外,通往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的4.6公里的鄉村公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內可望鋪油。

        3.指導旅游景區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在我局精心指導下,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共投資289萬元,先后開挖了2公里長的沙漠人工湖,修建了800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和有關設施,栽種各種樹木20000多棵,面積達100多畝;海藏公園投資110萬元進行海藏南湖開發;沙漠公園投資72萬元進行園區綠化;西郊公園投資60萬元進行景區綠化美化工作。

        4、旅游景區擴規提升工作穩步進行

        一是精心指導推薦天梯山石窟風景區、西郊公園、沙漠公園、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等景區(點)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西涼大酒店、人民飯店、黃羊賓館為二星級旅游飯店,積極幫助其改造提升服務質量和接待水平。止6月底,黃羊賓館榮獲甘肅省綠色賓館榮譽稱號并被評為國家級二星級旅游飯店,西涼大酒店被評為國家級三星級旅游飯店.二是協助有關鄉鎮、旅游景區開展“農家樂”項目編制、圖紙設計、庭院建設等工作,并對其服務質量進行指導和規范,為下一步規范我區“農家樂”項目的建設及服務奠定了基礎。目前,農家樂項目建設喜人,沿二環路、涼古路新建農家樂餐飲接待點達21家,直接投資近300萬元,豐富了涼州的旅游市場。

        5、協助西營溫礦泉度假村招商引資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已與投資客商洽談并實地進行了考察,初步達成投資開發意向。

        三、存在的問題

        在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中,由我局牽頭的主要項目是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存在幾個影響項目建設的重要問題:一是項目規劃在實施中未有序逐步進行,建設工程遍地開花,沒有把有限的資金很好的運用到項目建設上,致使各項工程均因資金問題中途停工;二是項目單位在建設資金運用上沒有形成完善的投融資體制,沒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旅游項目建設速度緩慢,致使項目單位在資金運作、籌資融資等方面出現了多種不良行為,使工程建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F基本處于停工狀態。

        四、對加快旅游項目建設發展旅游業的建議

        1、為了加快旅游產業建設步伐,希望政府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在旅游規劃期間,區財政應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旅游開發項目貸款貼息及補助、旅游規劃編制及產業發展研究、旅游宣傳促銷及重點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和保護。

        2、積極探索多渠道投融資發展旅游產業的措施和辦法。通過建立旅游產業基金、開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市場融資。同時,選擇條件較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區,采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吸引省內外資金參與涼州區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環境綜合治理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第4篇

        概 況 1.1項目概況 涼州,是“絲綢之路”重鎮,素有“四涼古都”之稱,現以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而聞名海內外。涼州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東接古浪石峽,南靠祁連山麓,北抵騰格里沙漠,西臨茫茫草原,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區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目前按地理分布已形成了5條黃金旅游線。區內有以“隴右學宮之冠”之稱的文廟,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銅奔馬出土地雷臺漢墓和雷臺,著名佛教翻譯家鳩摩羅什葬舌之地羅什寺,海藏禪林海藏寺,大云曉鐘古鐘樓,以及西郊公園、南城門樓、東關花園、海藏公園等為主的歷史文物古跡旅游線路;東線有以全國第一座沙漠公園,西部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以及延壽寺、設施農業、皇臺葡萄基地、高溝堡古城遺址等為主的人文景觀旅游線路;南線有以西藏正式歸屬祖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等景點為主石窟塔寺旅游線路;西線有以蓮花山寺、藥王溫礦泉療養山莊等景點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線路,北線有以名勝古跡松濤寺、西寧王碑、下雙大廟等為主的寺觀廟宇旅游線路。這里有迷人的西部戈壁田園風情,有古老的漢、明長城遺址,有古絲綢之路的駝隊足跡,有長河落日的大漠風光,有高效設施農業,有萬畝葡萄長廊和中國悠久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外游客觀光旅游、文化訪古、旅游探險、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近年來,涼州人民為打好“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這張牌,積極開發旅游資源,提高旅游服務的檔次和服務質量,涼州旅游業已初具規模,不少旅游品牌已在全國甚至國外打開了市場。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涼州區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特別是景點廁所衛生條件極差,環境較好的旅游廁所幾乎沒有,部分景區(點)甚至沒有廁所,給旅游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嚴重的影響了旅游景區(點)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為從根本解決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的問題,為中外游客營造一種衛生、清潔的旅游環境,依據《武威市旅游事業“十五”計劃》、《區域分析與規劃》以及區內自然條件、給排水條件、游客日流量等因素,擬對涼州區內各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全部更新改造為水沖式廁所和免沖式環保廁所。 1.2項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要求。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極大的拉動了西部經濟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旅游業提出“西部大開發,旅游應先行”號召,為加快旅游業的發展,國家專門設立了旅游國債資金,投資建設西部旅游、生態旅游、扶貧旅游等重點項目,特別對西部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和旅游廁所加大了投資力度,爭取和利用好旅游國債資金對加快我區旅游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2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九五”以來,涼州區旅游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成和修復了一批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知名的旅游景區(點),形成了行、游、住、吃、購、娛一條龍旅游服務體系。盡快新建旅游景區(點)的高檔次旅游廁所迫在眉睫。 1.2.3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條件之一。 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首先要加強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而建設高標準的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旅游景區(點)服務檔次,美化景區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1.2.4環境保護的需要。 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環境保護是發展旅游的前提和保證,發展旅游是環境保護的基礎和條件。旅游廁所的修建,既可以促進旅游資源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區(點)的整體形象,實現生態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1.2.5旅游者消費需求發展需要。 當前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旅游不僅要求愉悅、放松,還要求舒適、衛生。高標準的旅游廁所不僅能豐富景區(點)的內涵,而且還能滿足旅游者的各項需求,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著城市和景區(點)的品味與形象。 1.3項目的可行性 1.3.1現有旅游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標準的旅游廁所可以借助現有基礎設施如給、排水、電力設施,修建成本相對較低。 1.3.2以“銅奔馬”為標志的旅游產業正在涼州區如火如荼地興起。 乘著西部開發的東風,雷臺公園的擴建工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復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特色旅游形成專線,觀光農業形成規模,交通通訊不斷完善,民俗風情豐厚濃郁,各種景點爭奇斗艷,為涼州旅游業的發展推波助浪。 1.3.3各種裝飾優美的造型廁所也是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點綴了景區景點。 第二章

        建設內容及規模 2.1各景區(點)的廁所現狀。 武威市涼州區現有160多個景區(點),除文廟、雷臺公園各有一個普通的水沖廁所外、其余景區(點)基本為一些結合本地條件而建的旱廁、土廁,既不衛生又不美觀,無法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區內尚無符合景區標準旅游廁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據旅游景區(點)最大日客流量和廁所使用情況,按照《旅游景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旅游景區(點)廁所廁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區共需要設置廁所52個,廁位305個。具體估算表見表(一)。 2.3建設內容及規模 2.3.1新建水沖式旅游廁所21間,其中:2廁間5廁位13間,2廁間8廁位2間,2廁間10廁位4間,2廁間12廁位2間。 2.3.2新建免沖式旅游廁所10間,其中:4廁間5廁位8間,8廁間10廁位2間。 2.3.3新建太陽能免沖式廁所18間,其中:4廁間5廁位9間,3廁間3廁位6間,2廁間4廁位3間。 2.3.4購置移動型4廁間5廁位免沖廁所3輛。 2.3.5改造現有給、排水設施。 第三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3.1投資估算 該項目預計總投資1030萬元,詳細預算見表(二)。 3.2資金來源 申請國債資金500萬元,銀行貸款100萬元,地方配套430萬元。 第四章

        項目實施步驟 4.1建設期及步驟 該項目建設期為二年,即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分期分批建設。 第一期: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完成武威市涼州區各景區(點)高標準廁所規劃設計方案并立項,完成文廟、雷臺、西郊公園、海藏寺院、海藏公園、東關花園、南城門樓、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廁所的建設。 第二期: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完成沙漠公園、瀕危野生動物園、莫高旅游度假村、鄧馬營湖、蓮花山風景區、清水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園區、高壩智能農業示范區、沙產業室、沙生可食用動植物生態園、皇臺葡萄基地、二壩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旅游廁所建設工作,沙漠探險區購置3輛可移動免沖廁所。 第五章

        項目效益評估 5.1社會效益 5.1.1項目建成后,各種造型優美的廁所成為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吸引眾多游客到武威觀光旅游; 5.1.2廁所內的個性化服務預計到2005年能增加100個就業崗位,對旅游基礎設施相關服務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5.1.3項目建成后,不僅能保護觀光旅游區環境,還能為觀光旅游區發展無公害生態農業提供大量的肥料來源。 涼州區景點高標準旅游廁所建設估算表

        第5篇

        概況

        1.1項目概況

        *,是“絲綢之路”重鎮,素有“四涼古都”之稱,現以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而聞名海內外。*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東接古浪石峽,南靠祁連山麓,北抵騰格里沙漠,西臨茫茫草原,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區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目前按地理分布已形成了5條黃金旅游線。區內有以“隴右學宮之冠”之稱的文廟,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銅奔馬出土地雷臺漢墓和雷臺,著名佛教翻譯家鳩摩羅什葬舌之地羅什寺,*為主的歷史文物古跡旅游線路;東線有以全國第一座沙漠公園,西部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以及延壽寺、設施農業、皇臺葡萄基地、高溝堡古城遺址等為主的人文景觀旅游線路;南線有以正式歸屬祖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等景點為主石窟塔寺旅游線路;西線有以*寺、藥王溫礦泉療養山莊等景點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線路,北線有以名勝古跡松濤寺、西寧王碑、下雙大廟等為主的寺觀廟宇旅游線路。這里有迷人的西部戈壁田園風情,有古老的漢、明長城遺址,有古絲綢之路的駝隊足跡,有長河落日的大漠風光,有高效設施農業,有萬畝葡萄長廊和中國悠久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外游客觀光旅游、文化訪古、旅游探險、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近年來,*人民為打好“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這張牌,積極開發旅游資源,提高旅游服務的檔次和服務質量,*旅游業已初具規模,不少旅游品牌已在全國甚至國外打開了市場。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區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特別是景點廁所衛生條件極差,環境較好的旅游廁所幾乎沒有,部分景區(點)甚至沒有廁所,給旅游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嚴重的影響了旅游景區(點)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為從根本解決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的問題,為中外游客營造一種衛生、清潔的旅游環境,依據《*市旅游事業“十五”計劃》、《區域分析與規劃》以及區內自然條件、給排水條件、游客日流量等因素,擬對*區內各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全部更新改造為水沖式廁所和免沖式環保廁所。

        1.2項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要求。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極大的拉動了西部經濟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旅游業提出“西部大開發,旅游應先行”號召,為加快旅游業的發展,國家專門設立了旅游國債資金,投資建設西部旅游、生態旅游、扶貧旅游等重點項目,特別對西部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和旅游廁所加大了投資力度,爭取和利用好旅游國債資金對加快我區旅游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2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九五”以來,*區旅游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成和修復了一批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知名的旅游景區(點),形成了行、游、住、吃、購、娛一條龍旅游服務體系。盡快新建旅游景區(點)的高檔次旅游廁所迫在眉睫。

        1.2.3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條件之一。

        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首先要加強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而建設高標準的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旅游景區(點)服務檔次,美化景區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1.2.4環境保護的需要。

        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環境保護是發展旅游的前提和保證,發展旅游是環境保護的基礎和條件。旅游廁所的修建,既可以促進旅游資源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區(點)的整體形象,實現生態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1.2.5旅游者消費需求發展需要。

        當前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旅游不僅要求愉悅、放松,還要求舒適、衛生。高標準的旅游廁所不僅能豐富景區(點)的內涵,而且還能滿足旅游者的各項需求,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著城市和景區(點)的品味與形象。

        1.3項目的可行性

        1.3.1現有旅游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標準的旅游廁所可以借助現有基礎設施如給、排水、電力設施,修建成本相對較低。

        1.3.2以“銅奔馬”為標志的旅游產業正在*區如火如荼地興起。

        乘著西部開發的東風,雷臺公園的擴建工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復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特色旅游形成專線,觀光農業形成規模,交通通訊不斷完善,民俗風情豐厚濃郁,各種景點爭奇斗艷,為*旅游業的發展推波助浪。

        1.3.3各種裝飾優美的造型廁所也是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點綴了景區景點。

        第二章

        建設內容及規模

        2.1各景區(點)的廁所現狀。

        *市*區現有160多個景區(點),除文廟、雷臺公園各有一個普通的水沖廁所外、其余景區(點)基本為一些結合本地條件而建的旱廁、土廁,既不衛生又不美觀,無法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區內尚無符合景區標準旅游廁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據旅游景區(點)最大日客流量和廁所使用情況,按照《旅游景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旅游景區(點)廁所廁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區共需要設置廁所52個,廁位3*個。具體估算表見表(一)。

        2.3建設內容及規模

        2.3.1新建水沖式旅游廁所21間,其中:2廁間5廁位13間,2廁間8廁位2間,2廁間10廁位4間,2廁間12廁位2間。

        2.3.2新建免沖式旅游廁所10間,其中:4廁間5廁位8間,8廁間10廁位2間。

        2.3.3新建太陽能免沖式廁所18間,其中:4廁間5廁位9間,3廁間3廁位6間,2廁間4廁位3間。

        2.3.4購置移動型4廁間5廁位免沖廁所3輛。

        2.3.5改造現有給、排水設施。

        第三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3.1投資估算

        該項目預計總投資1*0萬元,詳細預算見表(二)。

        3.2資金來源

        申請國債資金500萬元,銀行貸款100萬元,地方配套430萬元。

        第四章

        項目實施步驟

        4.1建設期及步驟

        該項目建設期為二年,即20*年6月至20*年12月,分期分批建設。

        第一期:20*年6月至20*年10月。完成*市*區各景區(點)高標準廁所規劃設計方案并立項,完成文廟、雷臺、西郊公園、海藏寺院、海藏公園、東關花園、南城門樓、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廁所的建設。

        第二期:20*年10月至20*年12月。完成沙漠公園、瀕危野生動物園、莫高旅游度假村、鄧馬營湖、*風景區、清水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園區、高壩智能農業示范區、沙產業室、沙生可食用動植物生態園、皇臺葡萄基地、二壩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旅游廁所建設工作,沙漠探險區購置3輛可移動免沖廁所。

        第五章

        項目效益評估

        5.1社會效益

        5.1.1項目建成后,各種造型優美的廁所成為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吸引眾多游客到*觀光旅游;

        第6篇

        1.1項目概況

        涼州,是“絲綢之路”重鎮,素有“四涼古都”之稱,現以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而聞名海內外。涼州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東接古浪石峽,南靠祁連山麓,北抵騰格里沙漠,西臨茫茫草原,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區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目前按地理分布已形成了5條黃金旅游線。區內有以“隴右學宮之冠”之稱的文廟,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銅奔馬出土地雷臺漢墓和雷臺,著名佛教翻譯家鳩摩羅什葬舌之地羅什寺,海藏禪林海藏寺,大云曉鐘古鐘樓,以及西郊公園、南城門樓、東關花園、海藏公園等為主的歷史文物古跡旅游線路;東線有以全國第一座沙漠公園,西部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以及延壽寺、設施農業、皇臺葡萄基地、高溝堡古城遺址等為主的人文景觀旅游線路;南線有以正式歸屬祖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等景點為主石窟塔寺旅游線路;西線有以蓮花山寺、藥王溫礦泉療養山莊等景點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線路,北線有以名勝古跡松濤寺、西寧王碑、下雙大廟等為主的寺觀廟宇旅游線路。這里有迷人的西部戈壁田園風情,有古老的漢、明長城遺址,有古絲綢之路的駝隊足跡,有長河落日的大漠風光,有高效設施農業,有萬畝葡萄長廊和中國悠久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外游客觀光旅游、文化訪古、旅游探險、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近年來,涼州人民為打好“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這張牌,積極開發旅游資源,提高旅游服務的檔次和服務質量,涼州旅游業已初具規模,不少旅游品牌已在全國甚至國外打開了市場。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涼州區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特別是景點廁所衛生條件極差,環境較好的旅游廁所幾乎沒有,部分景區(點)甚至沒有廁所,給旅游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嚴重的影響了旅游景區(點)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為從根本解決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的問題,為中外游客營造一種衛生、清潔的旅游環境,依據《武威市旅游事業“十五”計劃》、《區域分析與規劃》以及區內自然條件、給排水條件、游客日流量等因素,擬對涼州區內各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全部更新改造為水沖式廁所和免沖式環保廁所。

        1.2項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要求。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極大的拉動了西部經濟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旅游業提出“西部大開發,旅游應先行”號召,為加快旅游業的發展,國家專門設立了旅游國債資金,投資建設西部旅游、生態旅游、扶貧旅游等重點項目,特別對西部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和旅游廁所加大了投資力度,爭取和利用好旅游國債資金對加快我區旅游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2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九五”以來,涼州區旅游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成和修復了一批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知名的旅游景區(點),形成了行、游、住、吃、購、娛一條龍旅游服務體系。盡快新建旅游景區(點)的高檔次旅游廁所迫在眉睫。

        1.2.3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條件之一。

        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首先要加強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而建設高標準的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旅游景區(點)服務檔次,美化景區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1.2.4環境保護的需要。

        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環境保護是發展旅游的前提和保證,發展旅游是環境保護的基礎和條件。旅游廁所的修建,既可以促進旅游資源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區(點)的整體形象,實現生態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1.2.5旅游者消費需求發展需要。

        當前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旅游不僅要求愉悅、放松,還要求舒適、衛生。高標準的旅游廁所不僅能豐富景區(點)的內涵,而且還能滿足旅游者的各項需求,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著城市和景區(點)的品味與形象。

        1.3項目的可行性

        1.3.1現有旅游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標準的旅游廁所可以借助現有基礎設施如給、排水、電力設施,修建成本相對較低。

        1.3.2以“銅奔馬”為標志的旅游產業正在涼州區如火如荼地興起。

        乘著西部開發的東風,雷臺公園的擴建工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復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特色旅游形成專線,觀光農業形成規模,交通通訊不斷完善,民俗風情豐厚濃郁,各種景點爭奇斗艷,為涼州旅游業的發展推波助浪。

        1.3.3各種裝飾優美的造型廁所也是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點綴了景區景點。

        第二章建設內容及規模

        2.1各景區(點)的廁所現狀。

        武威市涼州區現有160多個景區(點),除文廟、雷臺公園各有一個普通的水沖廁所外、其余景區(點)基本為一些結合本地條件而建的旱廁、土廁,既不衛生又不美觀,無法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區內尚無符合景區標準旅游廁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據旅游景區(點)最大日客流量和廁所使用情況,按照《旅游景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旅游景區(點)廁所廁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區共需要設置廁所52個,廁位305個。具體估算表見表(一)。

        2.3建設內容及規模

        2.3.1新建水沖式旅游廁所21間,其中:2廁間5廁位13間,2廁間8廁位2間,2廁間10廁位4間,2廁間12廁位2間。

        2.3.2新建免沖式旅游廁所10間,其中:4廁間5廁位8間,8廁間10廁位2間。

        2.3.3新建太陽能免沖式廁所18間,其中:4廁間5廁位9間,3廁間3廁位6間,2廁間4廁位3間。

        2.3.4購置移動型4廁間5廁位免沖廁所3輛。

        2.3.5改造現有給、排水設施。

        第三章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3.1投資估算

        該項目預計總投資1030萬元,詳細預算見表(二)。

        3.2資金來源

        申請國債資金500萬元,銀行貸款100萬元,地方配套430萬元。

        第四章項目實施步驟

        4.1建設期及步驟

        該項目建設期為二年,即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分期分批建設。

        第一期: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完成武威市涼州區各景區(點)高標準廁所規劃設計方案并立項,完成文廟、雷臺、西郊公園、海藏寺院、海藏公園、東關花園、南城門樓、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廁所的建設。

        第二期: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完成沙漠公園、瀕危野生動物園、莫高旅游度假村、鄧馬營湖、蓮花山風景區、清水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園區、高壩智能農業示范區、沙產業室、沙生可食用動植物生態園、皇臺葡萄基地、二壩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旅游廁所建設工作,沙漠探險區購置3輛可移動免沖廁所。

        第五章項目效益評估

        5.1社會效益

        5.1.1項目建成后,各種造型優美的廁所成為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吸引眾多游客到武威觀光旅游;

        第7篇

        概況

        1.1項目概況

        涼州,是“絲綢之路”重鎮,素有“四涼古都”之稱,現以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而聞名海內外。涼州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東接古浪石峽,南靠祁連山麓,北抵騰格里沙漠,西臨茫茫草原,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區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目前按地理分布已形成了5條黃金旅游線。區內有以“隴右學宮之冠”之稱的文廟,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銅奔馬出土地雷臺漢墓和雷臺,著名佛教翻譯家鳩摩羅什葬舌之地羅什寺,海藏禪林海藏寺,大云曉鐘古鐘樓,以及西郊公園、南城門樓、東關花園、海藏公園等為主的歷史文物古跡旅游線路;東線有以全國第一座沙漠公園,西部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以及延壽寺、設施農業、皇臺葡萄基地、高溝堡古城遺址等為主的人文景觀旅游線路;南線有以正式歸屬祖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等景點為主石窟塔寺旅游線路;西線有以蓮花山寺、藥王溫礦泉療養山莊等景點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線路,北線有以名勝古跡松濤寺、西寧王碑、下雙大廟等為主的寺觀廟宇旅游線路。這里有迷人的西部戈壁田園風情,有古老的漢、明長城遺址,有古絲綢之路的駝隊足跡,有長河落日的大漠風光,有高效設施農業,有萬畝葡萄長廊和中國悠久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外游客觀光旅游、文化訪古、旅游探險、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近年來,涼州人民為打好“中國旅游標志之都”這張牌,積極開發旅游資源,提高旅游服務的檔次和服務質量,涼州旅游業已初具規模,不少旅游品牌已在全國甚至國外打開了市場。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涼州區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特別是景點廁所衛生條件極差,環境較好的旅游廁所幾乎沒有,部分景區(點)甚至沒有廁所,給旅游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嚴重的影響了旅游景區(點)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為從根本解決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的問題,為中外游客營造一種衛生、清潔的旅游環境,依據《武威市旅游事業“十五”計劃》、《區域分析與規劃》以及區內自然條件、給排水條件、游客日流量等因素,擬對涼州區內各旅游景區(點)旅游廁所全部更新改造為水沖式廁所和免沖式環保廁所。

        1.2項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要求。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極大的拉動了西部經濟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旅游業提出“西部大開發,旅游應先行”號召,為加快旅游業的發展,國家專門設立了旅游國債資金,投資建設西部旅游、生態旅游、扶貧旅游等重點項目,特別對西部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和旅游廁所加大了投資力度,爭取和利用好旅游國債資金對加快我區旅游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2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九五”以來,涼州區旅游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成和修復了一批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知名的旅游景區(點),形成了行、游、住、吃、購、娛一條龍旅游服務體系。盡快新建旅游景區(點)的高檔次旅游廁所迫在眉睫。

        1.2.3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條件之一。

        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首先要加強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而建設高標準的旅游廁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旅游景區(點)服務檔次,美化景區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1.2.4環境保護的需要。

        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環境保護是發展旅游的前提和保證,發展旅游是環境保護的基礎和條件。旅游廁所的修建,既可以促進旅游資源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區(點)的整體形象,實現生態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1.2.5旅游者消費需求發展需要。

        當前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旅游不僅要求愉悅、放松,還要求舒適、衛生。高標準的旅游廁所不僅能豐富景區(點)的內涵,而且還能滿足旅游者的各項需求,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著城市和景區(點)的品味與形象。

        1.3項目的可行性

        1.3.1現有旅游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標準的旅游廁所可以借助現有基礎設施如給、排水、電力設施,修建成本相對較低。

        1.3.2以“銅奔馬”為標志的旅游產業正在涼州區如火如荼地興起。

        乘著西部開發的東風,雷臺公園的擴建工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復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特色旅游形成專線,觀光農業形成規模,交通通訊不斷完善,民俗風情豐厚濃郁,各種景點爭奇斗艷,為涼州旅游業的發展推波助浪。

        1.3.3各種裝飾優美的造型廁所也是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點綴了景區景點。

        第二章

        建設內容及規模

        2.1各景區(點)的廁所現狀。

        武威市涼州區現有160多個景區(點),除文廟、雷臺公園各有一個普通的水沖廁所外、其余景區(點)基本為一些結合本地條件而建的旱廁、土廁,既不衛生又不美觀,無法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區內尚無符合景區標準旅游廁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據旅游景區(點)最大日客流量和廁所使用情況,按照《旅游景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旅游景區(點)廁所廁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區共需要設置廁所52個,廁位305個。具體估算表見表(一)。

        2.3建設內容及規模

        2.3.1新建水沖式旅游廁所21間,其中:2廁間5廁位13間,2廁間8廁位2間,2廁間10廁位4間,2廁間12廁位2間。

        2.3.2新建免沖式旅游廁所10間,其中:4廁間5廁位8間,8廁間10廁位2間。

        2.3.3新建太陽能免沖式廁所18間,其中:4廁間5廁位9間,3廁間3廁位6間,2廁間4廁位3間。

        2.3.4購置移動型4廁間5廁位免沖廁所3輛。

        2.3.5改造現有給、排水設施。

        第三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3.1投資估算

        3.2資金來源

        申請國債資金500萬元,銀行貸款100萬元,地方配套430萬元。

        第四章

        項目實施步驟

        4.1建設期及步驟

        該項目建設期為二年,即年6月至年12月,分期分批建設。

        第一期:年6月至年10月。完成武威市涼州區各景區(點)高標準廁所規劃設計方案并立項,完成文廟、雷臺、西郊公園、海藏寺院、海藏公園、東關花園、南城門樓、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廁所的建設。

        第二期:年10月至年12月。完成沙漠公園、瀕危野生動物園、莫高旅游度假村、鄧馬營湖、蓮花山風景區、清水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園區、高壩智能農業示范區、沙產業室、沙生可食用動植物生態園、皇臺葡萄基地、二壩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旅游廁所建設工作,沙漠探險區購置3輛可移動免沖廁所。

        第五章

        項目效益評估

        5.1社會效益

        5.1.1項目建成后,各種造型優美的廁所成為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吸引眾多游客到武威觀光旅游;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