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3h3f5"></form>
      <noframes id="3h3f5"><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nobr></listing>

      <noframes id="3h3f5">
      <sub id="3h3f5"></sub><sub id="3h3f5"></sub>

      <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nobr></listing>
      <address id="3h3f5"></address>
      <address id="3h3f5"><listing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listing></address>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醫學婦產科教學范文

        時間:2023-09-26 09:30:36

        序論:在您撰寫醫學婦產科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醫學婦產科教學

        第1篇

        【關鍵詞】婦產科;實踐教學;模擬教學

        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生學習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臨床思維等能力的關鍵階段[1,2]。婦產科的操作大多涉及患者的隱私,而醫學模擬教育可以利用局部功能訓練模型、模擬人、計算機虛擬模擬人,模擬臨床真實環境作為教學鋪助,達到提高學生臨床基本操作技能和培訓科學思維的目的。

        1模擬教學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醫學本科生學習期間,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婦產科,對患者子宮后穹窿的穿刺、輸卵管通液術、上環術、下環術及產前檢查等??刹捎枚嘣痉稙閷虻哪M教學模式,用局部功能訓練模型訓練學生,使其有效率地掌握相應的臨床操作技能[2],熟練操作技巧[3]。示范教學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局部功能訓練模型示范教學,該環節是以實驗技能為主的操作教學,教師先通過微視頻進行示范,讓學生了解基本操作要求,再有選擇的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并示范操作[4]。各小組選擇代表先照樣練習,掌握要領后再向組內同學講解并在全班示范操作。學生在練習時,老師注意觀察,對關鍵部分要提示學生注意,隨時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講解。要給出充足的實踐操作時間,用于組內和組間的示范流,相互間進行評價,并可以拍攝視頻,收集教學素材,用于以后的實驗教學,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在示范性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微課、慕課等新教學手段的優點,利用好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局部功能訓練模型能給學生提供反復強化操作訓練的機會,讓學生能熟練操作技能?,F有的高級綜合模擬人擁有強大軟件功能。模擬人具有生理系統和功能體征系統,根據實踐教學內容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參數,設計不同病情的“患者”,滿足各層次的醫學實踐教學的需求。此類綜合訓練模擬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難度[5,6]。綜合訓練教學采用了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小組討論式方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一星期前告知學生案例,學生事先做好預習準備。實驗室模擬人連接監護儀、呼吸機、麻醉機,學生可對模擬人進行觀察、做各種體格檢查、采集數據,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綜合分析和鑒別判斷[4],實施相應的臨床診治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診治表現給予指導和糾正錯誤,培訓醫學生的良好的臨床思維,提升現代醫學教學受訓學生的教學質量。

        2醫學模擬教學的優點

        2.1婦科患者病種多樣

        學生可以通過模擬教學觀察到多種婦科疾病,特別是臨床上少見疾病的特征[6],學生可直接進行體格檢查和操作,熟悉各種婦科疾病患者的診治。

        2.2通過模擬教學反復練習

        學生在模型上重復練習[6],能較好的掌握操作要點,直到技能熟練,如婦科患者子宮后穹窿穿刺術、診刮術、會陰側切縫合術等。

        2.3模擬教學安全性強

        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直接在患者身上進行操作,如助產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病史采集不熟練及診治時間急促,易引發患者不良情緒,可能觸發醫患矛盾。而模擬教學利用模擬系統直到學生進行練習,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7,8]。在婦產科的本科生教學中,模擬教學創造了一個安全、貼近真實臨床的教學環境,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模擬教學不能完全代替臨床實踐床旁教學。

        作者:匡文娥 單位:井岡山大學醫學部

        參考文獻

        [1]鄧貝貝.醫學模擬教學:現代醫學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J].衛生教育,2015,21(34):85-86.

        [2]盧書明,馬亮亮,李艷霞,等.案例教學法聯合模擬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臨床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醫學倫理與實踐,2015,28(23):3299-3301.

        [3]李益平,劉冬瑩,庫華義.醫學模擬教學在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康復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安國醫學教育雜志,2014,34(1):105-106.

        [4]張明亞,羅良平,趙輝.高級綜合模擬系統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5):132-133.

        [5]尹悅,韓霏,郭鳳林,等.臨床實習前醫學模擬教學集中訓練的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4:67,101.

        [6]劉靜馨,陳沁,羅艷華.護理教育者在高仿真模擬教學中的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進修雜志,2011,26(12):1082-1084.

        第2篇

        【摘要】隨著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的逐漸深入,醫學教育教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現階段傳統的臨床教學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期婦產科教學更高、更新的需求。近年來,以婦科模型、計算機智能化模擬人等為載體的醫學模擬教學在婦產科教學中得到推廣、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在新形勢下婦產科教學中展開實踐。

        【關鍵詞】醫學模擬教育;婦產科教學;應用

        傳統的婦產科教學模式是醫學學生到醫院病房,在資深教師或醫生帶領下進行操作學習或病案討論,以培養實踐操作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F階段各類醫療事故較多,醫患糾紛時有發生,再加上婦產科在臨床醫學中的特殊性,導致學生進行實際臨床操作受到限制,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滯后。因此,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尤為重要。

        一、醫學模擬教育的重要性

        婦產科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臨床學科之一,其臨床操作過程、技能等需要引起足夠重視。臨床實踐、操作教育是婦產科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一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婦產科檢查、操作以及解剖結構較抽象,無法在人眼直視的情況下開展,因此多數只憑感覺。這就要求讓學生親自開展相關檢查并在實踐過程中反復練習,才可以逐步了解、掌握婦產科相關檢查方法、操作技能等。

        目前,我國高等衛生學院、衛生學校等招生的規模逐年擴大,學校教學資源缺乏問題日益嚴重。另外,隨著人們的法制觀念逐漸增強,維權意識也得到了不斷增強,加上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患者權益得到了極大維護。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取得執業資格的醫師才可以開展臨床醫療活動,這就對醫學生實踐、學習的機會造成極大制約。臨床實習是婦產科醫學教育的關鍵環節,現正面臨著極大阻礙。婦產科實踐中,由于患者具有特殊疾病、特殊解剖部位以及特殊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患者常會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由,拒不配合醫學生的臨床實踐活動,對醫學生病史詢問、觀摩及操作等過程均不予以配合。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特別是婦產科男生根本不了解婦產科的基本檢查,檢查熟練程度、準確性等更加生疏。

        醫學模擬教育作為新型教學方式,其開展為婦產科醫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模擬操作時間、機會,特別是計算機智能化模擬人不受時間、地域等限制,可進行反復操作,對患者無傷害。醫學模擬教學已逐步成為婦產科臨床實踐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有效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現代婦產科教學需求。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醫學模擬教育具有靈活性,使教學操作更方便

        醫學模擬教育時間安排靈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使學生擺脫對患者的依賴。授課教師可提前制訂出詳細的教育教學計劃、方案,以增強婦產科教學的全面性與實效性。此外,一些地域性或偶發性的婦產科疑難病癥,單純通過教師進行理論性知識的灌輸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臨床教學實踐的機會更難獲取。應用醫學模擬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理婦產科特殊病例的能力與素質,促進婦產科教學的發展。

        (二)醫學模擬教育具有直觀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

        醫學模擬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全方位、直觀地理解掌握婦產科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例如孕婦分娩過程,若授課教師單純地應用文字進行講解演說,會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變得非常困難。而應用醫學模擬教育進行授課,教師可對非直視手術進行模擬,如人工終止妊娠術(負壓吸引術)、宮內節育器放置術及取出術等,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直觀地了解手術過程,在重復模擬和不斷調整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醫學模擬教育的方式

        (一)建立健全婦產科模擬培訓系統

        近年來,婦產科診療技術快速發展,內鏡技術已成為每位婦產科醫師必須具備的技能。因此,衛生學??赏ㄟ^建立虛擬培訓系統使學生牢固掌握內鏡技術。例如在婦產科教學中合理應用虛擬現實模擬器與視頻模擬訓練箱等,以使學生熟悉了解宮、腹腔鏡等設備、手術器械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等,為以后的臨床醫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應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

        婦產科角色模擬教學有效將角色扮演、情境教學以及互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融合,以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是醫學模擬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開展婦產科教學時,在教師正確指導下,一部分學生變換角色,模擬醫生,另一部分學生模擬患者及患者家屬,分別進行病例問診、輔助檢查以及臨床診斷,然后進行分組討論,制定出治療的方案,再由模擬醫生向模擬患者家屬告知病情等,重復進行角色模擬教學。婦產科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模擬教學,可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度,提高教學效果。

        (三)電子標準化患者與標準化患者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標準化患者在婦產科教學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電子標準化患者系統包括電子標準化患者、多媒體教學軟件兩部分,能準確提供病理體征讓學生進行聽診、觸診等練習,學生可反復進行練習。但因電子標準化患者在婦產科??企w征方面表現乏力,如陰道大出血、子宮收縮乏力等,因此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受到限制。標準化患者能有效扮演患者、評估者以及教學指導者等角色,使得醫學模擬教育能夠更好地滿足時代教育需要,特別是培養學生在婦產科問診、查體技能等方面能有效減輕臨床教學的壓力。我國應用標準化患者的方法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四)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的應用

        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能夠對難以通過直觀或者MRI、B超以及CT檢查了解的血管、盆腔臟器、軟組織等實現三維立體呈現,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了解掌握。當前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已被應用于婦產科宮頸癌術前動脈化療、子宮肌瘤以及胎盤植入介入治療中。婦產科教學中應用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能夠為學生模擬手術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可有效提高婦產科教學的質量,降低醫療風險。

        三、婦產科教學中應用醫學模擬教育的措施

        (一)注重與傳統教學方法融合

        近年來,醫學模擬教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傳統的教學法仍然具備自身優勢,是不可取代的。因此,授課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及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醫學模擬教育與傳統教學方法的融合,如問題導向教學法、病案教學法等傳統教學方法,對醫學模擬教育可以形成有效補充,多管齊下,以更好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二)規范婦產科模擬教室建設

        在婦產科教學中應用醫學模擬教育需要具備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學條件,這就需要學校給予大量資金的投入,建立婦產科模擬實驗教研室。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首先需要對現有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與配置;其次是以醫院婦產科資源配置為參考,建設高仿真模擬產科診室、模擬產房、模擬婦科診室以及計劃生育手術室等,為醫學模擬教育創造有利條件。

        (三)教師模擬標準化患者,正確指導學生進行模擬

        現有的醫學模擬教育不足、臨床患者缺失等實際情況對醫學模擬教育造成極大影響。這時,實習帶教教師可適時充當模擬患者的角色,有助于師生進行教學交流互動,教師可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適時進行調整以優化教育方案。如教師在模擬標準化患者的過程中能夠正確指導、訓練學生采集病史,熟悉該疾病的診治步驟與流程,及時對學生在問診、治療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降低醫療風險。

        四、小結

        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婦產科教學中應用醫學模擬教育能夠體現人本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在實際患者身上開展操作的傳統教育模式。醫學模擬教育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訓練專業操作規范,以滿足人性化教學需要,還可以彌補診療操作次數少、缺乏教學病例等傳統教學弊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臨床操作技能以及診斷能力,使婦產科教學質量與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任何事物均具有兩面性,醫學模擬教學給教學實踐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局限性。模型或者機器模擬人不是真正的患者,即便是高仿真模擬人與真正患者之間差異也較大,其只能讓學生進行反復操作,掌握相關檢查、診斷的操作流程。這一過程中醫學生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嚴重缺乏,在實際臨床實踐中他們面對真正患者的突況時就會措手不及。醫學模擬教學也不可能對婦產科全部臨床過程進行模擬,如適用于分娩過程相關疾病檢查、診斷的模擬,而不適用于女性生殖系統癥狀、體征等模擬。所以,醫學模擬教學作為婦產科教學實踐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為醫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實踐機會,但教學訓練過程中仍然需要適時結合真實患者進行見習,讓醫學生更加透徹地對教學實踐進行掌握,以確保婦產科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慧芳.婦產科臨床實踐教學中醫學模擬教學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2(10):140.

        [2]陳羽保,陳沁,吳蘭笛.醫學模擬教學的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12):1196-1198.

        [3]陶玲,周琦,李霞,等.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的教學模式在D產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11):1316-1318.

        第3篇

        [關鍵詞]循證醫學;婦產科;教學效果

        婦產科學是一門臨床醫學課程,現在醫學知識在不斷進行更新,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學生,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很強的理論及實踐能力,還要具備自我知識的更新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然而,目前婦產科教學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背誦現有知識的機器,不會將知識進行更新,更不會用自己的大腦去進行思考,因此,如何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循證醫學通過教授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形成循證思維,培養其知識更新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因此,為了順應高校教學改革的要求,進行了婦產科教學方法的改革,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醫學人才?,F將教學效果報道如下。

        一、教學對象與方法

        (一)教學對象。

        以我校2012級150名學生為試驗組,接受循證醫學教學方法,2011級140名學生為對照組,接受傳統教學方法。年齡在19-23歲,兩組學生入學成績、平時成績、男女生比例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選用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第6版,教學總學時數相等,均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綜合素質很高的臨床教師任教,實習帶教老師無變動。

        (二)方法。

        本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生在校學習階段,以2011級、2012級三年制臨床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2012級學生150人為試驗組,以循證醫學的方法進行婦產科教學,2011級學生140人為對照組,以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講授,于學期末進行理論及實踐技能考核,并對考核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對教學效果進行客觀分析評價。第二階段是在學生參加工作之后,對試驗組的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跟蹤調查,評價所形成的循證思維對參加工作后的影響,進行主觀分析評價。

        (三)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來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二、結果

        (一)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成績。

        試驗組主觀題及實踐技能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

        (二)試驗組問卷調查情況分析。試驗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見表2)。

        三、討論

        (一)傳統婦產科教學模式的現狀。傳統的婦產科教學模式仍局限于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從而造就了一批“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生,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的限制,缺乏創新性。因而,這樣的學生將來進入到工作崗位后,會很難適應醫院的小環境以及社會大環境,一旦遇到困難,便不知所措,從而不利于個人、科室以及醫院的發展。

        (二)循證醫學方法的優勢。1.循證醫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病例分析及操作能力的提升。循證醫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去發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系統性的循證思維,使學生有效做出醫療決策的橫向思維[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相關的問題,再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因此,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去驗證理論,使知識更具有系統性。通過表1可以看出,試驗組的主觀題理論成績和實踐操作成績都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循證醫學的方法對于學生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2],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完整、開闊,具有創新性。2.循證醫學方法可以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循證醫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3],注重于證據、醫師和患者三方面的結合,來滿足患者身體以及精神上的需求[4]。這種教育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提出問題,然后充分利用現在所掌握的知識、相關資源以及現有的設備去解決提出的問題,并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學生經過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其臨床思維會更加縝密、系統化,醫學知識會更加豐富、前沿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而提高了綜合素質。本研究對對照組和試驗組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從自主學習、知識拓展、解決問題、溝通能力以及臨床思維等七個方面進行調查,通過表2可以看出,試驗組的學生在臨床思維、自主學習等方面,滿意和非常滿意二者所占比例之和在這七項中均在90.00%以上。這充分體現了通過系統性的訓練,學生進入到工作崗位后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能夠積極主動學習,而且在面對患者進行診治時,能夠發現、分析問題并利用所能利用的條件去解決問題,更加有利于個人整體素質的發展和提升。

        第4篇

        【關鍵詞】循證醫學;婦產科;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2-0124-01

        循證醫學是于上世紀90年代在臨床實踐廣泛發展的一種新興醫學模式。循證醫學的定義為“慎重、準確、明智的應用目前所能得到的最佳研究證據,結合醫生的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并將患者的愿望完善結合,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療方案?!毖C醫學體現了現代醫學的先進性、科學性,將循證醫學思想應用到婦產科的教學中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

        1 傳統醫學教育模式

        目前婦產科的教學模式仍采用傳統醫學模式,老師只是注重知識的連貫性以及完整性,老師缺乏創新意識,照本宣科,學生沒有充分思考空間,對于書本上的內容也只是死記硬背、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憑借自己的經驗、上級醫師的建議以及醫學期刊上的研究報告為患者治療提供依據的方法,對于新入門的醫學生來說可能是一種捷徑,但是臨床經驗存在一些非科學的成份而且醫學教科書更新換代較慢,因而存在一定的弊端。傳統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其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雖然不錯,但是真正到臨床工作中就會出現綜合分析能力欠缺、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等缺點。

        2循證醫學思想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

        2.1 循證醫學思想在婦產科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將循證醫學應用到臨床教學中,這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臨床醫學教育應順應循證醫學的發展趨勢,革新教學模式,才可具備新鮮活力。婦產科擁有極強的實踐性,一名優秀的婦產科臨床醫師應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根據現有的最佳科學依據,用于指導婦產科臨床實踐。根據遵循醫學的理論原理和實踐方法開展實踐教學,可訓練學生將臨床知識和技術發展有機結合的能力。首先,老師應轉變傳統思想,始終秉承患者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自覺學習實踐循證醫學,實現由經驗醫學向循證醫學的轉變。其次,老師要向學生講解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強調此概念與婦產科學理論以及在婦產科臨床應用的關系,如循證醫學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分析解決問題,指導學生能快速有效的查閱相關醫學文獻,找出具體解決方案。老師應遵循循證醫學的規律,有計劃、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專業訓練,促進婦產科的臨床醫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能自覺運用循證醫學的原理并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從而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

        2.2循證醫學的實踐步驟

        在婦產科醫學的臨床實踐中,在進行循證醫學實踐前,需要結合病人的病情和老師的指導,提出一個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這是循證醫學應用實踐最關鍵的一步,也是第一步。然后根據患者之前的病歷、身體素質以及檢查后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幾個方面為依據,并參考最佳的臨床證據以及患者具體情況和自身的臨床專業知識,從而為自己的主治患者制定出一套最佳的診斷、治療方案。老師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要為學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后指導學生如何尋找答案。同時還應通過查閱期刊、數據庫以及網絡資源,如中國循證醫學中心站、美國國立實踐實際指南庫網站等,及時將新的科技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3 循證醫學思想在婦產科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3.1 對教師的影響。

        循證醫學改變了老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深刻認識到循證醫學的價值并熟練掌握了循證醫學的主要程序,從而提高了老師踐行循證醫學的能力。婦產科老師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再結合著患者具體情況,可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形成為人師表的榜樣形象。

        3.2對學生的影響。

        循證醫學強調培養學生的能力,指導學生如何主動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習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轉變成學習的主動參與者,使學生能夠自主掌握臨床技能和最新知識,促進學生建立一種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模式。循證醫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出一種互動的氛圍,將被動學習轉變為探索知識的過程。婦產科的學生應掌握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現代醫學人才。

        3.3 實踐中的不足。

        循證醫學思想在婦產科的教學實踐中十分有益,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點。首先循證醫學的實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次,由于循證醫學遵循的證據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在正確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我們盲目的遵循循證醫學,可能會引發嚴重問題。因而我們應理性對待循證醫學。

        總結:循證醫學是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伴隨著循證醫學理論內容和方法的不斷改進,而且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不斷探索的終生教育目標。醫學是一門社會性很強的學科,我們需要將循證醫學應用到婦產科的教學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徐文生,黃艷麗. 循證醫學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9(08).

        第5篇

        目的探討循證醫學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校臨床醫學系2011級140人為對照組,2012級150人為試驗組,分別以傳統教學法和循證醫學法講授。比較兩組學生的病例分析成績及實習成績考核。結果試驗組病例分析成績及實習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醫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形成系統的循證思維,對于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循證醫學;婦產科學;應用價值

        婦產科學是一門臨床醫學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特點。目前,隨著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以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學生能在實習過程中動手操作的機會是越來越少。因此,為了能讓學生形成系統的思維,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利用所能利用的資源讓自身得到提升,我校進行了婦產科臨床教學方法的改革,現將教學效果報道如下。

        1教學對象與方法

        1.1教學對象

        選取我校2011級及2012級臨床醫學系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第6版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為教材,帶教老師相同,課時相同,兩組學生的年齡、男女生比例、入學時成績以及各階段考核成績等均相當,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選取我校臨床醫學系2011級140人為對照組,2012級150人為試驗組,分別以傳統教學法和循證醫學法講授。比較兩組學生的病例分析成績及實習成績。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病例分析(20分)成績比較

        對照組140人,最高分19分,最低分2分,該組學生成績為(10.8000±3.3505),而試驗組150人,最高分20分,最低分6分,成績為(12.7333±3.1037),進行比較,t=-5.101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學生實習成績(100分)分析

        對照組140人,最高分90分,最低分60分,該組學生成績為(71.3929±7.3929),而試驗組150人,最高分95分,最低分62分,成績為(83.1733±6.1226),進行比較,t=-14.927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醫學診療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對于醫學生的要求也在隨之上升。醫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是否能快速的適應醫院的環境,是否能讓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直接決定了個人今后的發展空間。因此,想要有所發展,必須全方位提升自己,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知識,過硬的操作技能,還要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形成系統的診斷思維以及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目前,婦產科的教學仍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具有對理論知識的講解透徹,學生可以直接吸收進來的優點,但是也存在知識更新慢、缺乏臨床思維等弊端。循證醫學法突破了傳統教學法的弊端,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1-2]。主要有以下優點:

        (1)循證醫學法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循證思維的培養以及學會終身學習的方法。通過教授學生循證醫學的基本理論、方法以及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定期以實際遇到的問題為例進行講解,逐步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3-5]。在學生這種思維初步形成以后,再進行加強練習,反復訓練,讓學生自己進行文獻檢索查閱,最終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分析,這樣可以充分的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及個人能力。從上表可以看出,試驗組病例分析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只有具有了系統的思維,才能在臨床上有效避免誤診和漏診,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

        (2)通過對查閱文獻,利用網絡等信息技術,可以使自己的醫學知識得到及時的更新和補充,對國內外的先進技術、罕見病例、新知識等都可以隨時進行了解,使自己始終處于醫療的前沿,實現終身學習[6]。

        (3)循證醫學可以使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使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充分結合,這種橫縱向結合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對疾病的認識更為透徹,具有有效做出醫療決策的橫向思維[7-8]。通過結果看出,循證醫學組的實習成績遠遠高于傳統教學組,因此,循證醫學法對提升醫學生綜合素質還是非常重要,可以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所述,循證醫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形成系統的循證思維,對于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ZimermanAL.Evidence-basedmedicine:ashorthistoryofamodernmedicalmovement[J].VirtualMentor,2013,15(1):71-76.

        [2]穆攀偉,王庭槐,曾龍驛,等.在醫學教育中引入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55-56.

        [3]田家瑋,王寒梅.關于循證醫學在研究生臨床科研中應用的討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5):120-121.

        [4]陳磊.循證醫學在心內科實習帶教中的運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99-100.

        [5]楊興華,張玲,曾勃婕,等.臨床醫學生對循證醫學課程認知和態度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3(7):810-815.

        [6]陳羽,蔡潔毅,謝文瑞,等.網絡環境下循證PBL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4):114-115.

        [7]馮原,陳斯寧,盛慶壽,等.循證醫學PICOS模式結合PBL教學法在肺系病證臨床教學中的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7):6-7.

        第6篇

        [關鍵詞] 醫學模擬教育;婦產科教學;臨床操作;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18-0131-03

        婦產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師在臨床教學中既要尊重患者自身的意愿及權利,還要在不增加患者心理負擔的同時,確保婦產科專業的學生擁有一定的實踐機會,掌握最基本的臨床實踐操作技能。但是傳統的婦產科臨床教學對象是患者,單純將患者作為臨床見習的對象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婦產科臨床教學實踐的現實需要[1-3]。同時,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傳統的婦產科教學模式已經相對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婦產科教學的需求,所以關于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4-7]。

        1 傳統婦產科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1 傳統婦產科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婦產科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醫療技術的大力提升,社會對于那些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較高臨床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近年來,衛計委要求增加醫學院學生臨床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學內容,一定要充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醫學院傳統的婦產科教學模式多是統一化、標準化的理論教學為主,臨床實踐教學主要是處于從屬地位,常導致學生的臨床專業技能無法得到系統的培養與提高,加上有些醫學院的教學環境相對較差,已經很難滿足當前婦產科實踐教學的現實需要,嚴重滯后于現代醫學教育的發展要求。

        1.2 教學資源的供需失衡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不斷推行,高校在校生數量急劇上升,而教學設施、教師隊伍等醫學教育資源的建設卻相對滯后,人均占有教育資源數量開始日益緊張。目前,在婦產科教學中,學生多、患者少、學生可享受教學資源數量供需失衡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這就使得學生的婦產科專業技能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高。

        1.3 患者對婦產科教學的配合程度下降

        基于婦產科的學科特殊性,患者和服務對象都是女性,所以無論是在婦產科疾病的檢查環節,還是婦產科疾病的治療環節,都會涉及到患者的個人隱私問題,常需要同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接觸。但是隨著婦產科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許多患者要么不信任實習生,要么以保護個人隱私為由,經常出現不配合學生實習和臨床教學的情況,如不配合實習生的病史詢問、不讓實習生進行觀摩和操作等,這使得婦產科學生能夠進行觀摩學習和實踐操作的機會越來越越少,給婦產科臨床教學造成了較大的障礙。

        1.4 臨床實踐教學難度大

        近年來,婦產科臨床實踐教學難度加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婦產科患者的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在不斷增強,我國相關法律對這方面的界定和規范也越來越嚴格,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實踐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都非常注重醫院患者個人權益的保護,對于還沒有獲得執業資格的學生,是不能進行臨床醫療行為的。因此,對于醫學院婦產科的學生,一部分還沒有取得醫師職業資格,所以沒有權利為患者提供臨床診治服務,這對婦產科專業學生的臨床實踐是非常不利的。

        2 醫學模擬教育的應用優勢

        首先,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可以脫離對患者的嚴重依賴,所以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會更具靈活性和方便性,教師可以提前制定更加詳盡的教學計劃,以增強婦產科教學的系統性和有效性。

        其次,婦產科疾病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偶發性和地域性,而且在診療實踐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罕見病,連醫學教師都不一定會碰到,如果教師單純進行理論性的知識灌輸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也不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臨床實踐教學機會的獲取更是非常難,所以通過醫學模擬教育手段,不僅能夠降低學生的知識獲取難度,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處理婦產科特殊病例的能力和素質,以滿足個性化教學的需要。

        再次,醫學模擬教育具有直觀性的優勢,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全方位的感知婦產科的專業知識。例如,對于孕婦分娩的過程,絕大部分在盆腔內完成,如果教師單純通過文字講解這個過程,顯然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借助醫學模擬教育,教師可以對人流負壓吸宮術、宮內節育器放置及取出術等非直視下的手術進行模擬,通過模擬、演示和講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窺視手術的全過程,而且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重復性的模擬和有針對性的調整,這是傳統婦產科教學所不具有的優勢。

        3 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 角色模擬扮演教學法

        該方法能夠將情境教學、角色扮演、互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融為一體,實現婦產科教學內容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有效結合,是醫學模擬教學中的一種常用方法。例如,在某節婦產科教學課堂上,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可以讓一部分學生模擬醫生,讓另一部分學生模擬患者和患者家屬,分別進行病例的問診、輔助檢查和診斷,然后進行分組討論、制定治療方案,再由模擬醫生向家屬交代病情,最后學生互換角色進行模擬教學。該方法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形成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有效補充。

        3.2 建立模擬培訓系統

        隨著婦科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內鏡技術已經成為每個婦產科醫師應當掌握和具備的技能,對此學??梢酝ㄟ^虛擬培訓系統來解決學生對于內鏡技術的掌握問題。例如,虛擬現實模擬器和視頻模擬訓練箱在婦產科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和了解宮、腹腔鏡設備手術器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3.3 標準化患者與電子標準化患者

        標準化患者是醫學模擬教育為滿足時代教育需要而逐漸產生的,能發揮扮演患者、評估者和教學指導者三種角色,標準化患者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婦產科臨床教學的壓力,尤其是在培養學生婦產科問診和查體技能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標準化患者的教學方法最早在西方國家得以應用,在上世紀末才逐漸引入我國并應用于臨床教學實踐,其在我國的應用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而隨著電子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電子標準化患者得到了快速發展,該教學系統通常包括電子標準化患者和多媒體教學軟件兩部分內容,能確保在任何時候提供病理體征給學生練習聽診、觸診,而且便于學生的反復練習。但是由于電子標準化患者在子宮收縮乏力、陰道大出血、子癇等??企w征方面的表現力比較缺乏,所以其在婦產科教學上的應用也不是萬能的。

        3.4 虛擬現實的遠程醫療系統

        該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可以幫助操作者在本地的一個虛擬患者模型上進行操作,其動作通過高速通信網絡或衛星傳遞給機器人,對遠距離患者進行手術,或由計算機產生虛擬的操作者來為手術提供指導?;谔摂M現實遠程醫療系統的主要優勢,將其應用到婦產科教學當中,起到較好的輔助教學的作用,如以機器人作為教學的載體,模擬婦產科專家的操作來指導學生實踐,當學生發生錯誤時,機器人可以進行及時糾正,這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大有裨益。

        3.5 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

        該技術可對難以通過直觀或 B超、MRI、CTA檢查了解的盆腔臟器、血管、軟組織等進行三維立體的呈現,體現現代醫學個體化、精確化和數字化的主要特點。目前婦產科的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已應用于子宮肌瘤、胎盤植入介入治療和宮頸癌的術前動脈化療之中。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在婦產科教學當中的應用,可為學生的模擬手術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對降低醫療風險和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12,13]。

        4 醫學模擬教育應用于婦產科教學的改進建議

        4.1 重視同傳統教學方法的融合

        醫學模擬教育并不是萬能的,而傳統教學法仍舊具有自身的優勢,所以教師在制定婦產科人才的培養方案時,要重視醫學模擬教育同傳統教學方法之間的融合,做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如病案教學法、問題導向教學法等傳統教學方法,能夠形成對模擬教育的有效補充,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臨床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14,15]。

        4.2 教師模擬標準化患者

        基于醫學模擬教育的不足以及臨床患者缺失等實際情況,實習帶教教師可以適時充當模擬患者的角色,有助于師生間的教學互動和交流,發現學生的知識缺陷,優化教育方案。例如,教師在模擬標準化患者時可以指導和訓練學生的病史采集技能,熟悉疾病診斷與治療步驟,糾正學生在問診、診治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4.3 建立起規范化的婦產科模擬實驗室

        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有良好的教學條件和教育環境,所以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盡快建立婦產科模擬實驗室,構建臨床模擬教學平臺?;趮D產科教學和醫學人才培養的現實需要,學校要先對當前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配置,模仿當前醫院婦產科的資源配置,建設高仿真的模擬產科診室、模擬產房、模擬婦科診室、計劃生育手術室等,為醫學模擬教育提供有效的幫助。

        4.4 加強模擬教學模型的改進及開發

        醫學模擬教育的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與開展,需要有大量先進、標準的教學模型作保障,而且還能降低教育成本和節約教育資源。同時,對于一些模擬教育還無法涉及的教學領域,還需要加強對相關教學模型的開發工作。

        總之,現代醫學的發展,更加強調以人為本,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在患者身上進行操作的傳統教育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醫學模擬教育不僅在幫助學生訓練專業操作規范上獨具優勢,也很好地滿足了個性化教學的需要,彌補教學病例缺乏、診療操作次數少等傳統教學的弊端,減少了婦產科臨床教學風險,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診斷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大有幫助,充分保證了婦產科臨床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桂萍,梁桂玲,洪紅. 雙軌教學模式在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中的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2, 10(21):382-383.

        [2] 陶玲,周琦.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的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 山西醫藥雜志,2015, 44(11):1316-1318.

        [3] 朱慧敏,游彥杰,吳彩琴. 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婦產科臨床教學效果[J]. 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3):50-51.

        [4] 韓新鵬,李朗. Microsim醫學模擬培訓系統在新人院醫師臨床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 西北醫學教育,2015,23(4):720-722.

        [5] 蒲丹,唐懷蓉,陳相軍,等. 醫學模擬聯合病案教學在急診科進修醫師培訓中的應用[J]. 華西醫學,2015,30(6):1039-1041.

        [6] 莊寶祥. 人文關懷理念下地方醫學院校臨床技能模擬教學實訓平臺的構建與實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8(6):88-89.

        [7] Anwar NA. Combining simulation and demonstration videos of the cardiorespiratory examinations in medical student teaching[J]. BMJ Simulation and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2014,1(S1):A9.

        [8] Cheng A,Lin YQ. 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teaching pediatric resuscitation:current perspectives[J]. 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5,`12(32): 239.

        [9] Welch SA,Gawthorne JL,Berry MJ. Simul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12,197(6):331-332.

        [10] 馮敏,李艷霞,孫博,等. 優化組合醫學模擬教學及傳統教學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醫藥衛生,2015, 31(8):1263-1265.

        [11] AbdulmohsenH Al-Elq.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Medicine,2010,17(1):35.

        [12] 金丹,張元智. 數字化虛擬可視重建在顯微外科皮瓣、肌皮瓣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8, 22(3):227-229.

        [13] 單錦露,張紹祥,劉正津. 中國數字化可視人女性盆腔的計算機三維重建[J]. 解剖學雜志,2005,28(3):337-339.

        [14] 張熙芳. 改變傳統醫學教育方法――翻轉課堂模式和醫學模擬技術[J]. 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3,(1):4-6.

        第7篇

        1對象與方法

        1.1教學對象以2011級、2012級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的平均年齡、性別比例、平時的學習成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考核的難易程度等均相當,兩組均選用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第6版,教學總學時數相等,均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綜合素質很高的臨床教師任教,實習帶教老師無變動。

        1.2方法2011級學生140人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婦產科學教學,2012級學生150人采用循證醫學的方法進行講授。循證醫學具體方法:在見習過程中,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講解循證醫學基本理論和查閱檢索評價文獻的方法,并每隔2~3周根據在見習時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舉例示范,培養形成循證思維;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繼續鞏固并實際運用循證思維去解決問題,這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查閱、分析,并最終解決問題,最后再由教師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從而有助于其循證醫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其自學的能力。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傳統教學組和循證醫學教學組的理論考核成績

        2.1.1客觀題(總分80分)成績分析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1.2主觀題(總分20分)成績分析循證醫學教學組病例分析題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臨床實踐技能操作成績比較對傳統教學組和循證醫學教學組的臨床實踐技能操作(總分20分)考核成績進行分析,循證醫學教學組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社會對醫學人才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醫學生至關重要。只有提高了醫學生的綜合能力,從理論知識、臨床技能以及職業素質各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將來才可能成為知名專家,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傾向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傳授,對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甚是不足,因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型學生,這些學生在就業后,不能夠很好地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不能很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夠及時地更新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不利于個人、科室以及醫院的發展。因此,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重視臨床醫學教學方式的改革。

        循證醫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是遵循證據的醫學,現在,又對其進一步進行詮釋:循證醫學是將最好的醫學證據和醫師的臨床經驗、知識技能與患者的愿望價值充分的結合,從而找到最適合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不但要治療患者身體上的疾病,還要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循證醫學教學法具有以下優點:1)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只是起到了實施和引導者的作用;2)教學過程中不但重視理論知識、臨床技能的傳授,更加重視了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3)可以及時地更新知識,有利于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傳播,實現自我更新,終身學習。4)有助于學生循證思維的培養,使學生有效做出醫療決策的橫向思維,有助于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