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3h3f5"></form>
      <noframes id="3h3f5"><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nobr></listing>

      <noframes id="3h3f5">
      <sub id="3h3f5"></sub><sub id="3h3f5"></sub>

      <listing id="3h3f5"><nobr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nobr></listing>
      <address id="3h3f5"></address>
      <address id="3h3f5"><listing id="3h3f5"><menuitem id="3h3f5"></menuitem></listing></address>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血壓治療建議范文

        時間:2023-07-13 16:30:10

        序論:在您撰寫高血壓治療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高血壓治療建議

        第1篇

        治療現狀

        知曉率低:由于認識不夠,缺乏有效檢測,農村許多高血壓患者在沒有出現臨床癥狀和靶器官損壞之前極少發現和就診治療。

        存在治療誤區:青少年高血壓患者由于靶器官損害輕、并發癥少,缺乏對高血壓病的認識,不能長期服藥達到理想血壓。對于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重視傳統的“沖血管”治療,而不重視平時血壓控制。所謂“沖血管”治療,就是在春天或秋末冬初輸擴張血管藥物治療。在農村藥物多選用鹽酸川芎嗪注射液、曲克蘆丁注射液、脈絡寧注射夜、胞二磷注射液等藥物治療,一般輸液治療7~10天。雖然高血壓治療獲益并非只有降壓一條路可走,但藥物非降壓作用應建立在有效降壓基礎之上,“沖血管”治療藥物并沒有直接降壓作用,而且是短期治療,與高血壓病有效平穩降壓原則不符,這種治療方法既缺乏理論依據,又缺乏循證醫學客觀依據,這種廣泛存在、延續持久的治療模式,不但浪費衛生資源,也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農村高血壓病治療不規范: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血壓監測不及時和患者不能堅持長期服藥普遍存在,不少高血壓患者僅憑癥狀消失而主觀停藥治療,由于經濟條件限制大多數患者服用短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不能24小時平穩降壓,也不能有效減少心血管、腦卒中等事件的發生。

        農村醫生技術水平落后:有些農村醫生(包括部分鄉鎮衛生院內科醫生)對目前的循證醫學臨床實驗結果不了解,對根據臨床實驗不斷更新的高血壓病治療指南不能掌握,對一些新的抗高血壓藥物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缺乏了解。許多農村醫生對高血壓病的治療常形成公式化,而不能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

        治療建議

        筆者認為必須重視對鄉村醫生培訓,使他們及時了解循證醫學臨床實驗報告,掌握新的高血壓病治療指南,更新觀念,在高血壓病治療中優化治療方案,既要降壓達標,又要注意對心、腦、腎等臟器的保護,達到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的最終目標。

        降壓目標:2003年美國高血壓指南(JNC7)將正常高血壓定義為120/80mmHg,120~139/80~89mmHg定義高血壓前期,140~159/90~99mmHg 定義為高血壓1級,160/100mmHg以上定義為高血壓2級。并非所有患者都將血壓降至理想水平120/80mmHg,應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目前認為達到第一個目標是140/90mmHg,如果合并危險因素,應進一步降到130/80mmHg或120/80mmHg以下。

        重視高血壓病的預防:心血管病的預防是新世紀醫療衛生工作重點,無論從治療還是經濟學角度,心血管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通過限制鈉鹽、減輕體重、戒煙限酒、補鈣、鉀、鎂,加強運動及科學的生活方式達到降低危險因素的目的。

        優化治療方案:在高血壓病治療中,以長效藥物作為首選藥物,我國2005年高血壓病指南,對高血壓病常用藥物長效鈣離子拮抗劑(CCB)和長效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受體拮抗劑(ARB)或長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都給予充分肯定,可作為基本降血壓藥物和初始治療方案。

        第2篇

        1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隨著社會老齡化,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而遞增,我國老年高血壓的患病率已達38.2%~57%。老年高血壓有一定特點。

        1.1 患者多合并有動脈硬化、外周血管阻力明顯增高,而心輸出量減少,多屬低腎素型高血壓。

        1.2 常伴有心、腦、腎等靶器官的功能衰退,故高血壓致靶器官損害包括左室肥厚(LVH)、異位節律、冠狀動脈儲備減少均極常見,預后較差。

        1.3 常合并糖、脂、尿酸代謝異常以及尿潴留(男性多見)、老年性癡呆等疾患。

        1.4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是老年高血壓的一種特殊類型,約占老年高血壓的50%,其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預后等方面都有其獨立特征[2]。

        2 療養院老年療養員高血壓罹患狀況

        在療養院入住的療養員當中,老年高血壓占到很大的比例,本科室2006年7月至12月共有249名療養員入院,老年人(年齡>60歲)占155人,在155名老年療養員中,患高血壓病的72人,占46.5%,其中41人同時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占26.5%,37人存在血脂偏高,占23.9%。在上述患高血壓的療養員中,有31人入院時血壓仍未得到理想控制。

        3 循證醫學臨床證據在老年高血壓治療中的指導作用

        在療養期間,經治醫師對患高血壓療養員的治療中發現,應用經驗治療往往對血壓控制不夠理想,特別是收縮壓的控制。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根據不同類型,針對每位老年高血壓患者,我們從循證的角度出發,首先明確一個目標:治療的主要目的不僅僅使血壓降至正常水平,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護靶器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從非藥物療法到各種藥物的選擇、聯合應用都參考了一些大樣本試驗結果和一些系統評價。

        3.1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根據老年ISH的特點,SHEP試驗、STOP試驗、ALLHAT試驗均表明利尿劑可顯著降低血壓并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SYST-EUR試驗、SYST-CHINA試驗表明鈣拮抗劑可顯著減少周圍阻力,改善動脈順應性,不影響電解質、血糖及血脂代謝,尤其適用于老年ISH。綜合各項EBM證據,老年ISH首選利尿劑或長效鈣拮抗劑,伴心力衰竭及腎病者宜用ACEI或ARB,伴心肌梗死者可用β受體阻滯劑及ACEI[3]。

        3.2 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高血壓可促發冠心病,其機制尚不明確。JNC-VI報告指出:藥物降低血壓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并使腦卒中、冠脈事件發病率明顯降低。合并心絞痛者宜選用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其中β受體阻滯劑用于勞力性心絞痛者,鈣拮抗劑多用于合并冠脈痙攣所致的變異性心絞痛者。合并心肌梗死者,在無禁忌癥時,應服用β受體阻滯劑及ACEI[4]。ISIS-IV及SAVE等大系列臨床試驗中,ACEI用于心肌梗死患者顯示出良好效應,心梗后長期應用可改善心室重構和降低再梗塞危險[4]。高血壓不是導致冠心病唯一危險因素,在控制血壓同時,擴冠治療及其他危險因素的干預也是必需的,比如調整血脂、治療糖尿病等。

        3.3 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這類患者的降壓目標應該是

        3.4 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肥厚者總心律失常發生率和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均高于非左室肥厚者,Messerli[6]和Framingham[7]研究提示左室肥厚和室性心律失常發生存在正相關關系。研究證明CCB、β受體阻滯劑、ACEI在使左室肥厚逆轉同時可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3.5 其他。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減輕體重、限鈉鹽、體力活動、戒煙限酒、改變膳食結構,對早期和輕度高血壓有肯定療效,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療法;無論是否合并慢性腎病,老年高血壓患者均應注意保護腎功能;繼發性高血壓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絕經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療(HRT)有利于降低高血壓[8]。

        在循證的基礎上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使得患高血壓的療養員有所受益,血壓得到了進一步的控制,31名入院血壓未理想控制的出院時27人血壓達標,占87%,療養質量提高。同時,治療中證據的積累也為以后的治療提供了更為科學、客觀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強.循證醫學臨床證據的產生、評價與利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袁洪,楊侃.老年高血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3余振球,等.高血壓科疾病診療規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劉國仗,胡大一,等.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1):57

        5毛正寬.老年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及其臨床處理.實用糖尿病雜志,1995,5(1):14-16

        6Misserli FH,Ventura HO,et al.Hypertension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increased ventricular ectopic activity in left ven tricu-lar hypertrophy. Am J Med, 1984,77:18-22

        7LevyD,Anderson KM,et al.Risk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Am JCordial,1987,60:560-565

        第3篇

        【因時制宜】

        據研究,血壓隨四季的變化而波動,一般來說,北半球居民冬春季為血壓的高峰期,而夏秋季相對較低;連續血壓監測也提示:一日之中,血壓在早中晚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高血壓有二個血壓高峰,第一個高峰在早晨,是血壓的最高峰時間,多在早晨6~9點之間,第二個在傍晚,大致相當于5~7點之間。但每個人會有差異。

        服用西藥時要根據血壓高峰時間及血壓的季

        節變化規律,因時服藥,根據季節調整劑量與品種。在未進行動態血壓監測前,可以根據經驗選擇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服用第一次藥,如果需要服用第二次藥則應在下午5點之前。服用中藥時,有肝火肝熱癥狀如煩躁、面赤、口苦、頭眩等癥狀者宜在早晨服用清肝瀉火等類藥物如天麻鉤藤飲、牛黃降壓丸等,而兼有肝腎陰虛者應在下午或晚上服用補益肝腎的藥物如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

        服用降壓西藥還要根據季節加以調整,一般地說冬季是一年中血壓最難控制的季節,用藥量往往是最大的時期,一般情況下,在冬季很難調減降壓西藥。服用中藥治療更應根據季節調整,春宜疏肝養肝,夏宜養陰清肝瀉火,秋宜養陰潤肺以制肝,冬宜補腎活血以滋水涵木。

        【因地制宜】

        不同地區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如北方地區居民及沿海漁民攝鹽量明顯高于廣東及上海等南方地區,因此鈉負荷過大成為影響高血壓治療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痛風、嚴重高脂血癥、糖尿病,則應使用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吲噠帕胺等。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患者,有時給予小劑量的利尿劑即獲得很好的療效。

        北方居民有飲烈酒習慣,因而每易致酒濕生熱,熱生風,因而在高血壓早期使用清肝熄風類中藥如天麻鉤藤飲、羅布麻片、腦立清、清開靈有較好的療效;又因北方嚴寒,寒凝血瘀表現較為突出,因此在冬季適當使用活血化瘀中藥可協助降壓。而南方地區則偏于濕熱與陰冷,其治療又有別于北方地區。

        第4篇

        1.早餐一碗燕麥粥

        國外有科學研究發現,每天早餐只吃1碗燕麥粥,持續8星期就可使人體血液中“壞膽固醇”濃度降低10%。由于經常攝入燕麥能有效地控制體重和減輕超重者的體重,促進血脂高者恢復正常水平,適合肥胖、高脂血癥、冠心病患者及健康者日常保健。

        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燕麥片包裝上明確標示出:食用燕麥片是改善血脂的一種飲食方式,可減少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臟病的危險。

        小貼士:煮燕麥粥時水宜稍多放,煮開后宜用文火再煮約10分鐘。如果是老人或青少年,也可加牛奶食用,或在燕麥粥中加入少量瘦肉末調味,這樣烹調不僅味美,而且既降血脂又補充優質蛋白質,保證營養均衡,一舉兩得。

        2.午餐半碗豆

        豆制品是優質植物蛋白質的來源,是午餐的首選。豆類也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脂食物。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食用大豆蛋白以取代動物蛋白,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每天中午只要吃半碗豆類,就可以在8周內使“壞膽固醇”濃度降低20%。

        即使膽固醇水平正常的人,進食較多豆制品也有好處,它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的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小貼士:有的人食用豆類后會產生胃腸道的不適,例如腸道排氣增多或腹脹。防止這一情況出現的辦法是烹調前一定要浸泡充分,浸泡可以使豆類中某些糖類降解,減少對消化道的不良刺激。

        3.晚餐三瓣大蒜

        每天吃3瓣大蒜,持續8周也能使血中“壞膽固醇”濃度下降10%。而且不論是生吃或熟吃,效果都不錯。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等營養成分可緩解血小板凝結從而防止血栓的形成,故經常食用大蒜有防治高血脂癥、冠心病、高血壓的作用??茖W家給大蒜的另一個外號是“血管清道夫”,長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內壁里的沉積比不吃的人要輕很多,而血管壁沉積是心血管病的一大誘因,時間長了會讓動脈阻塞、彈性變差,引起中風或心肌梗死。

        小貼士:大蒜蘿卜汁可降血脂:大蒜3瓣,白蘿卜100克。先將大蒜切碎搗成大蒜汁。將蘿卜除去根、須洗凈,切碎,搗爛取汁,用潔凈紗布過濾,將白蘿卜汁與大蒜汁充分攪和均勻即可。早晚兩次分別服用。主要治療中老年人濕濁內蘊、氣滯血瘀型高脂血癥。

        4.每周兩次清蒸海魚

        魚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海魚和淡水魚的魚肉脂肪和營養含量有較大差別,海魚肉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70%~80%,具有降血脂、改善凝血機制、減少血栓形成等作用。大多數海魚還含有一種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成分,所以,膽固醇高的人可適當多吃海魚。

        小貼士:海魚的做法很多,從營養角度上講最宜清蒸和清燉,保證魚肉中所有的營養不易流失,而且味道鮮美。吃前一定要洗凈,去凈鱗、腮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刮去表皮上的污膩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5.做菜加紅曲

        自古以來紅曲即被中醫認為是極珍貴的保健補品。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紅曲味甘性溫,可以綜合調節血脂,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活血化淤,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還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心肌梗塞、腦血栓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紅曲在烹調中常用來調味、著色、釀酒。早在宋朝古籍如陶谷雜采隋、唐、五代典故所寫的《清異錄》上就提到“以紅曲煮肉”。紅曲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去腥臊、健脾腎、消暑火的作用。

        小貼士:紅曲粉是一種天然紅色素,南方做燒肉或豆腐乳多使用。紅曲是用糯米蒸制后接種紅曲菌種,發酵繁殖的,產品是發酵后的暗紅色糯米,經粉碎后成為紅曲粉。

        6.每周一碗姜湯

        第5篇

        【關鍵詞】 高血壓病 非藥物治療 健康保健

        原發性高血壓是病因未十分明確的以體循環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又稱為高血壓病。它占所有高血壓的95%左右,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高血壓病的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限鹽、戒煙限酒、運動、減重、放松及生活方式)對輕型高血壓尤為有效,即使中、重型高血壓除了服藥之外,也必須堅持非藥物治療,因為堅持非藥物治療可以使高血壓患者減少對藥物的常規需要量。在這篇文章中,我簡單談談高血壓病非藥物治療的健康保健的六個方面。

        1 限鹽

        鹽的攝入量與血壓的高低成“量-效”關系,即高鹽飲食可導致高血壓,低鹽飲食可減少高血壓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鈉鹽不宜超過6克,其中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鈉鹽在2.5~4.5克之間,需在做飯菜時減去這部分的量,即在做飯菜時加入的食鹽總量不宜超過3克。減鹽被認為是一種很適用于人群策略的預防高血壓的措施(尤其在鹽攝入主要來自加工食品的社區)。葡萄牙進行的一項減鹽的準實驗研究(設立預防組和對照組),通過健康教育一年后使干預組平均鈉排出量較對照組下降42%,血壓下降4mmHg,第二年血壓下降5mmHg[2]。但減少鈉鹽攝入并非越少越好,因為如果攝入鈉鹽過少(血鈉低于135mmol/L),血漿滲透壓下降,則可出現細胞內高滲,細胞外低滲,導致水進入細胞內,產生細胞水腫,引發精神神經癥狀,嚴重時會危及生命。此外,如高血壓病伴慢性腹瀉的患者,則不需控制鈉鹽的攝入。

        2 戒煙限酒

        煙、酒可使高血壓病患者交感神經興奮,神經內分泌代謝紊亂,導致血壓升高,并可減弱降壓藥物的總體療效。故高血壓病患者應盡量減少煙、酒的攝入,或戒煙限酒,以免升高血壓,增加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負擔,從而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或腦梗死等并發癥的發生。有研究顯示,煙、酒的攝入量與血壓呈“量-效”關系,即攝入越多,血壓越高;其中以收縮壓最為明顯,收縮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中風的可能性就會增加10%;而戒煙限酒后,血壓可明顯下降,再配合藥物和其他治療,療效更佳。據Puddey報道,減少乙醇攝入量后6周,無論在正?;蚋哐獕夯颊呔娊祲篬3]。由此可見,高血壓病患者應戒煙限酒或杜絕煙酒。高血壓病患者其飲酒量每日必須限制在50毫升以內,切忌一次飲完,并絕對禁止酗酒。

        3 運動

        經常堅持體力活動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早在1933年,Steinhaus注意到運動員或經常運動者靜息血壓水平低于不經常運動者[4]。規律體育鍛煉可降低收縮壓4-9mmHg,高血壓病患者在運動前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常見的運動有散步、慢跑或長跑、騎車、游泳、太極拳等。運動強度一般以運動時最大心率加年齡達到180(或可通過公式170-年齡×0.8計算)為好,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一般采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為運動適宜心率。對于中青年人,最好每次運動時心率應大于120次/分。每周運動3~5次,每次持續30~60分鐘較好。下面簡要介紹一下三種運動方式。

        3.1散步

        作較長時間的步行后,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癥狀也可隨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黃昏或臨睡前進行,時間一般為15-50分鐘,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體狀況而定。

        3.2慢跑或長跑

        慢跑和長跑的運動量比散步大,適用于輕癥患者。高血壓病患者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鐘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煉,可使血壓平穩下降,癥狀減輕。跑步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以15-30分鐘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加泄谛牟t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3.3太極拳

        太極拳對防治高血壓病有顯著作用。據調查,長期練習太極拳的50-89歲老人,其血壓明顯低于同年齡組的普通老人。

        4 減重

        血壓升高與體重增加有密切關系。肥胖、超重的人就必須通過持之以恒的體育鍛煉和減少總熱量達到減肥目的。減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增加體育鍛煉,另一方面則要減少總熱量的攝入,強調低脂肪并限制過多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減重的速度可因人而異,但首次減重最好達到減輕5公斤以增強減重信心,以后再根據自覺癥狀和有關指標決定進一步減重的速度和目標。

        5 放松

        高血壓病患者明白緊張刺激會導致血壓升高,但往往難以消除緊張情緒,越是想消除便越緊張。我們指導高血壓患者學會誘發松弛反應的方法,例如默想、聽音樂、畫畫等,通過放松,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性,放松可將收縮壓降低9-27mmHg,舒張壓降低4-6mmHg。

        6 生活方式

        情緒激動、緊張、心身過勞、精神創傷可使顱內壓增高,病變血管易于破裂,而發生腦出血。因此,患者要懂得自我控制情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樂觀情緒。要調整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消除不利于心理及身體健康的行為及生活方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不要輕易地打亂自己的生物鐘,避免讓自己的精神狀態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環境,保持心理平衡,以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病機會。

        當然,中、重型高血壓患者須同時規律服用降壓藥物,將血壓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具體用藥須在??漆t師指導下,并定期門診隨診。中國現在雖然仍屬于發展中國家,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已經躍居首位[5]。目前我國估計有高血壓病患者1.6億,我國心血管病防治的重點是積極控制血壓,預防腦卒中。相信通過積極做好高血壓病六方面非藥物治療的健康保健,我們一定會實現高血壓病的防治目標的!

        參 考 文 獻

        [1]馬家驥,雷寒,王庸晉,等.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57.

        [2]劉力生,龔蘭生,陳孟勤,等.高血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233.

        [3]趙光勝,朱鼎良,朱治全,等.現代高血壓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554.

        第6篇

        關鍵詞: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幾點見解

        吳藝( 廣東省高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  高州  525200)

        摘要:心血管系統的常見疾病之一就是原發性高血壓。筆者結合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分析并探討了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幾點見解。

        關鍵詞: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Abstract: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bining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with Chinese medicine points of view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imary hypertension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主要表現為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并伴有或不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如不進行有效的控制,可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尤其以引起心血管疾病最為常見。

        一、臨床資料

            筆者于2010年06月至2011年06月對120例(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齡31~64歲,中位年齡50歲;病程1~8年,中位病程3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運用中醫理論進行治療,經過50天的治療,本組120例患者中,顯效78例,占65.0%;有效32例,占26.7%;無效10例,占8.3%;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1.7%。

            經臨床藥理研究證實,運用中藥治療高血壓,在有效降壓的同時可對相關臟器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并且中藥的治療過程符合平穩降壓的原則,患者癥狀改善明顯且不良反應少。

        二、對病因病機的分析

           高血壓病一直被歸屬于中醫“眩暈”、“頭痛”范疇。并往往從“肝陽上亢”辨證,治療上多從“平肝潛陽”入手,使用大量“重鎮降逆”藥物,如龍骨、牡蠣、珍珠母、石決明等等。然而,在目前西藥控制血壓的效果越來越顯著,毒副作用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這樣的治療方法已越來越缺乏“用武之地”。更棘手的問題是,目前臨床大量高血壓患者無明顯頭痛、頭暈,甚至在血壓急性升高時亦無明顯自覺癥狀。因此,若一味墨守陳規,恐將陷入“無證可辨”的尷尬境地。高血壓患者多見于中年以后發病。此時,從中醫病機角度看,當為肝腎漸虧,即天癸漸衰,腎水不足,水不涵木。正如草木之無水涵養,則易枝干而葉枯?,F代醫學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壁彈性的減弱可使動脈血壓升高,這與中醫學之“水不涵木”理論有一定的相似性。

           綜上所述,同許多內科疾病一樣,高血壓病有著本虛標實的病機特點。但目前,隨著長效降壓西藥的廣泛臨床運用,出現高血壓急癥的概率已越來越小,因此中醫病機特點則愈發以“本虛”為主。而隨著精神心理因素與高血壓病的關聯性研究受到重視,中醫的“肝失疏泄”理論理應有更多“用武之地”。

        三、對治療的見解

        目前西藥六大類降壓藥物降低血壓療效已較確切。筆者認為,對于中醫藥降壓效果的臨床研究目前實際意義已不大。因此,需要我們重新思考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切入點。對此,不妨從以下角度入手:①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西藥降壓藥物,雖然血壓可暫時控制,但“本虛”,即肝腎虧虛的病機根本卻依然存在??砂l揮中藥療效持久且安全可靠的優勢,以圖“緩則治其本”,改善患者體質,促進陰陽平衡,方如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一貫煎等。②對影響血壓波動危險因素的控制,中醫藥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如長期失眠可造成血壓不穩,難以控制。從中醫病機的角度看,肝腎漸虧,尤其腎虛可致心腎不交,心失所養而夜寐欠安,此時,可在補益肝腎的基礎上,予交泰丸、酸棗仁湯、黃連阿膠湯等養心安神以助睡眠;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與血壓波動也有密切聯系,可予中藥疏肝解郁,如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以調節情緒。③部分降壓西藥雖然療效確切,但其副反應卻往往會使患者難以耐受而影響療效;CCB類藥物引起的肢體浮腫;利尿類藥物造成患者水液流失而引起類似中醫“陰虛”癥狀的一系列副反應。對此,中醫藥可加強相關的研究與實踐以期減少上述副反應。此外,對于靶器官的保護、對高血壓并發癥的預防,也可成為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的研究方向和重點。

        四、結語

            原發性高血壓病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原發性高血壓,無論從病因病機亦或治療角度,都需要我們對中醫藥自身的特點及優勢有更準確的把握。在現代醫學對原發性高血壓降壓效果的研究進步明顯的前提下,是與現代醫學開展重復研究,還是轉變角度并尋找適合中醫藥發揮自身優勢的切入點,是我們需要思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晉庫根。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原發性高血壓43例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5)。

        第7篇

        【關鍵詞】 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作用;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185

        臨床治療調查發現, 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控制率非常低, 僅能達到25%左右, 其原因就是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差, 對于血管管理不重視, 高血壓疾病一旦發病, 需要進行終生的血壓管理。因此,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1]。本文研究健康管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作用方面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3~1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齡63~78歲, 平均年齡(67.1±3.6)歲。入選標準:患者均為本地企業的退休人員, 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疾病, 血壓水平2年, 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排除患有心肌梗死、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等可能影響本次研究疾病的患者, 患者自主意識良好, 可以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按照護理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1. 2 健康教育方法

        1. 2. 1 對照組患者進行一般臨床健康教育 對患者進行高血壓健康常識宣講, 并將宣講的內容印制成手冊在患者中傳閱, 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并主動避免;讓患者了解血壓治療對健康的好處以及終身治療的必要性, 正確地認識藥物的副作用, 并定期進行復診。

        1. 2. 2 研究組在對照組健康教育基礎上加入健康管理方案進行護理 指導患者血壓自測的方法, 叮囑患者定期地進行血壓監測, 幫助患者購買合理的家用電子測壓計, 并教會患者家屬正確地使用[2]。讓患者家屬懂得定期測量血壓的重要性, 測量1次/周, 測量時間選擇在早餐前或是服用藥物之前, 并排空膀胱。晚上測血壓可以在睡覺之前, 采用坐位姿勢進行測量。測量的血壓值要詳細地記錄, 并且每次的飲食、運動情況、服藥情況、睡眠、精神狀態等也要記錄在案。每例患者都指派1名護士進行隨訪, 并且進行現場指導和點評, 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變化。根據患者的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醫囑執行情況等對患者進行依從性評分, 滿分為100分, 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依從性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治療依從性指的是患者在治療中遵從醫囑的行為程度, 比如服藥、飲食控制和復診情況等, 其代表著患者主觀意識上對于治療結果的執行情況, 患者的依從性越高, 患者進行的治療行為就越多, 疾病就越容易恢復[3]。臨床治療發現, 高血壓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認識存在著很多的誤解, 認為治療癥狀減輕后就可以不繼續進行藥物治療, 或是由于藥物副作用的原因擅自停止治療, 這些對于疾病的治療恢復非常不利。因此, 在治療中, 如何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非常重要。

        健康教育方案指的是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基礎上, 為患者制定的健康恢復方案, 包括飲食、藥物控制和復診恢復等, 讓患者對病情病因、疾病治療方法有著詳細的了解, 從而主動參與到疾病的治療中[4]。將患者的健康教育、藥物控制、康復行為等進行綜合的干預, 能夠明顯地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程度。

        從本次研究上看,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依從性較低, 說明都存在著一定的治療抵觸情況, 但是在研究護理后,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分從原來的(53.4±1.7)分提升到(86.4±1.6)分, 對照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由教育前的(54.1± 1.5)分提升到(63.2±1.8)分。兩組患者的依從性都得到了提升, 表明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程度, 但是研究組分值提升更為明顯,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綜上所述, 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 應用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進行治療能夠明顯地提升患者的依從性, 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可以幫助自身更好的恢復, 臨床護理意義積極, 可以在治療中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龐群, 奚翠云, 莫薇.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內科, 2014, 13(4):514-515.

        [2] 李麗霞.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干預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 10(6):770-771.

        [3] Iain JM, Charles DA, Christopher MC. Lay perspectives on hypertension and drug adherence: systematic re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BMJ(Clinical researched), 2012, 34(5):3953.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